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ed2308">永遠的榜樣,永恒的精神</font><br><font color="#167efb"> ——在泉州市政府駐京聯(lián)絡(luò)處黨支部學習會上的宣講</font><br><font color="#167efb"> 文∕許世德</font><br><br>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為什么向雷鋒同志學習呢?因為雷鋒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因為雷鋒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榜樣。習近平總書記說,“雷鋒的名字家喻戶曉,雷鋒的事跡深入人心,雷鋒精神滋養(yǎng)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心靈。”,“雷鋒精神是永恒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xiàn)……”。<br> 3月份到了,雷鋒紀念日到了,在這樣一個春暖花開的美好日子里,能與大家一起重溫雷鋒的故事,我感到無上的榮幸!無比的幸福!無限的激動!<br>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民國29年)12月18日,雷鋒在湖南省長沙市望城縣雷鋒鎮(zhèn)簡家塘一戶貧苦農(nóng)民家庭中出生,這一年是農(nóng)歷庚辰年,父母給他取乳名叫“庚伢子”。<br> 眾所周知,上世紀40年代,正是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烽煙四起,民不聊生。雷鋒的家鄉(xiāng)望城,被日本軍隊占領(lǐng),雷鋒5歲那年,父親雷明亮被日本軍隊抓去當挑夫,遭受毒打致死。之后12歲哥哥雷正德打工受傷,因無錢醫(yī)治病死。弟弟雷金滿生來就沒有奶水吃,身體羸弱不堪,活活餓死在母親懷中。母親張元滿在地主家做繡娘,慘遭欺辱,加上家庭又屢遭變故,絕望之下,于1947年中秋之夜懸梁自盡,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br> 年僅七歲的雷鋒,從此淪為孤兒。用北宋著名詞人李清照的話來說,雷鋒的童年那叫一個“凄凄慘慘戚戚”。我也寫了一首古風,單表雷鋒之苦難童年,詩云:<br>雨下稻田時,金邊烽火起。<br>國殤百姓哭,戰(zhàn)亂神州泣。<br>七歲小孤兒,三湘偏僻地。<br>左鄰右舍幫,苦苦生機覓。<br> 說明一下,這是一首謎語詩。其中“雨下稻田時”,藏著一個“雷”字,“金邊烽火起”藏著一個“鋒”字。<br>1949年8月,湖南解放。人民翻身做了主人,雷鋒終于脫離苦海。從此努力學習強大腦,積極奉獻報黨恩。先后在劉家祠堂、清水塘、荷葉壩小學就讀。1959年春,在農(nóng)業(yè)合作化高潮中,雷鋒把土改中分得的3.6畝田全部捐入荷葉壩小學。縱觀雷鋒小學履歷,雷鋒可真算得上是品學兼優(yōu)、德才兼?zhèn)涞暮脤W生。<br> 小學畢業(yè)后,雷鋒參加工作。先后當過生產(chǎn)隊秋征助理員、安慶鄉(xiāng)政府通訊員、望城縣公務員、團山湖農(nóng)場拖拉機手。1958年9月,雷鋒響應號召,離開家鄉(xiāng)奔赴遼寧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機手。在鞍山期間,雷鋒工作干勁可謂十足,學習熱情更是堪深。鞍鋼洗煤車間,推手機手,人人都說:優(yōu)秀;撫順工業(yè)新地,助人雷鋒,個個皆夸:熱心!<br> 1960年1月,雷鋒應征入伍,成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zhàn)士。關(guān)于雷鋒當兵,其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順利,可謂是幾經(jīng)周折才夢想成真。那么雷鋒又是如何當上兵的呢?聽我慢慢道來:<br> 早在1949年8月,湖南解放時,雷鋒就找到路過的解放軍連長要求當兵,因年齡實在太小,連長沒同意,但把一支鋼筆送給了雷鋒。盡管沒當上兵,但當兵這顆愿望的種子深深地落在了雷鋒的心田里,隨著歲月的浸潤,這顆種子生根、發(fā)芽并蓬勃地生長著……<br> 根越來越深,枝葉越來越茂盛!<br> 1959年冬,雷鋒聽完征兵動員后,十分激動,夜不成寐。半夜從床上爬起來,找到鞍鋼書記,表達了當兵的迫切愿望。書記一看,外面正漫天大雪,雷鋒就穿了一件襯衣,知道小伙子太激動,命令他趕緊回宿舍,承諾一定送他去部隊。雷鋒回去后,仍然睡不著,于是連夜寫下《我決心應召》的申請書,登在弓長嶺的《礦報》上。<br> 接下來就是入伍前體檢,一量身高1.54米,顯然不夠;量體重,96斤,也不夠;檢查外科的醫(yī)生還發(fā)現(xiàn)雷鋒后背有很大一塊傷疤,雷鋒解釋說“我身上的疤是舊社會留下的”。諸此種種,體檢這一關(guān)算是徹底沒戲了。雷鋒卻沒有放棄,經(jīng)過幾番周折,他找到了遼陽市兵役局余新元政委,在表達當兵的強烈愿望遭拒后,雷鋒索性到余政委家門口堵他。<br> 第二天,余政委剛開門,雷鋒拎著個小箱子嗖地一下溜進了屋,把小箱子往桌子上一放,用堅定的眼神望著余政委,說道 ,我一定要去當兵!余政委友善地瞪了他一眼,沒理他,上班去了。于是,雷鋒就到體檢站當義工,余政委看雷鋒忙得一頭大汗,說小伙子你怎么還不走?雷鋒說,首長到哪里我就到哪里,之后一直跟到了余政委家。余政委愛人一看來客人了,忙著做飯,余政委瞄著小箱子好奇地問雷鋒:“小伙子,這是什么寶貝疙瘩?打開來瞧瞧?!崩卒h說,首長,我的東西很多都分給工友們了,這是我準備帶到部隊上去的。打開一看,第一層是《毛澤東選集》,共3卷,第二層是一個皮夾克,第三層是一條毛料褲。余政委看著雷鋒,語重心長地問他:“你想當兵,你爹媽同意嗎?”雷鋒告訴余政委,自己是孤兒,已經(jīng)沒有爹媽了。同時,雷鋒也向余政委講述了自己家人在舊社會的遭遇。<br> 聽完雷鋒的經(jīng)歷之后,余政委決定幫助眼前的這個小伙子。最終在余政委的幫助下,雷鋒被列入預備兵當中,成了不穿軍裝的新兵營臨時通訊員。此后,雷鋒表現(xiàn)突出,工作出色,得到了相關(guān)領(lǐng)導的認可。1960年1月8日,雷鋒正式參軍入伍,來到營口新兵連。當天下午,作為新兵代表在歡迎新戰(zhàn)友會上發(fā)了言。詩云:<br>己亥末冬天,雷鋒熱血燃。<br>參軍終遂愿,服役正開篇。<br>輾轉(zhuǎn)來營口,翩然露燦顏。<br>新兵當代表,感慨語千言。<br> 到了部隊,雷鋒不負眾望,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受團、營嘉獎多次,被評為“模范共青團員”、“優(yōu)秀校外輔導員”、“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先進感人事跡數(shù)不勝數(shù),我擇其中兩個跟大家說說。<br> 其一:1960年8月,遼陽天降大雨,洪水成災。雷鋒所在連隊接到搶險救災的命令,撫順上寺水庫決口了,雷鋒在那里干活,沒有工具,他就用雙手搬運泥土,手指頭都磨得流血了,仍不肯休息,最后累得暈倒了,戰(zhàn)友把他抬回去,在衛(wèi)生室蘇醒了以后,他又悄悄來到搶險救災現(xiàn)場,暈倒了又被抬回去,蘇醒后又悄悄地回到工地,這樣連續(xù)奮戰(zhàn)了七天七夜。期間還把平時節(jié)約下來的100元分別支援撫順望花區(qū)人民公社和遼陽水災區(qū),受到部隊表彰,被團黨委評為“節(jié)約標兵”。詩云:<br>庚子正初秋,風狂雨色稠。<br>山洪山勢險,水庫水情愁。<br>小伙災區(qū)赴,身心上寺留。<br>七天七夜整,帶病戰(zhàn)無休。<br> 其二:有一次,雷鋒出差,在沈陽車站換車,出檢票口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一群人圍著一個背著小孩兒的中年婦女。原來這名婦女從遼寧往吉林去看丈夫,一不小心把車票和錢都丟了 ,雷鋒連忙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著熱淚問道:“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住哪里?是哪個單位的?”雷鋒笑著回答說:“我叫解放軍,家就住在中國?!?lt;br> 從1961年開始,雷鋒經(jīng)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出差的機會多了,做好事的機會也就多了。當時社會上流傳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詩云:<br>清晨雨露色,日暮暖陽斜。<br>才把老人助,又與站臺別。<br>人人都難舍,處處忙不歇。<br>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車。<br> 1962年8月14日,天降大雨,撫順工兵營斷糧了,團長指示運輸連派兩名優(yōu)秀的駕駛員連夜出發(fā)給工兵營送糧,雷鋒和戰(zhàn)友喬安山接受了這個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路上遇到塌方,他倆進行了排險,總算把糧食送到了。第二天返程的時候,因為下雨路滑,喬安山說班長你來開吧,路實在太窄。雷鋒有意想鍛煉鍛煉喬安山的車技,就說沒事,你開吧,我給你指揮。誰曾料,車的左后輪滑到排水溝里去了,把晾衣服的木桿子撞斷,不幸打在雷鋒的左太陽穴上,雷鋒當即昏死過去,后經(jīng)撫順市望花區(qū)西郊職工醫(yī)院搶救無效,于8月15日12時5分不幸英年早逝,年僅22歲。<br>痛哉!惜哉!詩云:<br>壬寅運不諧,處處秋風烈。<br>風烈似瘋魔,霜嚴如白雪。<br>清清撫順街,冷冷中元節(jié)。<br>過節(jié)昨天人,今成生死別。<br> 一個雷鋒雖然倒下了,但永遠活在人們心中。60多年來,千千萬萬的人追慕著雷鋒、學習雷鋒、成為雷鋒!雷鋒精神穿越時空、超越時代,影響著一代代中國人民,甚至影響著世界人民!無數(shù)的人們沿著雷鋒的足跡鏗鏘前行,一個又一個活雷鋒續(xù)寫著新的雷鋒故事!<br> 例子太多,僅舉一例,以饗諸君。<br> 幫助雷鋒參軍入伍的余新元政委在17年后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好兵,他的名字叫郭明義。他曾是第78集團軍的一名戰(zhàn)士,是學習雷鋒成長起來的“新雷鋒”、“活雷鋒” 。他在多個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做到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在多個崗位上有技術(shù)創(chuàng)新和顯著貢獻。例如,他研制的采場公路建設(shè)、維修新技術(shù)、新工藝填補了多項技術(shù)空白,降低了修路成本,創(chuàng)效1.5億多元。另外,他累計無償獻血6.5萬多毫升,捐款54萬多元,資助300多名特困生,成為孩子們口中的“郭爸爸”。他還發(fā)起成立了“郭明義愛心團隊”,目前已有1400多支分隊,240多萬名志愿者加入。<br> 黨的十八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學習雷鋒精神作出重要指示,號召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為新時代更好弘揚雷鋒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讓我們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中,感悟到雷鋒精神的滂薄力量,讓學雷鋒在我們單位、在社會上蔚然成風,讓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jīng)常!<br>今天的分享結(jié)束,謝謝!<br><br><br><br></b><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