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蒼江百折來,及此始東流。東流古城因北宋大詩人黃庭堅詩中的“東流”而聲名遠播,安徽省東至縣東流鎮(zhèn),原為東流縣治所,因瀕臨長江,取“大江東流”之意為名,是以古祠堂、古塔、古街、歷史名人為特色的歷史文化古城。</p> <p class="ql-block">東流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我在東流生活40多年,對東流老街可以說很熟悉。剛開始參加工作那會兒,整個東流鎮(zhèn),只有老街有一家茶水爐子。我常騎個自行車去沖開水。后來,會經(jīng)常帶外地的朋友和同學來老街參觀。經(jīng)常是高興而來,掃興而歸。</p> <p class="ql-block">今天隨文聯(lián)的朋友們一起對老街進行采風,是在老街修復以后第一次,感覺真的不一樣。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大巴車停在學湖大壩停車場。一群人以葉老師為向?qū)?,開啟了東流老街的打卡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徽東流 皖南江邊的歷史名鎮(zhèn),是八百里皖江的起點,明朝時對外開埠,清朝時為江南地區(qū)重要的通商口岸,濱江傍湖,地處九江、景德鎮(zhèn)、安慶、池州城市圈中心。206國道、廣濟高速、京福高速穿境而過。長江岸線20公里,深水岸線5公里,建有大小碼頭8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東流鎮(zhèn)也是“全國重點小城鎮(zhèn)”、“全國環(huán)境優(yōu)美鄉(xiāng)鎮(zhèn)”、“全國創(chuàng)建文明村鎮(zhèn)先進單位”、“全國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zhèn)”、“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安徽省最佳旅游鄉(xiāng)鎮(zhèn)”、“安徽省重點中心鎮(zhèn)”、“安徽省擴權(quán)強鎮(zhèn)試點鎮(zhèn)”、“安徽省文明村鎮(zhèn)”、“安徽省特色景觀旅游名鎮(zhèn)”、“安徽省優(yōu)秀旅游鄉(xiāng)鎮(zhèn)”。東流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漢代為彭澤、石城二縣屬地,晉代為彭澤縣黃菊鄉(xiāng)。因北宋大詩人黃庭堅“滄江百折來,及此始東流”詩句中的“東流”而揚名。晉代陶淵明曾隱居東流藝菊,留下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名句。鎮(zhèn)內(nèi)陶公祠、雙塔(秀峰塔、天然塔)、老街、大歷山、曾國藩大營、炎帝廟、天主教堂等眾多歷史遺存和文南詞等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承載著東流厚重的歷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 東流老街位于東流鎮(zhèn)西南隅,自唐初逐漸形成,是昔日集鎮(zhèn)的中心地帶,由東西、南北走向的兩條古街交叉而成的十字街,全長1240米,東西880米,南北360米,路面寬3-5米,現(xiàn)存較為完整的明清建筑300余幢。</p><p class="ql-block">1989年,東至東流老街與黃山屯溪老街同時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區(qū),并被列入向世界發(fā)行的《中國旅游信息庫》;2006年,被列為安徽省歷史文化街區(qū);2013年9月,入選第二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街道狹窄幽深,灰色的石板路被歲月染上斑駁,曾經(jīng)繁華的商鋪有的鑲著舊式門板。房屋建造結(jié)構(gòu)是塊石基礎(chǔ),青磚小瓦,木柱橫梁,生漆白灰,地板木鑲。做工精細,結(jié)構(gòu)合理,設(shè)計完美。所有雕刻種類有磚雕、石雕、木雕。雕刻工藝有浮雕、鏤空、彩繪和堆漆以及石木料拼飾和文字記事等。</p> <p class="ql-block">首先,我們來到了東流歷史文化展示館。</p> <p class="ql-block">這里詳盡的敘述了東流的演變歷史及歷代名人與東流的糾葛。</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老街所在的東流鎮(zhèn)幾千年間吸引了無數(shù)名人大家留下墨寶。如: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辛棄疾的《念奴嬌·書東流村壁》,記錄了一段纏綿悱惻的才子佳人故事,而黃庭堅的一句“滄江百折來,及此始東流”更是讓東流聲名遠揚。</p> <p class="ql-block">我們依次行進在老街上。青磚小瓦木柱橫梁生漆白灰·…….古樸氣息濃厚。</p> <p class="ql-block">老街有許多明清古建筑,我們走過了汪家大屋,金家大屋,鮑家大屋,安家大屋,老縣衙著名畫家工作室,雕塑室。文南詞會館,影像東至東流展廳。</p> <p class="ql-block">皖南東流老街博覽館,有工作室畫畫的,雕塑的,戲迷俱樂部,還有一所老年大學。</p> <p class="ql-block">素有"老街第一屋”之稱的高家大屋,這是一幢飽經(jīng)風霜的明清建筑,具有厚重的歷史韻味,昔日名門望族的豪華霸氣一覽無余,進入大廳 ,五進五間的兩層木樓,并不是一氣呵成,而是一進一進的漸次拼建而成,整座宅子呈階梯式布局,俗稱步步高結(jié)構(gòu),蘊含榮華富貴之意,宅子順勢而建高低有序,不僅立體感強,對人居住極為有利,而且通風采光 排水理想。</p> <p class="ql-block">東至影像 東流展廳是一座古代的宅院建筑,墻壁的四周鑲嵌著很多照片。</p> <p class="ql-block">菊邑源舍采用徽派建筑風格粉墻黛瓦 ,高高的馬頭墻,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步入其中木雕 磚雕 石雕處處盡顯精致與典雅。</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東流老街,明清古民居鱗次櫛比,紅色燈籠隨風搖曳,一股獨特的古樸味道和人間煙火氣相互交織著撲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眾人在戲迷俱樂部聽葉江紅老師及票友演唱黃梅戲、文南詞等片段,好不愜意。</p> <p class="ql-block">在詩意飛地,品東至美食。</p> <p class="ql-block">飛地,即飛地學苑,又名飛地文旅創(chuàng)意園,池州市十佳民宿之一。前身為始建于1932年的安徽省立池州農(nóng)校。2017年始,深圳飛地集團的東流青年張俊選擇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開啟飛地文旅創(chuàng)意園,針對主體建筑進行保護性修復與重建,還復農(nóng)校舊存的風貌,彌合歷史與當代的裂縫。以老農(nóng)校舍遺址為主體,延伸修建了東西兩苑。力求打造一個集美食,民宿,旅游,書局,展覽,學術(shù)研究和文化教育于一體的符合當代人文生活美學的文化旅游空間。</p> <p class="ql-block">飛地學苑民宿位于池州市東至縣東流古鎮(zhèn),這座距今近百年歷史的民國風格建筑,如今被當代文化和生活美學環(huán)繞,已成為知名的文藝生活旅行目的地。學苑致力于構(gòu)建新型創(chuàng)意居住體驗,該體驗融合了徽派美食、文化民宿、藝術(shù)空間、文創(chuàng)書局等綜合功能,倡導歷史、人文、自然與生活深度融合的同時,也引領(lǐng)當代青年郊外文旅生活新風尚。</p> <p class="ql-block">進大樓的墻體上,"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字體斑駁,蒼功有力,讓人有一種穿越時空的震撼。步入室內(nèi),無不為濃厚的文化氛圍籠罩。東籬品菊,林間煮酒,桑上話蠶,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進得廻廊,玻璃幕墻外,陽光隨水流引進來,古色古香的青磚墻上,有許多老照片,文字,詩,古色古香的書房,茶窒,頓時讓你心靜,感受歲月沉淀之美好。詩意飛地,讓人沉溺。</p> <p class="ql-block">她是隱藏在民國建筑里的當代藝術(shù)聚落,沉浸在美學城市中的商務(wù)港灣,品味在江南余韻里的珍饈美饌。</p> <p class="ql-block">餐飲設(shè)施為民國建筑與現(xiàn)代藝術(shù)建筑設(shè)計的結(jié)合,具有歷史與藝術(shù)高度融合的特點,從光源、空氣、色調(diào)等與周邊整體自然環(huán)境協(xié)調(diào)。</p><p class="ql-block">同時這里有三十多種具有地方特色鄉(xiāng)村美食。</p> <p class="ql-block">菜品選用天然新鮮食材,民宿主理人搜羅了江南各地風味食材以饗食客,為每一位入住的客人奉上精彩的風味料理雅集。每一道菜品,都是歲月沉淀的味覺記憶,更是東至盛情的邀請。當菜肴呈上餐桌,精致的擺盤如同藝術(shù)品,讓人不忍下箸。江南的風情萬種,是時光的韻味悠長,讓您在味蕾的歡愉中,體驗美食帶來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民宿還配有閱讀室、茶室、接待室、臺球室、會議室、健身房、游泳池、戶外帳篷等特色公共區(qū)域,為入住賓客提供了交流、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這里比城市幽靜,比山野豐富,營造出一種平靜溫柔、出塵入世的理想生活狀態(tài)。</p> <p class="ql-block">東至飛地學苑空間交織如夢,既有穿越民國時的風花雪月,也有時尚摩登的燈紅酒綠,多種有趣組合讓假日小憩充滿別樣的歡脫和愜意。</p><p class="ql-block">飛地,人們節(jié)假日理想的旅游打卡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