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跟團旅游的第一天是接團友,都是自由活動,旅游的安排從第二天開始,早六點半我們開始早餐,七點上車出發(fā)。由于今天我們?nèi)ビ斡[小七孔景區(qū),從貴陽到小七孔路程較遠,早點出發(fā)爭取時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團隊雖然是散團,大家都很準時,還提前了幾分鐘出發(fā),我想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樣的團隊會為這次旅游留下濃濃的記憶。導游在車上簡單的說了一下今天的行程和要求,就讓我們補覺了。我不由想起了2017年游覽小七孔的事,那天我們從凱里自駕去小七孔,在小七孔西門進入景區(qū),人真的多,入口排隊等候了半個多小時,里面的景交車到處排著長長的隊伍,讓我游玩的質(zhì)量大減,這次之所以再來是因為貴州真的漂亮,同時也為了彌補前次留下來的不足。記得那次游小七孔,入景區(qū)的時候是艷陽高照的大晴天,可是到了第三個景點水上森林時開始下雨,我們沒帶雨傘,淋雨的感覺真的不好,也就放棄了水上森林的游覽,直接上景交車躲雨到下個景點了,玩的不爽,貴州多陣雨,來得急去的也快,到了古橋時雨過天晴了……我在回憶中慢慢地進入夢鄉(xiāng)。</p> 汽車帶領(lǐng)我們到了荔波,導游叫醒了沉睡的我。車上的團友都已經(jīng)準備好去小七孔的準備,我連忙整理水杯和防曬物品跟隨導游下車走進小七孔游客服務中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著這里陌生又有點熟悉的地方,今天游客不多,不像記憶中的人山人海,我們不用排隊就踏上了景交車,開始小七孔景區(qū)的游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七孔景區(qū),被譽為“人間仙境,水墨畫卷”,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地。這里有著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景觀,包括瀑布、溶洞、天坑、地下河等,讓您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坐景交車從東門進入景區(qū),我曾經(jīng)無數(shù)次想過用雙腳去丈量小七孔的壯觀,用眼睛去領(lǐng)略小七孔的綠意,用文字去邂逅小七孔美麗。然而,當我來到了被《孤獨星球》評為“世界上最觸動心靈的風景”之一的荔波小七孔時,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的眼睛不夠用了,看不過來;突然發(fā)現(xiàn)我的步伐不快了,留戀于青山綠水;我的文采沒了,詞窮了,我無法用文字去形容這顆人間綠寶石的璀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七孔古橋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是當時荔波作為貴州通往廣西商旅大通道的歷史見證。據(jù)《荔波縣志》記載,從小七孔古橋、黎明關(guān)等地出發(fā),荔波曾有五條途經(jīng)廣西環(huán)江、終達廣西懷遠的“鹽馬古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交車直接把我們送到第一站小七孔橋,小七孔景區(qū)便因此橋而得名,據(jù)說建于1835年,七孔石橋,架于一泓碧潭之上,橋身叢叢綠草,頗有古意,林木森森,潭水青碧,令人沉醉。我遙望著古橋,橋有七孔,每孔之間間隔相同,頗有對稱之美。雖歷經(jīng)兩百年的風雨洗禮,依然堅固如初。橋身由麻石條砌成,爬滿藤蔓和蕨類植物,郁郁蔥蔥。橋下是綠得令人心醉的響水河,兩岸古木參天。這座小巧古樸的石橋,見證了歲月的流轉(zhuǎn)、記錄了曾經(jīng)的繁華,也成為響水河兩岸各民族群眾搭建的友誼之橋。如今很多人都喜歡在橋邊拍照打卡,留下到此一游的紀念,我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著七孔橋邊上的河道漫步,我被那碧綠如翡翠的河水所吸引。水波蕩漾,清澈見底,能清晰地看到水底的沙石和游魚。兩岸的青山綠樹倒映在水中,構(gòu)成了一幅絕美的對稱畫面。到處都是游客對著碧水拍照打卡,大家都是想把這綠意融入照片,融入自己的記憶里,珍藏著,回味著。此時電話里傳來導游的呼聲,原來隊友們都已經(jīng)離開小七孔景區(qū)了,我倆收拾好心情繼續(xù)前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倆告別了七孔橋,沿去往小七孔的河谷梯階緩步上行, 68級跌水瀑布層層疊疊的,傾瀉而下,在山谷里浩蕩,回響,連綿不絕 。雖然都是吐珠撒玉,銀河瀉池,白波映綠水,但因為地形地貌的差異形態(tài)各異,各展風姿,各有千秋。今天瀑布水量不大,沒有記憶中大雨后的大氣磅礴,今天是東門進入走的是上坡路,這樣更能欣賞到瀑布群的壯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沿著瀑布邊的森林步道上行,一路上,似乎我們走到哪里,瀑布就跟到哪里,天籟之音不絕于耳,銀練碧潭隨時可見,太美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前面的瀑布,橫空出世,飛躍而出,猶如蛟龍入水。斷橋瀑布從空中橫過路面,匯入跌水瀑布潭里,也是奇妙之極了!妻站在路面上,伸張著雙臂,似乎想要將瀑布擁抱入懷。徜徉其中,身心都得到浸潤,洗滌,提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隨著地勢的變化,水流從持穩(wěn)開始變得歡脫,大大小小的瀑布開始出現(xiàn),68級跌水瀑布,斷橋瀑布到翠谷瀑布。瀑布如銀練般飛瀉而下,水花四濺,仿佛是大自然在歡快地舞蹈。我站在瀑布前,感受著那絲絲涼意,心中涌動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動,這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最珍貴的禮物,也是我對小七孔重溫舊夢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繼續(xù)前行,我們走人神奇的水上森林,千百株樹木植根于水中頑石,又深深扎根河床,水與樹在這里達成了一種奇妙的共生平衡,人在其中仿佛進入一個奇幻的水上世界。這里是我這次小七孔行程中的重點,前次就是在這里遇上大雨,結(jié)果被大雨驅(qū)逐出境,雨中的水上森林留給我的記憶是樹在水中立,人在水上飄,這嘩嘩的水聲環(huán)繞著整個森林,時常在我的記憶里出現(xiàn)。今天陽光明媚,走在水上森林陰涼的步道,忘卻了外面的炎熱,雖不能拾回記憶中的味道,現(xiàn)實也別有風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水上森林,我們在導游帶領(lǐng)下,坐上景交車,過鴛鴦湖而不入直接去了臥龍?zhí)?。我想這是導游為了趕時間進行了偷工減料,我偷偷地問導游,鴛鴦湖不去啦,她尷尬地看著我,祈求我不要告訴其他人。我想不問還好,一問反而將自己處于左右為難的狀況……時間不早了,鴛鴦湖我前次也已觀賞過游玩過,其他人根本沒有做過攻略,不知鴛鴦湖的狀況,我警告導游,后面的行程不能出現(xiàn)今天的情況。我想既然不去鴛鴦湖,那么得好好看看臥龍?zhí)?,將小七孔的綠水融到記憶深處,細細品味。</p> 來到了臥龍?zhí)?,滿眼都是綠,臥龍?zhí)兜木G,是柔和溫潤的粉綠。潭水像調(diào)和了牛奶,呈現(xiàn)出低飽和的色彩和絲綢般的質(zhì)感。潭水靜謐,在陽光的直射下好像籠著似有若無的霧靄,近處岸邊的翠竹滴出清露,遠處山腳的植被不甚分明,空氣濕潤微甜,舒適而恍惚。<br><br>臥龍?zhí)对听執(zhí)?,是喀斯特暗河臥龍河的出口處。找一個陰涼的地方,坐下來靜靜地感悟臥龍?zhí)兜挠撵o,潭面猶如鏡子般平靜,潭水呈深藍色,清澈見底,周圍的樹木倒映其中,美不勝收。潭邊怪石嶙峋,古木森森,與潭水相映成趣。潭上有一座弧形的堤壩,潭水漫過堤壩傾瀉而下,形成一道美麗的瀑布,如銀色的絲帶懸掛在山間。我留戀著這里的綠,仿佛將自己融入了這里的山水間,如果不是導游的催促,真的忘記了時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臥龍?zhí)?,導游帶著我們直接回到了東門,上旅游車奔向西江苗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