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06年7月,師大畢業(yè),我很幸運到了阜陽市第九中學,開啟了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生涯。回憶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我更多的是感動和感激。那里畢竟是我夢想起航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記得當班主任的第一天我就暗暗的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個班管理好、發(fā)展好。我的第一次“就職演講”就把全班孩子“拿下”了。我為班級制定“宏偉藍圖”:只有第一,沒有第二!一切都要做的最好。臺上的我指點江山,熱血澎湃。我享受著臺下孩子們崇拜的眼神,那一刻我感覺成功的大門已經(jīng)徐徐向我打開。</p> <p class="ql-block"> 每天早晨,我第一個到班,班級朗朗的讀書聲成了當時學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每天下午放學前,班級都要有一次總結(jié)會,班干部輪番發(fā)言,班級一天的狀況我清清楚楚,誰違反了班規(guī),留下來受罰,罰背書,罰跑步,罰打掃衛(wèi)生……我的“依法治班”事事較真的管理模式產(chǎn)生了“神奇”的效果,學生很畏懼我,課前,只要學生聽到我的皮鞋聲,喧囂的教室鴉雀無聲。在學校舉行的各項活動中我要求學生必須拿第一,我?guī)ьI(lǐng)學生投身于各種比賽。我好演講,能煽動,一幫學生,被我激勵得群情激昂,各種活動學生都盡全力爭取,因此,我的班級,在各項比賽幾乎包攬了所有的冠軍。</p> <p class="ql-block"> 2009年的中考,我開創(chuàng)了學校中考的奇跡,我班張博凡以775分(總分800)獲得了區(qū)中考狀元。全區(qū)前十名我班占3名。那一刻,我體會到當班主任的那份自豪和幸福。</p><p class="ql-block"> 2009年9月,由于家庭的緣故,我回到了家鄉(xiāng)當了一名特崗老師。由市區(qū)到鄉(xiāng)村,巨大的生活落差讓我陷入深深的痛苦中,我開始變得迷茫,一度找不到自己方向。農(nóng)村孩子的那種頑皮、那種心智的滯后、對秩序紀律的漠視把我以前所謂成功的“管班經(jīng)驗”擊碎為一地雞毛。我應(yīng)對無術(shù),身心疲憊。一度陷入了對自己秉承的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迷失之中。痛定思痛之后,我開始反思和顛覆自我的管班模式。我開始研究農(nóng)村教育的環(huán)境,分析城市孩子和農(nóng)村孩子思維方式的不同,尋找農(nóng)村孩子的教育措施,全方位的改革自己的管理方法……</p> <p class="ql-block"> 我意識到,帶這樣的班級,如果還想以前一樣把追求流動紅旗,評優(yōu)秀班級作為目標顯然是行不通的。我決定轉(zhuǎn)換教育重心,回歸教育原點,摒棄急功近利,不能把孩子的塑造成為謀取現(xiàn)實利益的工具,循孩子天性而為,去尋找最佳的教育生長點。我不在焦慮,不再為失去流動紅旗而耿耿于懷。我沉下心來欣賞孩子。我告誡自己:對這樣的一群孩子,欣賞他們的頑皮就是欣賞他們的成長,對他們點撥、等待、再點撥、再等待……絕不拔苗助長,相信教育是緩慢的事業(yè)。絕不能因為高壓管理而管掉了孩子的天性。</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了這樣的反思和轉(zhuǎn)折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最大的收獲是擁有了淡定的教育心態(tài)……(未完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