<p class="ql-block"> <b>廬山</b>,位于神秘的“北緯30度”附近,北臨長江,東瀕鄱陽湖,江環(huán)湖繞,山光水色俱佳。它是一座由地壘式斷塊山構成的山岳型風景區(qū),亦是著名的避暑勝地。飛流湍瀉的瀑泉,撲朔迷離的云霧,冰川遺跡的神韻,西式別墅的華章……雖不及五岳奇險,卻因深厚的人文底蘊而獨樹一幟。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諸多佳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便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對廬山瀑布壯麗景色的生動描繪。蘇軾那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更是引人遐思,令人心生向往。廬山因此成為首批世界文化景觀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景區(qū),并榮膺“中華十大名山”之美譽。</p> <p class="ql-block">新改造的廬山風景區(qū)南大門以嶄新的面貌迎接著每一位慕名而來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南大門前的臥石碑上,刻寫著廬山的歷史與榮耀,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走進南大門,便踏上了探尋廬山之美的旅程。進山門口,游人絡繹不絕,滿懷期待地準備迎接一場心靈之旅。</p>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30日,我有幸首次親臨廬山,盡管僅有一天的時間,卻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體驗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此次廬山之行,不僅滿足了我對廬山的向往,更讓我領略了廬山的秀麗風光與深厚的歷史底蘊。</p> <p class="ql-block">從昌九高速駛入廬山景區(qū),南門入口處的盤山公路峭壁陡崖,壯觀無比,彎道眾多。坐在車上貼著山石而過,不時心驚肉跳,但沿途風景如畫,美不勝收。據(jù)說上廬山的S彎道共有396道,這一數(shù)字源自一段有趣的歷史。當年毛主席上廬山時,曾用火柴棒數(shù)過彎道,得出了這個神奇的數(shù)字。</p> <p class="ql-block">當年毛主席上廬山時,用火柴棒數(shù)過彎道,得出了396道這一數(shù)字,令人驚嘆不已。</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廬山詩詞苑,原名“廬山毛澤東詩碑園”。為了充實其內容,將詩詞苑、蘆林湖、蘆林一號別墅連為一體,形成大博物館的概念,使之成為具有紀念性的領袖主題公園。</p> <p class="ql-block">詩碑園不僅是一處紀念性園林,更是一個展示領袖風采的主題公園。</p> <p class="ql-block">與80歲大哥攝于廬山</p> <p class="ql-block">美廬別墅入口處,簡潔典雅,透露出濃厚的歷史氣息。</p> <p class="ql-block">美國人馬歇爾曾八次上廬山,試圖調解國共關系,但最終未能成功。</p> <p class="ql-block">美廬別墅,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幢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都曾居住過的別墅。1903年由英國人西伊勛爵建造,1933年被宋美齡購得,1948年蔣介石題名“美廬”。1934年至1948年間,蔣介石、宋美齡多次在此居住。1959年廬山會議期間,毛主席也曾下榻于此,進門后風趣地說:“久違了,蔣委員長?!?lt;/p> <p class="ql-block">美廬別墅外貌西洋典雅,歷經(jīng)風雨依然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美廬別墅側貌,靜謐而莊嚴,仿佛訴說著過往的歲月。</p> <p class="ql-block">蔣介石為美廬別墅親筆題字,字跡遒勁有力,彰顯其威嚴。</p> <p class="ql-block">美廬別墅外的冷水池,清澈見底,映照著藍天白云。</p> <p class="ql-block">宋美齡在別墅里的臥室,簡潔而溫馨,透露出主人的生活品味。</p> <p class="ql-block">美廬別墅里,宋美齡使用過的鋼琴,音符仿佛還在空氣中回蕩。</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臺早期的冰箱,由宋美齡從美國購得,放置在美廬別墅內,見證了時代的變遷。</p> <p class="ql-block">1959年,毛主席和周總理在美廬別墅接見胡志明的照片,記錄了那段重要的歷史時刻。</p> <p class="ql-block">1959年,毛主席和周總理在美廬別墅會見胡志明,場景莊嚴肅穆,意義深遠。</p> <p class="ql-block">當年毛主席就站在門口處迎接了胡志明主席,這一幕至今仍讓人記憶猶新。</p> <p class="ql-block">美廬別墅是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唯一共同居住過的地方,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記憶。</p> <p class="ql-block">廬山河東路邊的紅楓葉與潺潺山流水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紅楓與山泉水的結合,不僅展現(xiàn)了自然的美景,更讓人感受到一種寧靜與美好??粗@片秋色,所有的喧囂似乎都已遠去,只剩下這份寧靜與美好。</p> <p class="ql-block">周恩來紀念館外貌莊嚴肅穆,記錄了這位偉大領袖的光輝事跡。</p> <p class="ql-block">上了廬山,不可錯過的是吉尼斯世界紀錄“廬山戀影院”。1980年7月,風光片《廬山戀》在廬山首映,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曾頒給該片“在同一影院放映場次最多的單片”稱號。《廬山戀》還創(chuàng)造了“放映場次最多”“用壞拷貝最多”“單片放映時間最長”等多項世界紀錄。這座建于1897年的古老建筑原為基督教禮拜堂,1960年改作“東谷電影院”,后改為現(xiàn)名。它是現(xiàn)代年輕人見證自己戀情、甜蜜愛情的朝圣地。為此,影院還延伸出一條愛情走廊,成為重溫婚禮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廬山河西路19號上的“廬山戀”影院,霓虹燈條幅廣告打出每天放映“廬山戀”電影的場次與時間,吸引著無數(shù)情侶前來觀影。</p> <p class="ql-block">挨著廬山戀劇院邊上的愛情走廊,情侶們手牽手穿過,沉浸在甜蜜的愛情之中。</p> <p class="ql-block">牯嶺鎮(zhèn)位于廬山山頂,海拔1167米,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建在山頂?shù)男℃?zhèn),獨具魅力。</p> <p class="ql-block">牯嶺鎮(zhèn)的房子依山就勢而建,與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形成了完美的和諧。近千幢風格各異的各國別墅點綴在萬綠叢中,青松、丹楓遮天蔽日,使得整個鎮(zhèn)子顯得格外優(yōu)雅和獨特。</p> <p class="ql-block">這些別墅不僅外觀精美,而且與周圍的環(huán)境融為一體,展現(xiàn)了極高的建筑美學價值。</p> <p class="ql-block">隱藏在綠樹叢中半山腰中的別墅,紅瓦屋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p> <p class="ql-block">來景區(qū)的游客需要先在廬山景區(qū)大門購買門票進入,然后繼續(xù)往上到達牯嶺鎮(zhèn)。牯嶺鎮(zhèn)是廬山的旅游集散地,住宿、餐飲、購物等問題都可以在此解決。這里也是廬山觀光車的總站,乘車票價70元,在一個星期內去各個景點乘觀光公交巴士通用。自駕車由于景點無停車位,所以在景區(qū)乘坐觀光公交巴士非常方便且實惠。尤其是多日游覽計劃的游客。我們時間緊湊,舍不得花那錢,于是決定步行前往仙人洞景點。</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介紹碑詳細介紹了洞穴的地質特點和歷史背景,令人受益匪淺。</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進口處的圓形石門,古樸而莊重,仿佛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由于偉人的一句“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而為世人皆知。我就是想領略一下那種詩意景觀。</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處的勁松,挺拔蒼勁,象征著不屈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鐫刻有“縱覽云飛”四個大字,傳為清末民初詩人陳三立所書,字跡遒勁有力,令人贊嘆。</p> <p class="ql-block">誰知仙人洞是震旦紀砂巖中的一個潛蝕洞。砂巖層面平緩,傾的劈理面,有一組陡且有一條小斷層,流水沿斷層及裂面潛蝕崩塌成洞。洞寬約4米、深12米,是道教活動圣地。</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是道教的福地洞天,充滿了神秘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站在此處山邊突兀的條石上,是拍攝勁松的最佳地點,可以捕捉到最美的瞬間。</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景區(qū)入口處的白鹿升仙臺,傳說中仙人化鶴飛升的地方,充滿了神話色彩。</p> <p class="ql-block">廬山御碑亭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為紀念周顛而賜建的碑亭,見證了歷史的滄桑。</p> <p class="ql-block">廬山御碑亭為石構歇山頂方亭,坐北朝南,邊長5.88米,亭通高6米。正方門上方有一橫額,上鐫“御制”二字,左右兩側裝飾有二龍首圖案。碑亭坐落于月臺之上,亭東南西三面開門,四角立方石柱。亭中方形石藻井,中間刻成圓形雙龍戲珠浮雕。亭柱鐫有柱聯(lián),亭四周用石板石柱圍成一方形院落。廬山御碑亭是明太祖朱元璋敕封廬山為岳的實物見證。</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巔,俯瞰遠處,一片寧靜祥和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景象讓人心曠神怡,城市的輪廓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溫柔。</p> <p class="ql-block">遠眺山下安臥的城市,再遠處仔細就能看到長江上的九江大橋,仿佛連接著古今。</p> <p class="ql-block">由仙人洞往花徑公園的環(huán)山路徑,蜿蜒曲折,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 回程時,我們沿著碧波蕩漾的如琴湖、《廬山戀》的取景地花徑、錦繡谷等景點,來到了正街即牯嶺街上。街心花園附近的路口,彎道曲線優(yōu)美,法國梧桐蒼勁多姿,沿街的商鋪時尚而優(yōu)雅。這里仿佛不是在廬山的山頂,而是置身于某個歐洲大城市的高雅街區(qū)。牯嶺鎮(zhèn)開闊而多彩的別墅群,從街心花園的觀景平臺放眼望去,山坡上各種風格和顏色的別墅層次分明、鱗次櫛比,如同童話世界一般。這樣的景觀即使與歐洲一些城市的山坡別墅區(qū)相比,也毫不遜色。</p> <p class="ql-block">如琴湖上的亭閣,倒映在湖水中,宛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如琴湖畔的別墅群,錯落有致,與湖光山色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廬山街心公園是1954年人工攔填成園,面積約5000平方米,座落街心,依嶺臨洼,呈三角形,花臺點紅,草地綠茵,雅致宜人。</p> <p class="ql-block">牯嶺街三面環(huán)山,一面峽谷,東為大月山,西為大林山,南為牯牛嶺,北臨剪刀峽豁口。站在街心公園,可以眺望九江古城和長江,是一個理想的休閑、消遣和娛樂場所,也是廬山旅游者的首到之地。園中造石牛,象征牯牛峻嶺,是觀光休閑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牯嶺鎮(zhèn)的房子與周圍環(huán)境和諧共存,展現(xiàn)出獨特的建筑美學和歷史韻味。</p>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30日與80歲大哥攝于江西廬山牯嶺街</p> <p class="ql-block">山巒疊翠,別墅坐落其中,宛如畫中之景,令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別墅群風格各異,可稱“世界別墅建筑藝術博物館”,每一棟都是一段歷史的見證。</p> <p class="ql-block">廬山不僅是自然美景的寶庫,也是國共兩黨活動的重要場所,尤其在國共第二次合作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從這里,蔣介石發(fā)布了全民抗日的宣言:“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zhàn)之責任?!边@一宣言激勵了全國人民,最終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兩黨的中央委員會多次在此召開會議,留下了重要的歷史印記,成為后人瞻仰的必到之處。</p> <p class="ql-block">中國共產黨廬山會議舊址外貌莊嚴肅穆,記錄了那段重要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廬山會議舊址,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多次重要會議的召開。</p> <p class="ql-block">進入大門首先就能看到毛主席的全身雕像,游人們紛紛駐足瞻仰并留影,表達了對偉人的敬仰之情。</p> <p class="ql-block">1959年中共八屆八中全會上,彭德懷被罷官,這一事件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p> <p class="ql-block">1959年中共八屆八中全會會場,莊嚴肅穆,記錄了那段重要的歷史時刻。</p> <p class="ql-block">廬山留下了中國共產黨多次會議的紀要,成為研究黨史的重要資料。</p> <p class="ql-block">廬山抗戰(zhàn)紀念館,展示了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光輝歷程,銘記歷史,緬懷先烈。</p> <p class="ql-block">八路軍序列表,記錄了八路軍的組織結構,見證了其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新四軍序列表,記錄了新四軍的組織結構,見證了其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英勇事跡。</p> <p class="ql-block">廬山抗戰(zhàn)紀念館里的國民黨中常會會議會場布置,展示了當時的歷史場景,令人感慨萬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