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遼東城外,有一座遠近聞名的高檔陵園,這里依山傍水,環(huán)境幽雅,寂靜得可以讓人聽到心靈深處的聲音,時而微風搖動樹葉的沙沙聲,仿佛是在耳邊低語,講述著逝去生命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遠處一輛豪華的轎車駛來,引擎毫無噪音地停下,只見一位中年男子從車上下來,他西服革履,手里捧著一大束鮮花,令人不解的是,鮮花上掛的不是挽聯(lián),而是無數張印有“一元錢”字樣的冥幣。他邁著沉重的腳步,來到了名叫趙仁之老人的墓碑前,獻上鮮花,三鞠躬后,他從衣兜里掏出泛黃的紙包,吻了吻,眼睛有些濕潤,又看著老人的墓碑像古董花瓶一樣珍藏在這里,臉上又漾起一抹淡淡紅暈,默默地在和老人說著什么。</p><p class="ql-block"> 他叫大琪,墓碑里的老人是他的舅舅,從他篤厚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對舅舅一往情深。</p><p class="ql-block"> 大琪的舅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因腿有殘疾,三十多歲才娶媳婦,膝下無子女。生理上的缺陷,似乎給他帶來了某種心理上的缺陷,好像總要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所以,極力說服大琪的媽媽,將剛滿3歲的大琪從城市接到他家當兒子來養(yǎng)。當時,舅舅家的情景是一貧如洗,一間茅草屋一鋪炕,螢火蟲般的燈光照在四壁上,是那么凄黯和悲涼。是舅舅和舅媽的笑容,如星光燦爛把眼前的一切照亮。是他們的熱情和填滿慈愛的目光,給了大琪以溫暖和撫慰。</p><p class="ql-block"> 舅舅是生產隊里的飼養(yǎng)員,只掙勞動力的八層工分。舅媽體弱多病,勉強能在自家房前屋后侍弄小園田。那年頭,就算家里有好勞動力的莊稼人,一年下來,也是兩手空空,父一輩子一輩的都窮到了骨子里,舅舅比常人嘗到了更多的苦澀和艱辛。自從大琪來到家里,潦倒的生活,增添了人氣,仿佛透出一道幸福的曙光,舅舅那在絕望中掙扎的面孔露出了久違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著名企業(yè)家稻盛和夫說過:“越是窮人,越有自尊,”舅舅就是這樣一個有過分自尊的人。每年大年三十,別人家的父母給孩子1角或2角壓歲錢,而大琪的舅舅無論手頭怎么拮據,也不讓大琪比別人家的孩子遜色。</p><p class="ql-block"> 記得有一年,舅舅為了籌集大琪的壓歲錢,苦思冥想,最后竟將父親給他留下的一件狗皮馬甲當了出去,換錢給大琪包了“一元錢”的壓歲大紅包。舅媽知道后哽咽地說:“你為了寵孩子愛孩子,就差沒把自己賣了?!?lt;/p><p class="ql-block"> 對人間生活困苦蒙昧無知的大琪來說,收到壓歲錢樂得合不上嘴。三十晚上他提著舅舅做的燈籠,攥著壓歲錢東家串西家到處顯擺。見此,舅舅那套剛能遮風擋雨的破舊衣服,在他的內心是那么的溫暖,臉上藏滿泥土的皺紋里也笑掉了渣。</p><p class="ql-block"> 大琪6歲那年,患上流感,發(fā)燒咳嗽不止,舅舅嚇得趕緊把他送到城里醫(yī)院,守護幾天后才放心離開。臨走時他拿出唯一的一元錢塞到大琪的手里說:“讓媽媽給你買點好吃的,等你病好了我再接你回家?!倍碌拇箸鼽c點頭,深深地感受到慈父般的溫暖和愛意。</p><p class="ql-block"> 北方的臘月,寒風凜冽,老天爺不知為啥總喜歡捉弄善良的苦命人。舅舅剛走出門不久,北風就卷起了煙雪,令人睜不開眼睛,胡亂飛的雪花打在他的臉上如刀割一樣疼痛。有誰知道,就在這樣惡劣的天氣里,他一瘸一拐吃力地走著,邊走邊數50里、51、52…終于數到60公里,到家后一頭扎在炕上,一病不起。</p><p class="ql-block"> 他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大琪,卻把艱難困苦都留給了自己。</p><p class="ql-block"> 每年暑假,舅舅都要送大琪到城里媽媽家住些日子,然后急匆匆地往回趕。他牽掛著生產隊里的那些牛、馬、驢啥的,很怕它們餓著耽誤生產隊里的活。這次媽媽見舅舅面容異常憔悴,身體消瘦明顯,精神頭也略顯萎靡,空洞嘴里牙齒所剩無幾,所以,就說服舅舅多住幾天休養(yǎng)一下,再把牙給他鑲上??墒牵煊胁粶y風云,第二天早晨,舅舅去衛(wèi)生間時,只覺眼前一黑摔倒在地上,這一跤摔得迅疾而致命。在醫(yī)院搶救的過程中,他時而清醒時而昏迷,清醒時總是念叨大琪的名字,當媽媽把大琪帶到他的身邊時,他極力睜開眼睛,用手摸著衣服口袋,媽媽明白他的意思,從他兜里掏出一個紙包遞給他,他接過紙包握著大琪的手說:“我恐怕是不行了,我一生窮困生活的唯一安慰就是你媽媽把你送給了我,回想起這幾年舅舅沒有讓你過上好日子,更沒給你留下財富,對不起你了,現在我要走了,這是留給你的最后一元錢,我的兒子,”然后安然離去。</p><p class="ql-block"> 生命被分割了,但是,童年的全部往事,難以磨滅的記憶,始終存在于大琪的一思一念之中。那泛黃的紙包里的“一元錢”成為他改變命運的動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