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個心愿想去南美的國家看看,但是由于路途遙遠相對費用比較昂貴,南美幾個國家的交通又是相當不便,所以國內旅游組團也不多見,比較專業(yè)的攝影團更是難得遇上,直至今年11月有個23天的攝影團組,團員都是以前多次一起出境參加的熟人,于是毫不猶豫的提前10個月報了名,11月下旬開始了跨越大半個地球向著距離中國最遙遠國度出發(fā),第一站是南半球赤道附近的秘魯首都利馬,利馬這個城市由于地理因素,基本不下雨也沒有晴天,也就是以陰天為主,所以對于風光攝影是個難題,很難拍出具有光影效果作品,但是拍攝城市人文和地標建筑紀實類題材片影響并不大。<div> 西班牙統(tǒng)治殖民秘魯以及西屬美洲長達幾個世紀,1821年秘魯獨立,現在秘魯的人口約3300萬,其中45%是印第安人原住民,37%是混血人種,15%是白人,通用語言是西班牙語,城市建筑具有西方古建筑特色,人文具有多元文化特色。</div> 秘魯首都利馬的《主教堂》以及《武器廣場》,建造于17世紀。 正逢周末,廣場舉辦民間舞會。 原住民的民族舞蹈,也跳的歡快。 也有在教堂門前休息發(fā)呆的 無論哪個民族,我們一起狂歡互動合影。 主教堂內景 建于18世紀的《圣佛朗西斯科》修道院 修道院禮拜堂 修道院擁有南美最古老的圖書館 傍晚來到薄霧籠罩下的太平洋海景《愛神公園》 次日清晨飛往秘魯南部首府庫斯科,進入3400米的高原地區(qū),以后的半個月基本一直在3400~4500米的高海拔地區(qū)活動,對于體力是個嚴峻的考驗。 庫斯科老城的《武器廣場》 我們從一個相對繁華的城市,飛機落地展露眼前的是藍天白云高原氣象和古老的小城建筑,這里基本沒有水泥和柏油路,只有石頭鋪裝的馬路,反差有點大。 登上《薩克塞瓦曼遺址》領略消亡的印加帝國精湛的石頭建筑工藝。 俯瞰庫斯科古老的高原城市全景 傍晚在《圣庫里斯托巴》廣場 拍攝古城中心武器廣場教堂 清晨我們外出“掃街”拍攝 記錄這些古老文明的印跡, 印加后代的場景 窄小的石頭馬路,具有不小的陡坡,特有的石頭建筑,無不讓東方人新奇不絕。 庫斯科古城的2天匆忙拍攝,很快就結束了。 “掃街”后我們驅車前往歐雁臺,途經《薩利納斯》鹽田,高山峽谷中至今還延續(xù)著古老的手工作坊式工藝。 途經《莫雷梯田》梯田的范圍很小,圖片也并不具有特別的美感,由于篇幅的限制,不在此展示了,抓拍了一張景區(qū)兩旁的印第安小販于匆匆走過的小狗。 《歐雁臺》是以幾十噸的大石頭壘砌的印加遺址,這里也是通往馬丘比丘火車的最后一站。去到馬丘比丘沒有公路,如果選擇徒步,需要走上好幾天,我們以攝影為主的團隊一定是選擇乘坐火車。 火車晚上到達熱水鎮(zhèn),小鎮(zhèn)鑲嵌在高山峽谷之中,幾乎沒有平地,但是熱鬧非凡,因為游覽《馬丘比丘》這是唯一可接待住宿的小鎮(zhèn)。 神秘的《馬丘比丘》坐落在兩千多米的山脊之上,這里由于深處安第斯山脈之中,從16世紀印加帝國消逝,就隱秘在這叢山峻嶺之中,早已被植被覆蓋四百多年無人知曉,直至1911年7月美國歷史學家海勒姆·賓厄姆三世發(fā)現古城一角,經過層層清理才露出這16世紀的龐然遺址,幾千年前在陡峭的山林中,用幾十噸重的石頭壘砌起房子以及圣殿,現代科技也是難以實現,所以至今無法推斷當時印加人是如何實現這一工程,被稱為世界7大奇跡之一。<div><br></div> 《馬丘比丘》名聲很大,吸引世界各地眾多的游客,居地接介紹,我們一行人的門票和住宿,是半年前就預定好了的,如果是散客購買當日少量余票,需找當地“黃?!鞭k理,等上幾天還不一定能辦到。 《馬丘比丘》是秘魯的重要景點之一,兩天的路程只有半天的拍攝時間,而且實名制門票車票,不能更改,當天上山之時是蒙蒙細雨,能見度極低,基本無法拍攝。沒想到當進入景區(qū)沒一會兒,忽然云開霧散,云霧在陽光的作用下在山間蒸騰飄繞,這正是拍攝的好時機,忽隱忽現的馬丘比丘美的如仙境??上У氖蔷皡^(qū)規(guī)定不準使用三腳架拍攝,我?guī)狭艘粋€小三腳架放在攝影包里,闖過了門衛(wèi)這一關,在使用時不敢升高只能蹲在地上拍攝延時,但還是被管理人員發(fā)現并制止。美景實在吸引我拍攝的欲望,只能再換一處更加隱蔽的地方,用衣服帽子掩蓋偽裝好拍攝,小小的犯規(guī),勉強拍攝了一段延時片,展示在最后的視頻中,《馬丘比丘》的景色是超出了我的預期效果,這種氣象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帶著拍到好景的喜悅心情,我們回到了庫斯科,第二天繼續(xù)沿著安第斯山脈向南進發(fā),長途車行9小時,目的地是普諾《蒂蒂卡卡湖》,中途參觀了建造于17世紀初印加圣廟廢墟上的《安達華利亞斯》天主教堂,可惜教堂內部不容許拍照,只能拍了一張教堂外觀圖片。 一路行進越走越偏僻,基本只能遇見少數的原住民。 海拔已經高達4335米,現在是秘魯的夏天,而路邊的原住民在銷售羊毛帽子,這一天可想而知,氣溫在快速下降。 傍晚到達秘魯最南部省首府普諾,入住《蒂蒂卡卡》湖畔酒店。 次日乘坐快艇游覽安第斯山脈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與玻利維亞的國界湖。 高原湖泊,頭頂烏云?!兜俚倏ê返闹饕厣窃∶裼锰J葦編制成一家一個小島,漂浮生活在湖中,這里遠離其他人種,據說當年為了躲避戰(zhàn)亂,而世代隱居在這茫茫的大湖之中,用蘆葦建島,用蘆葦建房,用蘆葦建船,用蘆葦做地鋪,家里所有的資源都來自湖中,一直延續(xù)至今。拍攝這一獨特場景無人機最適合,可惜當起飛之時下起了大雨,只拍攝一小片段就被迫降落。 《蒂蒂卡卡湖》也有許多陸地島嶼,我們登上《塔基拉島》,湖的對岸就是鄰國玻利維亞了。 這里的原住民小孩,對無人機頗有興趣。 傍晚回到湖畔酒店,拍攝普諾城的藍天白云。 次日早晨的普諾城又是一番景象。6天的秘魯拍攝即將結束,今天我們將乘坐秘魯的車5小時,由普諾陸路口岸過境,再轉乘玻利維亞的地接車,前往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開啟下一輪的拍攝。 <p class="ql-block">旅攝南美秘魯視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