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走讀杭州北山街之十一:海鹽館和省廬

雙魚

<p class="ql-block">一、海鹽館</p><p class="ql-block"> 海鹽館(北山街35號) 原是海鹽望族徐家產(chǎn)業(yè),清末民初建,族中有清代兵部尚書徐用儀。這是一個大院落,院內(nèi)有磚木結(jié)構(gòu)的中式平房、樓房多座,房屋總面積為400余平方米。紅色的門窗、黛色的磚瓦、白色的墻體、高低起伏的屋檐,布滿青苔的老井,攀援而上的青藤。</p><p class="ql-block"> 據(jù)杭州地方文獻資料記載,這處院落在20世紀20年代曾被用作婦女養(yǎng)病院。1924年9月,北洋政府任命孫傳芳為閩浙巡閱使兼浙江軍務(wù)督理,成了“東南王”,這個直系軍閥在杭期間就一直住在“海鹽館”,直至1927年被北伐軍擊敗離開杭州。</p> <p class="ql-block">海鹽館</p> <p class="ql-block">門內(nèi)向外看美景</p> <p class="ql-block">不同角度拍海鹽館</p> <p class="ql-block">海鹽館銘牌</p> <p class="ql-block">直系軍閥孫傳芳</p> <p class="ql-block">圍墻上的花窗</p> <p class="ql-block">  民國十八年(1929),首屆西湖博覽會期間,上海國貨工廠聯(lián)合會曾在此處開設(shè)一個大型商場,包括毓秀庵、北山路35號大院(海鹽館)、潤廬等,都是該商場租賃的房屋。西湖博覽會落幕后,所有租借的房屋都歸還給原業(yè)主,但北山路35號大院卻有了新用處,大門前掛出了“浙江省衛(wèi)生廳試驗所”的招牌。</p><p class="ql-block"> 民國十八年十一月,試驗所開張,內(nèi)設(shè)細菌、化學、總務(wù)三個部門。由德國籍猶太人羅賽主持該所工作,并兼任細菌科科長。民國二十年(1931),著名學者黃嗚駒被聘為化學科科長。當年黃嗚駒就在此精心編撰了《毒物分析化學》一書,很快該書就成為司法驗毒人員的工具書。該書是我國第一本法醫(yī)毒物學書籍,黃嗚駒因此被公認為"中國近代著名的毒物分析化學家",海鹽館不僅見證了蜚聲中外轟轟烈烈的第一屆西博會,也見證了近代中國衛(wèi)生實驗工作的初創(chuàng)。</p> <p class="ql-block">泡鹽館和北山街梧桐樹</p> <p class="ql-block">海鹽館西門</p> <p class="ql-block">北山街門</p> <p class="ql-block">  黃鳴駒(1895~1990),又名黃正化,江蘇省揚州市人,是中國近代毒物分析化學奠基人和開拓者、著名毒物分析化學家和藥學教育家、中國法醫(yī)學會名譽理事,一直從事藥學教學和毒物分析化學的科學研究工作。</p><p class="ql-block"> 黃鳴駒1918年從浙江省公立醫(yī)藥專門學校(浙江大學醫(yī)學院前身)畢業(yè),工作三年后,1921年先后赴德國柏林大學醫(yī)學院、哈勒大學藥學院進修;1924年回國,在母校浙江省公立醫(yī)藥專門學校任藥科主任、教授;1935年赴德國、奧地利從事毒物微量分析研究工作;1938年回母校浙江省立醫(yī)藥??茖W校任藥科教授;1944年被中央大學聘為教授,1946年在林幾創(chuàng)辦的中央大學法醫(yī)科任教授。1949年任浙江省立醫(yī)學院院務(wù)委員會主任,代行院長職務(wù)負責領(lǐng)導學校工作,并任藥學系教授;1952年浙江省立醫(yī)學院與國立浙江大學醫(yī)學院合并為浙江醫(yī)學院,黃嗚駒教授任院務(wù)委員會主任;同年調(diào)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藥物系主任;1956年任第二軍醫(yī)大學藥學系主任、教授。他曾當選為浙江省人大代表,杭州市、上海市政協(xié)委員,擔任衛(wèi)生部藥典委員會委員、藥品分析組組長、中國藥學會理事、總后衛(wèi)生部醫(yī)學科學技術(shù)委員會委員、藥學專業(yè)組組長。</p> <p class="ql-block">黃嗚駒教授</p> <p class="ql-block">海鹽館北山街圍墻</p> <p class="ql-block">西南向看海鹽館</p> <p class="ql-block">這里曾是海鹽會館(相當于現(xiàn)在的海鹽駐杭辦事處)</p> <p class="ql-block">海鹽館北山街門</p> <p class="ql-block">東南向看海鹽館</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海鹽館對外營業(yè),經(jīng)營地方特色菜和茶飲。</p> <p class="ql-block">西大門</p> <p class="ql-block">和偏房連接過道</p> <p class="ql-block">飲茶區(qū)</p> <p class="ql-block">園中景</p> <p class="ql-block">園中茶飲</p> <p class="ql-block">園中一角</p> <p class="ql-block">海鹽館正面</p> <p class="ql-block">最美海鹽館</p> <p class="ql-block">二、省廬</p><p class="ql-block"> 省廬,又名竹隱廬,位于西湖區(qū)葛嶺山麓、北山路36號。占地面積2畝多,建筑面積四百多平方米,依山面湖,臨街而筑,是一座美麗的臨湖別墅。朝南向陽的庭院用花窗田墻圈護,背陰依山的一面順山勢用石磡駁砌、院子中間為一幢兩層多開間的主樓,左右各有一座角樓,與主樓以檐廊相連,似分又合,互相呼應。底層有寬大走廊,樓上有寬敞陽臺,樓內(nèi)廳室俱全,設(shè)施完備,房中水泥磨石子地坪一律精磨細嵌,漂亮而經(jīng)久;木材地板則一律用高檔質(zhì)材裝飾,精致而耐用。</p><p class="ql-block"> 整幢房屋的外墻及院墻,用的是清一色的民國初年上?!爸芨2鼻啻u,厚重結(jié)實,且歷百年不變色。總建筑面積400多平方米,建造時間約為20世紀30年代。特別的是,省廬的樓房都是中國宮殿式的屋頂,中西合璧,十分搶眼。在當時為數(shù)不多的西湖別墅中,這座別墅因其獨特的風格而領(lǐng)風氣之先,頗顯氣派。解放后一直是鐵路系統(tǒng)員工宿舍。</p> <p class="ql-block">省廬,又名竹隱廬</p> <p class="ql-block">省廬簡介</p> <p class="ql-block">講述省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銘牌和簡介</p> <p class="ql-block">省廬東南角</p> <p class="ql-block">省廬大門</p> <p class="ql-block">遠眺省廬</p> <p class="ql-block">省廬東側(cè)</p> <p class="ql-block">  牌牌上寫著,省廬的主人是晚清知名外交官王豐鎬的。他是先留洋,1906年歸國,考上舉人然后當上外交官,專職從事洋務(wù)工作的。后赴浙總辦全省警察及洋務(wù)局。1918年至1925年任北洋政府浙江交涉使、外交部浙江交涉員(即外辦主任),清朝末年,英國傳教士梅藤在杭州寶石山上大肆圈地,甚至把保俶塔、來風亭都圈了起來,引起了杭州市民的公憤。當時的“省外辦主任”王豐鎬不畏艱難、據(jù)理力爭,最后終于從帝國主義分子手中收回了被強占的土地。他辦理過收回西湖、寶石山、湖州海島、臺山、印山、拱宸橋、燕磯山等有關(guān)權(quán)益的交涉工作,令日商在杭州城內(nèi)所設(shè)店肆及在江山縣所設(shè)樟腦公司遷出和停用。</p> <p class="ql-block">外交官王豐鎬</p> <p class="ql-block">老年王豐鎬</p> <p class="ql-block">北山街和省廬</p> <p class="ql-block">  在發(fā)掘王豐鎬的生平事跡時,已有學者注意到,王豐鎬并不住在西湖北邊的葛嶺,而是居住在西湖南邊的吳山。1925年出版的《西湖快覽》說:“省廬,在寶月山中,制仿西洋,甚爽塏,為浙江交涉使王豐鎬之別業(yè)。”寶月山位于西湖南面的吳山。</p><p class="ql-block"> 當年杭州西湖旁曾經(jīng)有兩座省廬:一座是吳山、寶月山下的王豐鎬省廬;一座是葛嶺、寶石山下的陳希曾省廬</p> <p class="ql-block">杭州有二個省廬,北山街的省廬應該屬于陳希曾的</p> <p class="ql-block">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去葛嶺路口,左面為省廬</p> <p class="ql-block">  陳希曾是陳立夫、陳果夫的堂兄弟,曾經(jīng)在國民黨政府中擔任過上海市警察局長、漢口市警察局長、國民政府參軍處總務(wù)局長等職。1949年,大陸解放前夕,陳希曾追隨蔣介石去了臺灣,北山街上的省廬也就一直被鐵路局租用,成為鐵路系統(tǒng)員工宿舍。</p><p class="ql-block"> 王豐鎬,字省三,所以,他將自己的房屋命名為“省廬”,那么,陳希曾為什么也把自己的別墅叫作“省廬”呢?原來,陳希曾,字省夫,所以,他也為自己的別墅取了“省廬”的名稱。</p> <p class="ql-block">陳希曾</p> <p class="ql-block">省廬的庭園</p> <p class="ql-block">北山街的省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