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素食者》是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韓江的作品。說實話,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得時候,我以為就是一個關于喜歡吃素,不吃肉的故事,是一本與養(yǎng)生方面有關的書,當我一口氣讀完以后才知道,原來并非如此。</p><p class="ql-block">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素食者、胎記和樹火</p><p class="ql-block">本書的主人公英惠一夜之間,因為一個夢不再吃肉,哪怕是家人的勸說,甚至遭受父親的毒打,她當著家人的面割腕,以及到后來被送進精神病院,她也不愿吃肉,甚至絕食。最后的她,甚至覺得自己就是一棵樹,只要有陽光,有水,就會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她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p><p class="ql-block">首先從她的原生家庭來看:</p><p class="ql-block">她從小就遭受到不平等的對待,長期遭受父親的鞭打,母親唯唯諾諾,毫無主權,這些都是壓倒她的因素。</p><p class="ql-block">再看他的丈夫,并不愛她,娶她也僅僅是因為她太平凡了,可以照顧家里的一切,沒有太多其它的喜好,也不會像其他女人一樣總會“查崗”,就連她從精神病院出來以后也選擇了立刻離婚。英惠做了所有人心目中的好角色,好女兒、好妻子,就是沒有自己。她失去了自我。于是,她想找到自己,追尋自己,于是選擇吃素,一滴肉也不見。</p><p class="ql-block">可是,就因為這樣,她又成了別人眼中的“另類”,就是不合群。甚至說:“你現(xiàn)在不吃肉,這個世界上的人們就會吃掉你?!鄙钪惺遣皇且灿羞@樣的人。人家僅僅是不吃肉而已,哪里就不正常了?</p><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的“胎記”,雖然說有悖倫理,也讓人看到了人性的時候。姐夫作為一個藝術家,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作品里,也想畫出或者說拍出好的作品,于是小姨子英惠(離婚以后)成了他的模特。他對她進行人體彩繪。這里,英惠因為特別喜歡彩繪的花朵,并沒有排斥,甚至想永遠留住這些花朵。這個胎記是綠色的,姐夫就在胎記出畫出綠色的花朵。綠色,代表生命,在這里,作者韓江是不是隱含了什么呢?是想讓英惠看到希望,讓希望想一顆種子一樣生根、發(fā)芽,開出綠色的花嗎?這些細節(jié)的描寫,其實也是讓人們在規(guī)訓的規(guī)則之下跳出來,找到自己。英惠的姐姐是一個有規(guī)則也有自己的事業(yè)人,她就是大多數(shù)女性的代表。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在每一個角色里都能活得很好。兩個女人,兩個角色。一個代表特別的那一個,一個代表大多數(shù)。而社會的現(xiàn)實卻讓特別的那個并沒有活成一朵花,而是活成了一團泥。</p><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樹火</p><p class="ql-block">英惠住進了精神病院,姐姐還是因為一些責任的緣故,來見她的主治醫(yī)生。英惠越來越瘦,甚至已經(jīng)開始厭食,滴米未進。任何勸說都不起作用。她在用自己的生命與什么對抗呢?英惠不怕大雨,她說:“姐,我倒立的時候,身上會長出葉子,手掌會生出樹根……扎進土里,不停地、不斷地……胯下就要綻放出花朵了。所以我會打開雙腿,徹底打開……”這就是英惠的感受。她要不斷地打開,只有成為植物能讓她打開。</p><p class="ql-block">她不想做人,更愿意做一株植物??墒钦l又曾想到這是因為人們的一些偏見、壓迫、暴力才會讓她用生命進行抵抗、逃避。小時候姐姐和英慧的感情很好,可是自從出現(xiàn)和姐夫的丑聞之后,姐姐也成了壓倒英惠的那一株稻草。最后,姐姐說:有一天當我們醒來……</p><p class="ql-block">是呀,當我們醒來,是不是就可以做回自己?不是別人的妻子、女兒、母親,而僅僅是自己。同時要被這個世界所接納,不被世俗所偏見?</p> <p class="ql-block">誰也不知道未來的路是怎樣的。做自己雖然很難,但是做自己也很好。英惠的后半生過得很難,書的結尾也沒有寫出她是否還活著,留給我們的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很多時候我們很多人總喜歡打著“我是為你好”的幌子,去干預、評判、指責和要求別人。例如父母要求孩子,老師要求學生,領導要求下屬等等,其實我們真正認識到的時候,這也是一種暴力。哪怕要求的人有充分的理由。但是要求他人做不想做的事情是一種傷害,誰又能真正體會到呢?</p><p class="ql-block">(這個周末讀了一本書,順便寫寫自己的感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