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看了王家大院,又逛了平遙古城,不去喬家大院似乎有點說不過去。于是,我們10月21日去喬家大院走了一遭。</p> <p class="ql-block">喬家大院位于山西晉中市祁縣東觀鎮(zhèn)。始建于清乾隆20年(1756年)。從氣派的牌樓建筑可以看出,主人是多么富有。</p> <p class="ql-block">通過喬家大院牌訪,道路兩邊映入眼簾的塑像讓人看到喬家人創(chuàng)業(yè)的不易,看到晉商文化的由來。</p> <p class="ql-block">道路盡頭一座題寫著碩大“?!弊值恼毡跈M亙在面前,金光閃閃,福氣四射。既體現(xiàn)了主人祈福願望,又表達(dá)了對來人的祝福之情,<span style="font-size:18px;">讓人心情愉悅,福氣洋溢。</span></p> <p class="ql-block">照壁的背面,更讓人驚訝不已。上面篆刻有不同字體的壽字,形態(tài)各異,無一雷同。百壽圖堪稱篆書精品。左右兩邊還有清代名臣左宗棠題贈的楹聯(lián):損人欲以復(fù)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這既是杰出的磚雕藝術(shù),又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大院門洞的上方“古風(fēng)”兩字挺勁有力。更奇的是古風(fēng)上方<span style="font-size:18px;">“福種瑯?gòu)帧彼膫€大字,竟是山西巡撫受慈禧太后面諭而贈送的匾額。原來慈禧太后曾在此避難過。</span></p> <p class="ql-block">進(jìn)入城堡古風(fēng)門洞,見到的是大紅燈籠高高掛。院落的房屋錯落有致,木雕磚雕藝術(shù)盡收眼底。門楣上“在中堂”三個大字更是醒目,原來喬家大院又名“在中堂”。據(jù)說,喬家大院中有6座大院,20進(jìn)小院和313間房屋。</p> <p class="ql-block">喬家掌門人喬致庸在社會動蕩、兵荒馬亂的清朝晚期把喬家生意推到頂峰.實屬難得,實現(xiàn)了匯通天下的理想。</p> <p class="ql-block">福祿祠即土地祠,用作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寄托人們祛邪避災(zāi)祈福求安的美好生活。這是喬家大院第二塊磚雕照壁,上面雕有古銅鏡,用銅線串聯(lián),意寓富貴連環(huán)。</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我們靜靜地享受深宅大院的厚重歷史,感受古老文化的魅力。喬家大院見證了歲月的變遷,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蜻蜓點水,我們下午只得離開喬家大院去了晉祠。</p> <p class="ql-block">晉祠位于山西太原市晉源區(qū)晉祠鎮(zhèn),原名晉王祠、唐叔虞祠,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也是第一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p> <p class="ql-block">晉祠始建于北魏時期,是為了紀(jì)念晉國的開國諸侯唐叔虞和她母親邑姜(姜子牙之女,后被人尊稱為圣母)。</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是晉祠的主殿、匯聚了北宋建筑的精華,歷經(jīng)一千多年風(fēng)雨,大殿內(nèi)沒有一根支柱。</p> <p class="ql-block">殿內(nèi)有宋代彩塑43尊,主像為圣母端坐在木制神龕內(nèi),神態(tài)端莊。待從手中各有所奉,或侍飲食起居,或梳洗灑掃等。塑像神態(tài)自然,神情各異,塑工超群,是中國宋代彩塑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周柏已有2800多年歷史,樹干粗壯。傳說是唐叔虞封晉時親手栽種,因呈臥倒的姿態(tài),又稱臥柏。稱奇的是,唐期時期臥柏下又長出一棵翠柏,撐住了傾斜的古柏,這株翠柏被稱為擎天柏,至今也有千年以上樹齡。</p> <p class="ql-block">難老泉是晉水源頭,號稱晉陽第一泉。泉水出自地下約5米的斷層巖,常年水溫17°c左右。</p> <p class="ql-block">魚沼飛梁在圣母殿前,結(jié)構(gòu)為水中立小八角石柱34根,四周有勾欄圍護(hù)。造型奇特,工藝精湛,這種十字形橋是中國古代橋梁建筑中的孤例。1955年按原樣翻修。</p> <p class="ql-block">人說晉祠有三絕,即宋代彩塑、周柏和難老泉;晉祠有三寶,即圣母殿、魚沼飛梁和獻(xiàn)殿,可惜聽說獻(xiàn)殿是祭祀故人放供品的地方,我看到這個建筑就沒拍;晉祠有三匾,即““水鏡臺”、“對越”,可惜就沒有看到“難老泉”三個字的匾額。這是一個遺憾,是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