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 讀書方面</p><p class="ql-block">1、《人生處處有青山》中央文獻出版社</p><p class="ql-block">雖然數(shù)年前參與過本書的部分文字校訂,但一直以“沒時間”為由沒有通讀全書。通過閱讀本書,了解到主人翁在戰(zhàn)爭年代幾乎把腦袋別在褲腰長期征戰(zhàn)在大青山革命根據(jù)地,直至抗日戰(zhàn)爭取得偉大勝利。五十年代初,由漢中調(diào)往新疆,參與中蘇有色金屬合營股份公司的創(chuàng)建,與蘇方輪流擔任副總經(jīng)理和總經(jīng)理,為我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發(fā)展事業(y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特別是可可托海三號礦坑的開發(fā),為我國核工業(yè)、航天工業(yè)提供了重要的特種物質(zhì)資源保障。</p> <p class="ql-block">2、《紅星照耀中國》河北人民出版社</p><p class="ql-block">我承認,我至今愛屯書,真正認真讀的書,大概不超10本(部)。這本書我購于我上高中時,以前似乎翻過一遍,但印象不深。該書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著作,主要采寫了1936年西安事變前以陜西保安為中心的中共蘇維埃根據(jù)地的談話、見聞,也記錄了回憶長征的片段。讀本書,能感覺到共產(chǎn)黨人與群眾的血脈情深,從而更加深刻領(lǐng)會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領(lǐng)導(dǎo)人民取得革命勝利,并能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新中國。</p> <p class="ql-block">3、《毛主席轉(zhuǎn)戰(zhàn)陜北》陜西人民出版社</p><p class="ql-block">酒有年份酒,有的書到了一定的年份,價格攀升到原書定價的幾十倍。比如這本書,由原榆林地位宣傳部牽頭,黨史研究者和《榆林報》的記者采寫匯集。章篇安排以轉(zhuǎn)戰(zhàn)陜北時間、地點為序。因老區(qū)人民對毛主席領(lǐng)導(dǎo)的黨中央懷有深厚的感情,書中不乏溢美抒情表達。文字樸實無華,但記錄功夫尚欠火候。記得小學時候?qū)W過一篇課文《望著遠方》(人教社1981年版小學語文課本第四冊),該課文記敘了1947年10月19日早晨,毛主席來到榆林佳縣譚家坪村前面的黃河邊,用望遠鏡觀看黃河對岸,一群正在河邊玩耍的孩子們圍住了他,黑亮亮的眼睛撲閃閃地瞅著他手中的望遠鏡... ...</p> <p class="ql-block">望著遠方</p> <p class="ql-block">4、《萬歷十五年》中華書局</p><p class="ql-block">用張居正申時行講政治, 用海瑞講經(jīng)濟, 用戚繼光講軍事,用李贄講思想界,線索一氣呵成,事實充分,見解透徹清晰??磶W術(shù)性質(zhì)的書會有點費勁,看的很慢,會想很多, 但是有一定的收獲。</p> <p class="ql-block">5、《簡明中國古代史》北京大學出版社</p><p class="ql-block">雖然是文科生,但自從高中畢業(yè)后,就再沒有碰過歷史課本。中學時,我的歷史學的最差,歷史科目考試及格是不正常的,不及格倒是常事。隨著年齡的增長,可憐的歷史知識幾乎遺忘殆盡。翻翻這本書,恢復(fù)一下曾經(jīng)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6、《消失在酒館里的歲月》國際文化出版公司</p><p class="ql-block">多年前,在《榆林日報》上讀到本土作家馬語的《消逝在酒館里的歲月》,文筆大氣、流暢,讀來使人酣暢淋漓、蕩氣回腸。以后也讀過《北京文學》版的《消逝在酒館里的歲月》、年度散文排行版的《消逝在酒館里的歲月》,后來在新華書店遇到了單行本的《消逝在酒館里的歲月》,出手買來,在書架上閑置了幾年。今年讀完了《消逝在酒館里的歲月》單行本。最初的《消逝在酒館里的歲月》是萬字散文,而單行本中的字數(shù)擴充到十幾萬至多。給我的印象是,單行本的文字冗長,不如其他版本的好看。有些故事,講清楚了就好。過多的延伸和拓展,不一定好。</p> <p class="ql-block">二、發(fā)表</p><p class="ql-block">常常覺得自己的文字俗氣的很,既登不了大雅之堂,也上不了臺面。幸好認識一二好友,精心修改編輯,先后在《陜北》《陜北之窗》雜志發(fā)表了短文若干,收到稿費,倍加珍惜,心生暗喜——挺好的。</p> <p class="ql-block">三、聽完兩門網(wǎng)課</p><p class="ql-block"> 與屯書的習慣一樣,還屯了一些陜西中醫(yī)藥大學張景明教授主講的系列收費網(wǎng)課。今年聽了一遍300多節(jié)的《中藥學》和180節(jié)的《方劑學》,感覺云里霧里的,了解了個大概,印象淺薄。</p> <p class="ql-block">四、一幅畫</p><p class="ql-block">翻看手機時蹦出一幅《事事如意》寫意畫。喜歡吃柿子,畫面色彩熱烈,盡管從別人專業(yè)的眼光來看,這幅畫是一張俗不可耐的庸作,但我卻很喜歡。有的時候,就是喜歡一種酸酸甜甜的感覺。不喜歡黑壓壓的一片山水,也不愛氣勢磅礴的帝王詩詞。我沒有太高的鑒賞能力,何必附庸風雅、隨波逐流?有道是“酣眠固不可少,小憩也別有風味”。豈不樂哉?</p> <p class="ql-block">五、堅持了兩件事</p><p class="ql-block">每天午飯后做一遍懷舊版的第五套廣播體操;從去年臘月開始練點毛筆書法,喜歡楷書的端莊,魏碑的穩(wěn)健和簡牘的古樸巧拙,買來帖子,照著比劃,已過一個春秋。</p> <p class="ql-block">六、完成一篇圖文混排的初稿</p><p class="ql-block">構(gòu)思了近一年多,想完成一篇稿件不知從哪個角度入題。終于趕2024的年底完成了一篇50多頁的圖文混排文稿的初稿。很粗糙,力爭盡早定稿?;畛鲎晕矣械览恚鳇c自己喜歡的事,有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包粽子</p><p class="ql-block">2024年端午節(jié)獨自完成了家庭版的包粽子。對別人而言,這是一樁小事,但對于我本人來說,卻是一個新的突破。遠在他鄉(xiāng)的兒子吃到了我親自包的粽子,略有表揚,成就感陡生。</p><p class="ql-block">至于日常中的其他生活瑣事,就不再一一羅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