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鐘鼓樓包含北京鐘樓、鼓樓兩幢古建筑,位于古都北京南北中軸線的最北端,始建于元朝。在元、明、清三代,鐘鼓樓是古代北京城的報時中心。在古代,人們通過敲擊鐘、鼓來通告時間。城中軍民百姓、文武百官聞鐘鼓聲起息。<div> <br></div> ——鼓樓。墻體呈大紅色,共有二層,通高46.7米。樓內(nèi)展存有25面鼓,中間為首的大鼓代表1年,剩余24面小鼓則代表24節(jié)氣。 ——鐘樓?;疑u石建筑,共有二層,通高47.9米。鐘樓內(nèi)正中有一八角形木框鐘架,架上懸一大銅鐘。高7.02米、重約63噸。該鐘鑄造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為中國發(fā)現(xiàn)最重的銅鐘。 ——鐘鼓樓上看北京。北京鐘鼓樓不僅見證了北京城的滄桑變遷,更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風貌,成為了北京城的重要標志,更是京城旅游熱門打卡地。若登上鐘、鼓樓,京城古今風貌可盡收眼簾。 本篇圖片分別拍攝于2023年10月、202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