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位于海南瓊海潭門鎮(zhèn)的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是我國最南端的國家一級博物館,融合了現(xiàn)代美學與海南黎族文化的獨特外形,仿佛一艘在海上航行的巨輪,象征著“絲路逐浪,南海之舟”。</p> <p class="ql-block">南海是在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大海域中最大、最深,海域廣袤,散布著眾多島、礁、灘、沙,統(tǒng)稱南海諸島。</p> <p class="ql-block">南海自然資源豐富,物產(chǎn)豐饒。</p> <p class="ql-block">圖1為上世紀30年代關于西沙群島鳥糞使用的有關論文,圖2為上世紀50年代工人包裝鳥糞準備送住大陸使用。</p><p class="ql-block">原來,鳥糞在多個領域有多種用途,包括農(nóng)業(yè)、化妝品、醫(yī)藥和工業(yè)用途。南美洲的沿海地區(qū)將海鳥糞便稱為“白色黃金”。鳥糞經(jīng)過成礦作用可以變成磷酸鹽礦,這種礦物對農(nóng)業(yè)有重要價值。?在化妝品領域,鳥糞也有應用。據(jù)說,慈禧太后使用的“玉容散”面膜配方中就包含麻雀屎和其他鳥類糞便,這些成分有助于化積消黯和防皺去痕。在日本,經(jīng)過消毒除臭處理的夜鶯糞便混合米糠制成的面膜,具有深層潔凈和美白皮膚的效果。?</p><p class="ql-block">連鳥糞都有如此作用,可見南海的價值。</p> <p class="ql-block">早在秦漢時期,中國人民就開始在南海進行航行和生產(chǎn)活動,在九死一生的海上生涯中對南海有了初步認識,并發(fā)現(xiàn)了南海諸島。什么叫“自古以來”?這就是:南海,自古以來就屬于中國。</p><p class="ql-block">西漢以來,隨著造船技術提高,中國人民在南海的航行和生產(chǎn)活動日漸增加,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必經(jīng)的黃金水道。</p> <p class="ql-block">東漢時期,南海被稱作“漲?!薄皾q海崎頭”,在東漢著作《異物志》中有所記載。</p><p class="ql-block">三國時期,南海依舊被稱為“漲海”,如吳萬震的《南州螞賀異物志》所記載。</p> <p class="ql-block">隋唐至宋元時期,中國人民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有了進一步認識,隨著航海、造船技術的進步,“海上絲綢之路” 進入繁榮發(fā)展的興盛期,南海成為中外交流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南海甘泉島唐宋遺址,千百年前的唐宋時期,登上甘泉島的漁民曾島上披星戴月,勞作生息,留下了許多歷經(jīng)千年、如今依然生動鮮活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復原的800年前的華光礁一號沉船。</p> <p class="ql-block">復原的華光礁一號沉船剖面,建有多個水密隔艙,增強了船體的密封性,在提高航行的安全性方面也有作用,是當時造船業(yè)的輝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華光礁一號沉船出水的精美外銷瓷器達上萬件。這些瓷器,大的陶器罐里塞著小碟、小罐、粉盒,再現(xiàn)了當時聰明的貨物裝載方式,說明咱老祖宗在貿(mào)易上就很有頭腦,知道怎么充分利用空間,多裝貨,多賺錢!</p> <p class="ql-block">華光礁I號沉船中出水的粉盒數(shù)量多達3000多件,大小不一,施青釉或青白釉,粉盒由盒蓋和盒體兩部分組成,子母口相互扣嚴,盒蓋上紋飾多樣,通過印花、劃花的手法裝飾有折枝牡丹紋、團花紋、菊瓣紋、六星花卉紋等,展現(xiàn)當時中外女子對美的熱愛與追求。</p> <p class="ql-block">華光礁一號沉船復原場景。</p> <p class="ql-block">深藍寶藏——南海西北陸坡一二號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南海西北陸坡一號和二號沉船之間的距離約為12海里??。1號沉船的年代約為明弘治年間(1488—1505)??,裝載陶器、瓷器、銅器、鐵器、竹木器等,數(shù)量超過10萬件,推測是滿載外銷貨物出航的商船?。二號沉船的年代約為明弘治年間(1488—1505)??。裝載以排列整齊、堆疊有序的原木為主,另有少量陶瓷器、鉛錫器等,推測是從南亞或東南亞返航中國的商船?。</p> <p class="ql-block">一號船出水的最驚艷的法華器。</p> <p class="ql-block">一號船出水的多彩的出水瓷器。</p> <p class="ql-block">一號船出水的青花瓷器。</p> <p class="ql-block">二號船出水的烏木。</p><p class="ql-block">烏木,兼有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韻,有“東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稱。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將地上植物生物埋入古河床等低洼處,在缺氧、高壓狀態(tài)下,經(jīng)長達上千萬年炭化過程形成,故又稱“炭化木”,極為珍貴。</p> <p class="ql-block">西沙北礁出水的明代天馬行空碗膠結(jié)塊,五只青花碗膠結(jié)成一塊整體。</p><p class="ql-block">在驚嘆出水文物精美,不可忘記,每一艘沉船都是令人扼腕的海難悲劇,無數(shù)船員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大海深處,他們的遺物,無聲地訴說著航海路上的艱辛與風險。</p> <p class="ql-block">清代外銷瓷器,玉器和紈扇。</p> <p class="ql-block">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日本商人西澤吉次非法侵入東沙島,盜采我國礦產(chǎn)和漁業(yè)資源。清政府聞知后,立即展開對日交涉,迫使日本人撤出東沙島。</p> <p class="ql-block">1946年9月2日,中國政府發(fā)布接收西南沙群島的訓令,同年11月29日,完成接收西沙群島;12月15日,完成接收南沙群島。</p> <p class="ql-block">在對南海諸島重新進行地理測繪的基礎上,中國政府于1947年組織編寫《南海諸島地理志略》,審定《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重新核定南海諸島及其組成部分172個群體和個體地名。</p> <p class="ql-block">1948年2月,中國政府公布《中華民國行政區(qū)域圖》,其中包括《南海諸島位置圖》。</p> <p class="ql-block">1950年5月,海南島解放,從此揭開南海諸島行政區(qū)劃更加科學、更加完善、更加規(guī)范的新時代。</p> <p class="ql-block">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革命委員會辦公大樓。</p> <p class="ql-block">如今,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東沙群島已成三沙市,是中國位置最南、管轄面積最大、陸地面積最小及人口最少的地級市。</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70年代,有一寫西沙故事的影片——《南海風云》。</p><p class="ql-block">聽著電影主題歌《西沙,西沙,我可愛的家鄉(xiāng)》:在那美麗富饒的西沙島上</p><p class="ql-block">是我祖祖輩輩生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是,這是祖祖輩輩生長的地方,西沙是,南海也是。</p> <p class="ql-block">做海:南海漁民世代濱海而居,靠海吃海,他們往返于這片海域,乘風破浪,開拓深海;依海為生。</p> <p class="ql-block">南?!业淖孀诤?。</p> <p class="ql-block">紅嘴公,傳說是他引領海南漁民前往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p> <p class="ql-block">密密麻麻的姓名與照片——致敬這片海域的每一位漁民。</p> <p class="ql-block">南海博物館面對有“南海之門”之稱的千年漁港瓊海潭門漁港。</p><p class="ql-block">潭門漁港,海南最大的漁業(yè)遠海捕撈集中的重要港口。2024年11號臺風“魔羯”重創(chuàng)海南,但潭門漁港及其附近民居安然度劫,可見祖先的選扯智慧。</p> <p class="ql-block">走出南海博物館,即可感受熱鬧非凡的潭門漁港日常。</p> <p class="ql-block">南海博物館還有水下考古基地,深??脊诺睦щy程度遠超陸地考古,每一件出水文物都凝結(jié)著考古人員的智慧、汗水與心血,他們在時間與海浪的沖刷中拼湊著歷史的吉光片羽,用執(zhí)著和專業(yè)詮釋著考古人的初心與擔當。</p> <p class="ql-block">南海博物館還有“飛閱南?!睌?shù)字飛行影院體驗活動。利用當代先進的視覺語言表現(xiàn)手法,展現(xiàn)南海地理知識、水下文化遺產(chǎn)、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海上絲綢之路等情景,驚險刺激,讓你“飛閱南?!保w閱南海的故事,故事的南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