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出游第四天。第一站,宋陵-永裕陵 陵墓基本不存在了,現(xiàn)在保留著大田旁的兩排石像生。 第二站,少林寺 <p class="ql-block">我們只在門口轉了轉就離開了。</p> 一個俄羅斯旅游團 第三站,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因位于嵩山之陽而故名,它與江西的白鹿洞書院、湖南的岳麓書院、河南商丘的睢陽書院齊名,并稱為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原名嵩陽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隋代更名嵩陽觀;五代后周易名太乙書院;北宋初年改為太室書院,宋景祐二年(1035年)重新御賜院額嵩陽書院。名儒范仲淹、司馬光、程顥、程頤、呂誨、李綱、范純仁等人相繼到此講學,聲名大震。嵩陽書院為中國洛派理學的傳播中心,生徒常達數百人,其學生多有政績。清代名儒耿介、湯斌、李來章、冉謹祖、竇克勤、王澤益等人主持講學期間,名播四方,求學者摩肩接踵,被譽為中州教育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br> 大唐碑 刻立于唐天寶三年(744年)。碑高9.02米,寬2.04米,厚1.05米,重約80余噸,是中原地區(qū)現(xiàn)存最大的石碑。 大將軍柏,據傳漢武帝劉徹于西漢元封年(公元前110年)游歷嵩山時,見二株柏樹非常高大,一時高興,將其封為將軍。是中國最古老的柏樹,人稱“原始柏”在國內外享有盛譽。<br> 二將軍柏樹高20余米,胸圍13余米,冠幅19余米。據專家考證此數樹齡在4500年以上。 <p class="ql-block">講堂</p> 第四站,龍門石窟<div>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占地面積31.7平方公里。<span style="color: initial;">現(xiàn)存2345座佛龕,10萬余尊造像,2800余塊碑刻題記,</span><span style="color: initial;">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span></div><div><span style="color: initial;"> 龍門石窟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5A級旅游景區(qū)”。</span><span style="color: initial;">2000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span></div> 石窟景區(qū)主要由西山石窟、東山石窟、白園和香山寺四大景點構成。 龍門石窟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493年)前開鑿,歷經10多個朝代陸續(xù)營造長達1400余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之一。<br> 石窟中規(guī)模最大的奉先寺,九尊大型雕像依山鑿石而成,居中的是盧舍那大佛。 盧舍那大佛,高17.14米,僅頭部就有4米,耳長1.9米。 過橋,到伊水河對岸的香山。 從對岸看石窟大佛 對面的石窟。在十一前的晚上,石窟的夜晚彩燈很漂亮的。 我們到時白園已經關門,只能明天再來了。 11月12日,出游第五天。第一站,白園-白居易墓 白居易雕像 白居易墓 烏桕樹紅葉 <p class="ql-block">從白園出來,本想去前面不遠的香山寺,可門衛(wèi)不讓過去,必須乘車再走石窟后過橋前往,放棄。</p> 第二站,洛陽市應天門遺址。<br>武則天建都洛陽,應天門景區(qū)為仿當年皇宮建筑群,包括應天門、明堂和天堂三組建筑。 這是個建在當年武則天登基大典遺址上的博物館,建筑恢宏,造價不菲。 武則天登基大典壁畫 其地下為發(fā)掘的當年建筑物基礎“一門三道”。 應天門北面 明堂及天堂 明堂,為武則天理政之地。 天堂,為武則天禮佛之地。 第三站,白馬寺<br> 洛陽白馬寺始建于公元68年,為佛教傳入我國所建第一座寺院。自1995年起,又陸續(xù)建成泰國、緬甸、印度風格的三大佛教建筑群。 這只和我家二蛋一樣的奶牛貓,若無其事的騎在白馬身上。 躺臥的觀音 泰國園 緬甸園 仰光大金塔圖片 釋迦摩尼成道像(柚木) 釋迦摩尼說法像(翡翠) 釋迦摩尼布施像(銅) 釋迦摩尼禪定像(玉) 印度園 <p class="ql-block">離開白馬寺,就結束了我們的景點。因明天返程路太長,我們決定今晚趕到河南新鄉(xiāng)入住。今天雨霧朦朦,一路高速,謹慎駕駛,傍晚抵達新鄉(xiāng)巴厘島溫泉酒店,院子很大,停車位充足,標間居然只有62元。</p> <p class="ql-block">11月13日,出游第六天。今天的路程有600公里,基本是一路高速。早餐在鶴壁服務區(qū)解決,好吃不貴。中午2點,徐水下高速,在網紅的王華驢肉店吃飯,感覺還沒服務區(qū)的驢火好吃。下午四點我們順利回到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