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2月22日</p><p class="ql-block">昨夜2點(diǎn)多才躺下,一直睡到早上8點(diǎn)。起床后又覺得滿血復(fù)活了。</p><p class="ql-block">幾內(nèi)亞比紹曾經(jīng)是葡萄牙殖民地,于1973年宣布獨(dú)立。這個國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幾乎沒有什么自然景觀,主要看點(diǎn)都在首都比紹 (Bissau)。</span></p> <p class="ql-block">離旅館兩三百米就是比紹的主廣場。廣場中央樹立著1934年建的“藝術(shù)柱”。幾內(nèi)亞比紹獨(dú)立后在柱頭加了一顆五角星,改名為獨(dú)立英雄紀(jì)念碑。</p> <p class="ql-block">1998-1999年幾內(nèi)亞比紹內(nèi)戰(zhàn)時期,紀(jì)念碑上留下不少彈孔。</p> <p class="ql-block">廣場旁的總統(tǒng)府在內(nèi)戰(zhàn)時期也被炸毀,成為蝙蝠棲息地。2013年中國政府出巨資重建了總統(tǒng)府,新的總統(tǒng)府成為比紹一景。</p> <p class="ql-block">中國援建的另一個主要建筑是新國會大廈。</p> <p class="ql-block">國會大廈位于一條筆直的公路的盡頭,與獨(dú)立英雄紀(jì)念碑遙遙相望。</p> <p class="ql-block">與我們剛走過的幾個西非國家首都相比,比紹似乎要干凈很多。街上行人也較少,很清靜,甚至有些冷清。不像前面的幾個首都,都那么擁擠、嘈雜和混亂。</p> <p class="ql-block">在一條行人屈指可數(shù)的大街上,地攤上擺滿木雕,卻不見攤主。</p> <p class="ql-block">四處掃了一圈,才看到主人坐在街對面的陰涼處,還在創(chuàng)作新作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坎德拉里亞圣母大教堂,又稱</span>比紹大教堂,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座天主教大教堂。最初的教堂建于 1935 年,采用中世紀(jì)風(fēng)格?,F(xiàn)在看到的這座教堂始建于1945年,1950年完工。1990 年 1 月,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曾來這里參觀。平時這里做禮拜都使用葡萄牙語。</span></p> <p class="ql-block">阿穆拉要塞是西非最古老的城堡之一。17世紀(jì)時有傳言稱,法國人想通過塞內(nèi)加爾公司修建防御工事,以便對這一地區(qū)擁有主權(quán)。葡萄牙人得知此事后,便從佛得角出發(fā),于 1696 年修建了這座城堡。</p> <p class="ql-block">目前有軍隊駐扎在城堡里,我們不敢隨便照相。不過還是偷偷的把軍營正門拍下來了。</p> <p class="ql-block">阿米爾卡·卡布拉爾(1924 - 1973 )的陵墓也在城堡內(nèi)。<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是非洲最重要的反殖民領(lǐng)袖之一,也是一位泛非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詩人。</span></p> <p class="ql-block">走到另一條大道,顯得更加清靜。路兩邊是一些漂亮的現(xiàn)代建筑,許多是大旅館。</p> <p class="ql-block">法國文化中心,這里不時舉辦音樂會、放電影等。并且還在這里開辦法文班和舞蹈班。</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往前走,來到比紹港口。</p> <p class="ql-block">海邊大道上有一些廢棄的殖民時期老房子??梢钥闯霎?dāng)年是很漂亮的豪宅。</p> <p class="ql-block">很喜歡看非洲婦女鮮艷的服裝,與她們的黑皮膚很襯?,F(xiàn)在大街上偷拍了兩張。</p> <p class="ql-block">后又走進(jìn)一個小巷子,在巷口守株待兔,又偷拍了幾張。</p> <p class="ql-block">從幾內(nèi)亞比紹到幾內(nèi)亞的路非常難走,這一段沒有陸路公共交通,我們只得乘飛機(jī)到幾內(nèi)亞。</p><p class="ql-block">在去機(jī)場的路上,我們的出租車走過一段狹窄而擁擠的小街,人聲鼎沸,熱鬧極了,與我們在市中心看到的那些寬敞、整齊、冷清的街道完全不同。這才像我們以前看到的那些西非國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