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11.24我們一行17人+1領(lǐng)隊由上航組團、從浦東機場出發(fā)乘坐新西蘭航空,飛機經(jīng)11小時一夜的航行清晨抵達新西蘭第一大城市奧克蘭國際機場,正式開啟新西蘭旅游。</p> <p class="ql-block"> 新西蘭位于南半球、太平洋南部,介于南極洲和赤道之間,由北島、南島、斯圖爾特島及其附近一些小島組成,綿綿海岸線長6900公里;雖然境內(nèi)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全國總面積的75%以上,但其森林覆蓋率卻高于29%,天然牧場和農(nóng)場占國土面積的50%,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王國。</p> <p class="ql-block"> 從奧克蘭國際機場去往新西蘭的國內(nèi)機場。</p> <p class="ql-block"> 轉(zhuǎn)機至首都惠靈頓機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惠靈頓</i></b></p><p class="ql-block"> 公元10世紀,波利尼西亞人在此定居。1839年9月20日第一批歐洲人來到這里,1840年英國同當(dāng)?shù)孛俗彘L簽訂條約后,大批英國移民來到這里。它是以第一代惠靈頓公爵(戰(zhàn)勝拿破侖的英國名將阿瑟·韋爾斯利)的名號為該鎮(zhèn)命名。 1864年惠靈頓取代奧克蘭成為新西蘭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城市奧克蘭)、港口和主要商業(yè)中心,也是大洋州國家中人口最多的首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惠靈頓也是全國的電影業(yè)中心(《指環(huán)王》的拍攝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惠靈頓是太平洋著名的旅游勝地,吸引了大批國內(nèi)外旅游者。</p> <p class="ql-block"> 首都惠靈頓位于新西蘭北島最南端,市區(qū)三面依山,一面臨海,加之地勢較高,時常受到海風(fēng)的侵襲,一年中有300天的日子都在刮風(fēng),因而有“風(fēng)城”之稱,全市設(shè)立許許多多這種簡易的自動裝置,方便市民及時了解風(fēng)向和風(fēng)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部長行政樓(議會大廈)</i></b></p><p class="ql-block"> 著名的蜂巢式國會大廈其實是部長們的辦公樓。這座形似蜂巢的大樓地上十層(72 米)、地下四層的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蜂巢棕色的屋頂由手貼邊縫銅制成。新西蘭的總理和各部部長均在該樓內(nèi)辦公?!胺涑病苯ㄖ幸徊糠謱婇_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這尊雕像是新西蘭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理查德·塞登,他于1893年至1906年擔(dān)任新西蘭總理,因1893年通過推動立法使新西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婦女擁有選舉權(quán)的國家而被世人所銘記。</p> <p class="ql-block"> 這座紀念碑是紀念在一戰(zhàn)中為國捐軀的新西蘭人民。</p> <p class="ql-block"> 在議會大廈的廣場上這座木滑梯是新建成的,舊的木滑梯在疫情期間被憤怒的新西蘭人燒毀,據(jù)說現(xiàn)在是化了50萬元的鈕幣重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山頂纜車與纜車博物館</i></b></p><p class="ql-block"> 一百多年前惠靈頓的交通極不發(fā)達,一家新西蘭殖民公司抓住商機,建立了一座“纜車交通線”,方便居住在山上的人們到山下的城市中心上下班,如今該古老纜車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們服務(wù),纜車途中會經(jīng)過 2 個山洞,山洞內(nèi)部有燈光裝飾 ,非常漂亮。</p><p class="ql-block"> 聞名遐邇的新西蘭覽車博物館坐落在原纜車滾纜室舊址,博物館收藏著重要的交通文物,包括兩輛早至1900年使用過的扶手車。</p> <p class="ql-block"> 然而現(xiàn)有筑于山上的豪宅建有自家的小型覽車。</p> <p class="ql-block"> 在“山頂覽車”的觀景臺上飽覽了惠靈頓海港“蒂旺格努伊 阿塔拉”和城市的迷人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植物園</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i><span class="ql-cursor">?</span></i></b>從“山頂纜車”最高處往下走就是占地26公頃的惠靈頓植物園。它是一座國際性的花園,世界各國的名樹名花在這里幾乎都能看見,因此,這里四季常綠,鮮花競秀,其中有我們中國的山茶。玫瑰有500多個品種,每年11-4月是玫瑰花花期。</p> <p class="ql-block"> 植物園對面是樸素的中國駐新西蘭大使館。</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惠靈頓旅游標志街景前全體同行合影留念?;蒽`頓的市民們酷愛游泳跳水,海邊的跳水雕塑,以及正在跳水的市民。</p> <p class="ql-block"> 惠靈頓城市一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惠靈頓國家博物館</i></b></p><p class="ql-block"> 惠靈頓國家博物館:又稱蒂帕帕(毛利語:“盛滿寶藏的容器”)博物館,是南半球最大的博物館。它是新西蘭政府直接管理的博物館。展館分自然館、戰(zhàn)爭館和毛利文化館。</p> <p class="ql-block"> 在二樓自然館展示的是新西蘭的地形、動物、植物、海洋類生物。巨型魷魚標本;會動的恐鳥骨骼動物和逼真的動物標本;</p> <p class="ql-block"> 新西蘭的國鳥,是一種不會飛的、沒有翅膀的鳥,它不僅是新西蘭的國鳥,也是該國家形象和文化的重要代表。新西蘭原住民毛利人崇敬幾維鳥,認為它是神圣和力量的象征。19世紀初,漫畫家開始用幾維鳥形象代表新西蘭,這一形象逐漸深入人心。如今,幾維鳥的形象被廣泛應(yīng)用于新西蘭的各種文化活動中,如新西蘭武裝部隊南坎特伯雷軍團的徽章、新西蘭橄欖球國家隊的圖案等都采用了幾維鳥形象。此外,新西蘭人的外號“Kiwi”也來源于此,這一稱呼不僅體現(xiàn)了新西蘭人對幾維鳥的喜愛和尊重,也展現(xiàn)了他們對自己國家文化的自豪和認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樓的戰(zhàn)爭館是很震撼的,它展示的是一戰(zhàn)期間加里波利戰(zhàn)爭之殤(一戰(zhàn)時期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與土耳其打仗)以幾個特殊人物角色為代表,分成不同的主題,敘述當(dāng)時的沉痛故事。由全球頂尖特效公司-新西蘭維塔工作室為展館制作了極其逼真的仿真人2.4倍大的塑像,每一個人物的汗毛、淚珠、傷口,以及武器、土地、動物、所有一切都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四樓毛利文化館</i></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展館展示</span>《懷唐伊條約》(Treaty of Waitangi),又譯《威坦哲條約》,是1840年時英國王室與毛利人之間簽署的一項協(xié)議。條約的簽訂,促使新西蘭建立了英國法律體系。同時,也確認了毛利人其土地和文化的擁有權(quán)。該條約被公認為新西蘭的建國文獻,該條約仍為現(xiàn)行文件。</p> <p class="ql-block"> 毛利人的大會堂</p> <p class="ql-block"> 早期歐洲移民使用的工具和武器、樂器和生活用品、衣物等。</p> <p class="ql-block"> 圖片清晰可見去新西蘭淘金的中國清代人。</p> <p class="ql-block"> 毛利人的圖滕</p> <p class="ql-block"> 毛利人使用的形狀各異船只。有巨形獨木舟、各種帆船、雙體船。</p> <p class="ql-block"> 專為兒童設(shè)計的“探索中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惠靈頓女王碼頭</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惠靈頓皇后碼頭乘島際公司渡輪前往新西蘭南島皮克頓。</p> <p class="ql-block"> 島際渡輪在皮克頓和惠靈頓的庫克海峽航行。</p><p class="ql-block"> 庫克海峽總長 92 千米,用時 3 小時,被譽為“世上最美的航道之一”,是連接新西蘭北島和南島的海上交通貿(mào)易的重要航道,船抵南島皮克頓,前往新西蘭陽光最充足的地方-尼爾森。</p> <p class="ql-block"> 島際渡輪即將停靠在南島皮克頓碼頭。</p> <p class="ql-block"> 南島的導(dǎo)游兼司機和這輛帶拖兜的小巴士將會陪伴我們一起度過南島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尼爾森市</i></b></p><p class="ql-block"> 1858年經(jīng)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特許成為新西蘭的第一座城市,當(dāng)年為了紀念英國新西蘭公司殖民先遣隊隊長尼爾森(納爾遜)勛爵,便將這個城市命名為尼爾森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尼爾森</i></b></p><p class="ql-block"> 尼爾森是個新西蘭人熱衷的渡假地,而外國旅游者到此一游者極少。</p><p class="ql-block"> 介紹說,尼爾森是新西蘭的南島西北角上的一個天堂。尼爾森的海灘邊上是南半球最大的露營地。一個小小的地方充滿了浪漫與活力。這里格外美麗的地理環(huán)境、海岸、森林和山谷景觀吸引著新西蘭的本地人來此旅游,也吸引著藝術(shù)家們(包據(jù)手工藝者)來這里定居,尋找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靈感。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塔胡納努伊海灘</i></b></p><p class="ql-block"> 漫步海灘欣賞落日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塔胡納努伊海灘可揚帆出海隨風(fēng)逐浪,也可乘一葉扁舟蕩漾海面,總之,這里可以讓您進一步接觸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體味大自然的柔情和剛毅。</span></p> <p class="ql-block"> 尼爾森是全球最陽光明媚的地方,全年日照時間2500小時以上??上?7日當(dāng)天早晨的海灘,天氣陰沉,直到午飯前才太陽撥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尼爾森基督大教堂</i></b></p><p class="ql-block"> 尼爾森基督大教堂建于1850年,是尼爾森主要的教堂之一,它座落在市中心的小山上,引人注目的教堂塔樓高35米,在市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看見它,沿著教堂臺階拾級而上可以俯瞰市中心全景,是尼爾森的地標建筑。</p> <p class="ql-block"> 教堂內(nèi)設(shè)有一座著名的大管風(fēng)琴,它于1871年在倫敦打造后運到尼爾森的,經(jīng)多次改造,現(xiàn)在的管風(fēng)琴由2000多個音管組成,氣勢宏偉。</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參觀時,教堂內(nèi)司琴主正演奏著動聽的音樂。</p> <p class="ql-block"> 教堂里彩色玻璃也相當(dāng)?shù)钠痢?lt;/p> <p class="ql-block"> 距離圣誕節(jié)還差近一個月,教堂內(nèi)外已在積極籌備。</p> <p class="ql-block"> 中午人人一個當(dāng)?shù)鼐W(wǎng)紅披薩??加可樂,在當(dāng)?shù)氐囊粋€公園里面三五成群地完成了午餐。</p> <p class="ql-block"> 得益于涼爽的海洋氣候且長時間的日照,尼爾森附近的Marlborough(馬爾堡)地區(qū)是新西蘭的最大的葡萄產(chǎn)區(qū)和葡萄酒產(chǎn)區(qū),世界一流的長相思白葡萄酒就出產(chǎn)此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酒莊品酒</i></b></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HANS HERZOG”(漢斯赫索格)酒莊品嘗了不同品味的紅白葡萄酒。該酒莊是當(dāng)?shù)匾患揖肪魄f,被公認為新西蘭最好的酒莊之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皮爾頓</i></b></p><p class="ql-block"> 由于11月26日由北島渡海輪到南島的皮克頓下船后,直接去了尼爾森。28日傍晚又返回到皮克頓在游艇俱樂部酒店住了一晚。</p> <p class="ql-block"> 傍晚時分走到馬爾伯勒海峽碼頭,既然游艇俱樂部在旁邊,那游艇一定不會少。皮克頓小鎮(zhèn)風(fēng)光旖旎,海濱的帆船俱樂部停泊了格式各樣的帆船。小鎮(zhèn)上的游客以散客為主,鮮見中國旅游者。</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皮克頓港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風(fēng)景如畫的小鎮(zhèn)圍繞隱蔽的港口而建,擁有迷人的沿海馬路,路邊是星星點點的咖啡館、餐館和各種美術(shù)館,以及漂浮海事博物館和水族館。這里多見步行或騎山地自行車。</p> <p class="ql-block"> 一艘木船就是一個兒童樂園。</p> <p class="ql-block">皮克頓是新西蘭南島東北部港市,海運發(fā)達,是南北島海上客運的門戶。南島鐵路的北部終點。</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凱庫拉觀鯨、看海豚</i></b></p><p class="ql-block"> 凱庫拉觀鯨是新西蘭最流行的觀光活動,一早我們從皮克頓趕往新西蘭著名的觀鯨圣地凱庫拉。在毛利語中,凱庫拉(Kaikoura)的意思為龍蝦大餐, Kai的意思是食物,koura的意思是龍蝦,我們午餐也品賞了龍蝦??這道美味佳肴。</p> <p class="ql-block"> 在觀鯨排隊等車前,時間充余,去了附近的海灘,一根大海帶隨海潮涌上海灘;觀鯨點還有火車站,一輛火車??吭谡九_上。</p> <p class="ql-block"> 憑實名的船票登船。</p> <p class="ql-block"> 地球上最大的有齒鯨魚---抹香鯨常年在凱庫拉海域游曳捕食,當(dāng)天既沒有看見鯨魚露頭,也沒有看見露尾,只看到了鯨的背脊,它活動懶惰,一會兒就潛到海里。</p> <p class="ql-block"> 在觀鯨行程中,還見到了成群的暗色斑紋海豚。</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基督城</i></b></p><p class="ql-block"> 克賴斯特徹奇- 基督城是華人對之簡稱,位于新西蘭南島東岸,又名“花園之城”,是僅次于最大城市奧克蘭和首都惠靈頓的第三大城市,是南島的最大城市。</p><p class="ql-block"> 我們到基督城已經(jīng)是晚上了,天空很美,上街隨拍。</p> <p class="ql-block"> 黃昏的基督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雅芳河、追憶橋</i></b></p><p class="ql-block"> 雅芳河貫穿基督全城, 河岸兩旁綠草如茵,植滿了白楊,梧桐,垂柳等。雅芬河上有一座追憶橋,是1923年在此處原小石橋上重建的,在橋頭加上了宏偉的拱門,以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被派上戰(zhàn)場為其宗主國英國而戰(zhàn)的新西蘭軍團。當(dāng)年新西蘭百分之十的人口在一戰(zhàn)中為英國而陣亡。這座略帶傷感的建筑屬新西蘭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 基督城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 復(fù)古電車</p> <p class="ql-block"> <b><i> 地震后的基督城</i></b></p><p class="ql-block"> 基督城原以英倫風(fēng)情和寧靜的環(huán)境而聞名,然而2010年9月4日和2011年2月22日兩次大地震使該市遭受重創(chuàng),后者造成185人喪生(其中有24名中國留學(xué)生),兩萬多棟房屋倒塌或受損,市中心和東部區(qū)域受損最為嚴重。至今還有許多受損建筑尚未恢復(f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基督城大教堂</i></b></p><p class="ql-block"> 基督城大教堂位于市中心,是基督城的主要標志和重要建筑之一。1864年動工,1904年真正完工,為歌德式建筑風(fēng)格。不幸的是,基督城大教堂經(jīng)歷了2010年和2011年大地震,塔頂?shù)顾鷵p毀,殘垣。鑒于資金和無法用現(xiàn)代建材替代等的因素,政府在幾輪商議后決定拆除大教堂。許多媒體說大教堂于2011年7月被拆除,實際是消除懸浮危險物,然后封閉。</p><p class="ql-block"> 這次我們在現(xiàn)場看到的是正在修復(fù)大教堂工程,工地圍欄上介紹說2022年開始修復(fù),分三期工程,計劃2027年完成。到時,這座擁有150年歷史的建筑將再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中。</p> <p class="ql-block"> <b><i>基督城的坎特伯雷大學(xué)老校舍</i></b></p><p class="ql-block"> 這里是坎特伯雷大學(xué)的前身坎特伯雷學(xué)院。</p> <p class="ql-block"> 漂亮的校舍已挪它用,餐飲、書店等文化娛樂、休閑場所等盡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基督城植物園</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基督城的植物園,匆忙趕去一看,里面按植物種類和用途不同分香草園、玫瑰園、蕨類植物園、水景園等等等等的主題公園。</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夢娜維爾花園</i></b></p><p class="ql-block"> 夢娜維爾花園是基督城花園的經(jīng)典代表?。它是一座典型的傳統(tǒng)維多利亞式莊園。雅芳河縱貫花園,小溪、別墅、草坪、花園和樹林,宛若置身英國劍橋的浪漫氣氛。?花園建于1899-1900年間,最初是私人莊園。后經(jīng)多次轉(zhuǎn)讓和開發(fā),現(xiàn)成為基督城市政府管理的公共花園。</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紙板教堂</i></b></p><p class="ql-block"> 紙板教堂是2011年大地震后臨時替代倒塌的大教堂而搭建的過渡性建筑。由日本建筑師設(shè)計,使用經(jīng)過特殊處理的硬紙管做梁柱,也采用一些傳統(tǒng)的建筑材料。教堂采用A型結(jié)構(gòu),可容納700人。教堂正面的彩色玻璃是從2011年被地震毀壞了的原基督城大教堂搬過來的。這座教堂不僅是一個宗教場所,也成為了一個展示創(chuàng)新建筑設(shè)計和可持續(xù)材料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千層薄餅巖</i></b></p><p class="ql-block"> 離開基督城我們來到了南島西海岸的格雷茅斯,首先觀覽了千層薄餅巖。<span style="font-size:18px;">千層薄餅巖</span>是一個嚴重侵蝕的石灰?guī)r地區(qū),又稱千層石巖,形成于3千萬年前。成千上萬年以來,小型海洋生物和沙土間交替層壓并埋于海底,產(chǎn)生了硬石灰石和軟砂巖堆積而成的多層區(qū)域。地殼活動使海底上升至地面最后形成垂直懸崖溝壑,似如巨大的層層薄餅。在漲潮時分海水通過大量垂直的噴水孔爆發(fā)。潮水和石巖一起形成了該地區(qū)主要的觀光特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城堡山</i></b></p><p class="ql-block"> 從基督城去亞瑟隘口的路上路過電影《納尼亞傳奇》的取景地--城堡山。城堡山以其獨特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觀而聞名。它得名于遍布的奇兀聳峭的巨石陣,好似城堡廢墟簇擁在高聳的小山丘上。這里充滿野性的山地風(fēng)貌,是新西蘭登山的代表之地??上覀儧]有停車觀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亞瑟隘口</i></b></p><p class="ql-block"> 途徑【亞瑟隘口國家公園】。亞瑟隘口在南阿爾卑斯山的中心地帶,是新西蘭海拔最高處,其特點為急險陡坡,以及如網(wǎng)的河川和峽谷。蜿蜒的公路是此區(qū)域風(fēng)景最好的路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入住格雷茅斯,一個寧靜的小鎮(zhèn)。下一站霍基蒂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