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我去了一趟中東,超級喜歡黎巴嫩的巴爾貝克神廟,在此專寫一篇小文,以紀(jì)念心中的喜愛。 巴爾貝克神廟距首都貝魯特60公里。<div> 公元前3000年,崇拜太陽神的迦南人在這里修建了一座祭祀太陽神“巴爾”的廟宇,稱為“巴爾貝克”。<div> 奧古斯都皇帝在公元47年,驅(qū)遣兩萬名奴隸,歷時(shí)數(shù)十年,在腓尼基神廟原址上大規(guī)模擴(kuò)建,公元60年巴爾貝克神廟基本竣工。以后經(jīng)過300多年的繼續(xù)修建,最后成為規(guī)模宏偉的神廟群。<div> 在奧斯曼帝國時(shí)期(1516—1918),貝卡谷地發(fā)生多次地震,神廟坍塌,從此被遺棄。</div></div></div> 巴爾貝克神廟是腓尼基文明和羅馬文明相互融合、相互碰撞的產(chǎn)物;從迦南人、腓尼基人、到羅馬人相繼建設(shè)起來的巨石建筑群,堪稱“黎巴嫩的長城“。<div> 它是黎巴嫩乃至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規(guī)模、最榮耀的古代羅馬遺址,可以和埃及金字塔媲美,于1984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div> 我們先到神廟附近的采石場,感性認(rèn)知了巨石的概念,這根名字為“孕婦石”的巨石有1200噸重,尚未完全被切割下來。 <h5><font color="#167efb">人與石的比例</font></h5> 采石場樹立著的牌子上的照片可以看到,孕婦石下面還有塊更大的石塊,起名“遺忘巨石”,重達(dá)1600噸。 下圖是巴爾貝克神廟的三塊基石。這三塊巨石長21米,高4米,寬3米,被人工切割成長方形,嚴(yán)絲合縫地放置在底部,連針尖也無法插入其間。關(guān)鍵的是,這三塊巨石離地四米高,其中最重的單體重量超過了1400噸,小一點(diǎn)的也在1200噸左右。巨石下方的石條每一塊也有350噸。<br><div> </div> <h5><font color="#167efb">在四米高的臺基上的三塊長方形巨石(網(wǎng)絡(luò)截屏)</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老照片,用顏色展示三塊巨石</font></h5> 神廟外圍更有一塊閑置的巨石,長19.6米,高6米,寬5.5米,重量大概在1650噸,巨石部分掩埋在土中,表面還有一些切割和打孔的痕跡。這塊巨石的用途一直是一個(gè)謎。 <h5><font color="#167efb">(網(wǎng)絡(luò)截屏)</font></h5> 這些作為地基的巨石重量是英國巨石陣上巨石的3.6倍,是埃及金字塔上巨石的10倍,可能早于羅馬人來此建筑的幾千年。<br> 關(guān)于巨石如何切割的,如何從一英里外的采石場運(yùn)送到神廟,又如何提升到離地面四米高的地方,有很多猜想,也許是遠(yuǎn)古史前文明,現(xiàn)代科技都無法解釋。 像這樣的巨石在巴爾貝克神廟里大約有40塊,存在于羅馬時(shí)期建造的神殿下面的基臺中。<br><div> 神廟的基臺全部是切割的石頭建造的,大小不一,古羅馬宏偉的神殿是建立在巨石累積的基臺上。</div><div><br><div> 巴爾貝克神廟是巨石之城,這里巨石規(guī)模之大,遠(yuǎn)超過古埃及的金字塔,令人嘖嘖!</div></div> 從采石場獲取了巨石概念后,我們走近這座由巨石累積起的建筑群,最先進(jìn)入眼簾的是駱駝和羊群,出現(xiàn)在畫面中并不突兀,其自然而和諧的撞擊開始讓我心迷! <font color="#ed2308"><b> 美神維納斯神殿</b></font>,建于公元245年。此廟是一座圓形建筑,高68米,寬36米,四周環(huán)繞50根石柱,內(nèi)供奉維納斯神像。相傳古代青年男女在酒神殿暢飲后,就來到這里歡聚。 路過美神維納斯神廟,來到巴爾貝克神廟大門,一片黃色的小菊花鋪滿門前,欣欣向榮的氛圍烘托起這座震撼人心的建筑。 <h5><font color="#167efb">狗狗陪我們一起登上高臺</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大門高臺上右側(cè)建筑</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大門高臺上左側(cè)建筑</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穿過一個(gè)門道向內(nèi)望去,層層疊疊的石頭</font></h5> <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門進(jìn)來是六邊形大廳</span></h5> <p class="ql-block"> 穿過六邊形大廳進(jìn)入<b style="color:rgb(237, 35, 8);">祭祀大廳</b>。</p><p class="ql-block"> 祭祀大廳位于巴爾貝克太陽神廟的中心位置,滿眼都是散落在地的巨石浮雕和柱礎(chǔ)、斷柱等。</p><p class="ql-block"> 祭祀大廳長104.5米,寬103米,大廳內(nèi)部設(shè)有大小兩個(gè)祭壇,曾有多名美貌少女在這里被活祭。</p><p class="ql-block"> </p> <h5><font color="#167efb">站在朱庇特神殿的基臺上拍照的祭祀大廳正面,對稱結(jié)構(gòu)</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祭祀大廳側(cè)面,遠(yuǎn)處是黎巴嫩雪山,雪山后面就是敘利亞</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祭祀大廳里的水池,左右各一</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祭祀大廳內(nèi)的大祭壇,已殘敗不堪</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祭祀大廳內(nèi)的小祭壇</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祭祀大廳的看臺</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里面放著Exazadra神話人物的雕像</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頂部浮雕非常精美細(xì)膩</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神龕中的雕像蕩然無存</font></h5> 這些古羅馬人建造的花崗巖石柱,其石材是來自700公里之外的埃及阿斯旺地區(qū),古羅馬人的運(yùn)輸技術(shù)、起吊技術(shù)、切割技術(shù)等都是非凡的。 <h5><font color="#167efb">祭祀大廳的水池的位置</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祭祀大廳的一角</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散落在地的巨石浮雕</font></h5> 由于大廳開闊,公元四世紀(jì)羅馬皇帝狄奧多西曾在此建一座長方形基督教教堂,但后墻已毀。廳中原有128根大花崗石石柱組成的石廊已梁摧柱折,散亂遍地。 <h5><font color="#167efb">遠(yuǎn)處可以看到東倒西歪的石柱,估計(jì)是基督教堂內(nèi)的石柱</font></h5> 登上由一整塊石頭雕刻而成的臺階,即<font color="#333333">朱庇特神殿</font>高臺。 站在高臺上看到祭祀大廳內(nèi)的“中軸線”,由遠(yuǎn)及近:大祭壇、小祭壇、朱庇特神殿的石柱基座,直徑2.3米。 <h5><font color="#167efb">一整塊石頭雕刻而成的臺階</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站在朱庇特神殿高臺上觀看祭祀大廳的中軸線</font></h5> <font color="#ed2308"><b>朱庇特神殿</b></font>約建于公元一世紀(jì)羅馬尼祿皇帝時(shí)代,是一座科林斯式建筑物。<div> 神殿四面以高大的石柱組成氣勢雄偉的柱廊,大殿正面各有巨柱10根,側(cè)面各19根,共計(jì)54根。巨柱高達(dá)20米,直徑2.3米,均由3節(jié)圓柱鑲接而成。石縫之間毫無粘合劑,而刀刃不能入。</div><div> 現(xiàn)在朱庇特神殿已瀕全毀,巨柱只剩下六根,排成一行。是黎巴嫩國家偉大建筑的標(biāo)志性遺存,它們以其雄偉高峻被視為黎巴嫩的驕傲,人們常把這六根大石柱和雪松并稱為黎巴嫩的象征。</div> <h5><font color="#167efb">太陽神殿巨石基臺的周邊石柱,遠(yuǎn)處是黎巴嫩雪山</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太陽神殿巨石基臺上殘留的六根石柱</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黎巴嫩的驕傲和象征</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在朱庇特神殿巨石基臺上望向黎巴嫩雪山</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基臺上堆積著很多帶有精美浮雕的石塊,腦補(bǔ)朱庇特神殿的恢弘吧</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從基臺下觀看這六根石柱,以及跌落在巨石基臺下的帶浮雕的巨石和斷柱</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多么精致的浮雕?。?lt;/font></h5> 第三個(gè)巨石基臺上是<font color="#ed2308"><b>酒神巴卡斯神殿</b></font>。<br> 酒神巴卡斯神殿在朱庇特神殿的左邊,保存算是比較完整的漂亮的科林斯式建筑物,約建于公元100年。正面聳立8根石柱,側(cè)翼各15根,石柱高15米,直徑2米,柱上刻滿包括各種蔬菜水果的精致圖案。石柱鑲接成長廊,拱頂有巨石浮雕,刻有28個(gè)神像。神殿中有巴卡斯像,旁有大酒窖,四周墻上刻有葡萄和酒壺組成的圖案。<div> 神殿殿頂雖已坍塌,但四壁及石柱尚存。</div> <h5><font color="#167efb">在朱庇特神殿基臺上拍攝酒神巴卡斯神殿</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酒神殿的大門一側(cè)</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登上酒神殿的石階</font></h5> 美麗而神秘的神殿大門矗立在面前,仰起頭細(xì)細(xì)觀賞上面的浮雕 <h5><br></h5> <h5><font color="#167efb">門框上的圖案是老鷹浮雕和天使浮雕</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酒神殿大廳</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白色牌子記載德國的皇帝威廉二世于1840年到訪過巴爾貝克神廟</font></h5> 殘留的石柱以各種姿勢保留著自己的尊嚴(yán)和自豪感! 能親身到黎巴嫩觀賞2000-3000年甚至更久遠(yuǎn)的偉大巨石建筑,而且正值中東的戰(zhàn)爭時(shí)期,非常難得! <h5><font color="#167efb">我來了,就站在這些巨石藝術(shù)之中</font></h5> 如今坍塌、破敗的巴爾貝克神廟在貝卡谷地平原上依然高聳屹立,如此宏偉、如此輝煌, 殘缺美依然驚天,無以倫比,不朽的設(shè)計(jì)向現(xiàn)代人展示著古羅馬帝王曾經(jīng)的權(quán)利和財(cái)富。 <p class="ql-block"> 巴爾貝克神廟是全世界最壯觀、最完整的古羅馬遺跡群之一,和埃及金字塔、柬埔寨的吳哥窟、英國的巨石陣和智利的復(fù)活節(jié)島等同屬于巨石建筑、巨石文化。</p><p class="ql-block"> 巴卡斯酒神殿、朱庇特神殿、維納斯神殿共同構(gòu)成了這一宏偉的神廟群。這些神廟歷經(jīng)了幾千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戰(zhàn)亂和地震,有幸保存至今,實(shí)屬不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巴爾貝克太陽神廟是黎巴嫩的驕傲!<a href="http://www.zit.org.cn/59tpmu9q"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地中海的一顆明珠——浪漫的黎巴嫩</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