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西游留出兩天時間在太原。太原這個城市很大的,兩天也不能走太多地方,去了晉祠,逛了柳巷,走了兩個公園,還有山西博物館,僅此而以。雖然談不上對太原什么了解,但還是順著足跡記錄一下,權當?shù)酱艘挥蔚挠浤睢?lt;/p> <p class="ql-block"> 我是到太原后才聽說,中國最早叫北京的城市是太原,他們說,太原別稱并州,古稱晉陽。是九朝古都,因這里曾經出過19位皇帝,所以又稱為“龍城”。是中國北方著名的軍事文化重鎮(zhèn),也是中國最重要的能源重工業(yè)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那么為什么太原曾被叫做北京呢?有人是這樣介紹的,說隋末的時候,李淵和其子李世民,從晉陽起兵,推翻大隋建立唐朝。因發(fā)跡于晉陽,也就是今天說的太原,因而被定為北都,與當時的西都長安、東都洛陽并稱為天王三京。到了公元742年,改京師為西京、東都為東京、北都為北京。唐朝時太原就是其第三大城市了,除了唐朝外,后唐、后晉、后漢也稱太原為北京,所以太原就成了最早叫做北京的地方了,那時候我們現(xiàn)在的首都北京還被稱為幽州呢。我也不去考證真假了,就當一樂。</p> <p class="ql-block"> 太原的歷史很久遠,從趙鞅(趙鞅,春秋末期晉國六卿大夫之一,戰(zhàn)國七雄之一,至晉定公時執(zhí)政晉國十七年之久。戰(zhàn)國時代趙國基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郡縣制社會改革的積極推動者,先秦法家思想的實踐者)在汾河以西筑造晉陽城開始,太原已經有2500年歷史。從三家分晉到霸府別都,從大唐的龍興之地再到五代的更迭,這座城市經歷過太多太多的歷史波瀾。今天的太原城,是在宋朝趙光義對晉陽城火燒灌水之后,重新拔地而起的一處新址。</p> <p class="ql-block"> 從出租車師傅口中得知道,太原市一是博物館多,一共有101座;二是公園多,截至目前共有439個城市公園;三中全長10公里迎澤大街和迎澤大橋,是交通動脈,也是人文景觀。四是兵工廠多等。這些都是太原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下面就讓我順著一些太原歷史故事,帶你一起走進太原。</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我就帶著大家前往雙塔公園,永祚寺及雙塔就在公園內。</p> <p class="ql-block"> 明萬歷27年,曾任山東布政司參議的傅山祖父傅霖,為了補輔太原文脈的不足,就在這里修了一座文峰塔,另外一座是釋迦塔,也叫宣文塔,是由萬歷皇帝的母親李太后命人修建,據(jù)說塔底安放有舍利,兩塔修建時間間隔9年,高度相差不大,看上去宛若一對孿生姐妹,非常的壯觀,由此形成的“雙塔凌霄”成為太原的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臨湖而建的松風閣是賞景的絕佳位置,點綴綠松,溫柔與強健便得以完美相融;塔影湖畔的墨韻閣視野開闊,亭臺樓閣與凌霄雙塔盡收眼底;長廊曲折的書畫苑似臨水照影的美人,旖旎之姿頗有詩意。</p> <p class="ql-block"> 三座漢白玉石組成的永祚橋,架在藍天碧水間,小船從下游,游人畫中走。</p> <p class="ql-block"> 每天清晨旭日東升時,永祚寺雙塔倒映在湖中,猶如兩支巨大的筆立在墨硯之中,有著十分美好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 雙塔公園以永祚寺為核心,新開發(fā)打造的一個公園,目前僅開發(fā)一定區(qū)域,應該還在建設之中。公園的游人不是很多,但環(huán)境很美,是休閑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 從雙塔公園出來,打車前往迎澤公園。迎澤公園北臨迎澤大街處全面開放,不設圍墻,僅留迎澤北門為標志性建筑,其余三面共設偏東門、東門、南門、偏西門和西門五個大門。</p> <p class="ql-block"> 我從東門進入,與東門相對的,就是一個園中之館——太原晉商會館。院內建有戲臺、碑亭、石牌樓、獻殿及大殿等建筑。漫步館內,其中的一磚一瓦一石一木,無不滲透著中華文化的風采與精髓,承載著晉商的文化思想。</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會館已經成為太原市黨史館了,用身份證可以進去參觀。在晉商會館的北面,是迎澤公園標志性建筑藏經樓,它層臺聳翠、飛閣流丹。</p> <p class="ql-block"> 迎澤公園藏經樓,原名藏經閣,是太谷縣資福寺的重要建筑之一。這座樓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價值。在1961年,這座樓閣被遷移到了現(xiàn)在的位置——迎澤公園內。</p> <p class="ql-block"> 公園內水域面積占比三分之一,湖中有一湖心島,湖心島,是由人工堆砌而成,如一葉扁舟。島上有亭,與玉帶橋遙相呼應。水面波光凌凌,雖沒有杭州西湖那般美麗,但也是風景優(yōu)美,使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 從湖上望去,迎澤公園周邊建立了許許多多的高樓大廈,藍天白月下,格外的壯觀。</p> <p class="ql-block"> 一座公園,就是一個北方園林建筑的博物館,做工考究,各有特色,獨自成景。</p> <p class="ql-block"> 迎澤公園,集滿城鐘愛于一身,全園建筑布局主從有序、錯落有致,空間劃分多樣,各建筑景觀節(jié)點通過游廊、園路、汀步、小橋等相互連接貫通,置身其中能體會到北方園林的厚重古樸氛圍,又可感受到江南水鄉(xiāng)的靈秀藝匠之氣。</p> <p class="ql-block"> 園內塔有韻味,橋有詩意,湖有情趣,既有北方公園的靈巧宏闊,又有南方園林的精致秀麗,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 從迎澤公園出來,直接到柳巷鐘樓街,鐘樓街的得名,源于一座建于明代的鐘樓。</p> <p class="ql-block"> 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其第三子朱棡為晉王,洪武十一年就藩山西太原。在就藩之前,朱棡的老丈人謝成奉命擴建太原城,將太原的東城墻由今天的柳巷一帶東移至建設路一帶。在原東門正街的東頭建了鐘樓,并將東門正街的東段改名為鐘樓街。</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鐘樓街以打造“三晉文化和現(xiàn)代消費相融合的國際名街”為定位,經過近幾年的持續(xù)打造,一條歷經千年的民國風老街,有望成為華北第一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 新設的“跟著悟空游山西”沉浸式文創(chuàng)空間,通過代表山西文化的彩塑壁畫藝術品等系列文創(chuàng)產品等,吸引各地旅客前來打卡。</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我前往山西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到山西旅游,最好的打開方式是從省博來開篇,打開三晉之大門,認識一座城,最佳的方式就是去逛逛他的博物館,他如一個家庭的客廳,進屋一看家底就有了大概的了解。據(jù)說,山西博物館從夏商到明清,沒有斷層,文物鏈完整,全國就他做到了。</p> <p class="ql-block"> 但同時,山西博物館又是全國最被忽視的博物館,雖然這里一級文物比陜西博物館還要多,2024年山西旅游熱度上升,但從官方統(tǒng)計的流量來看,山西博物院的流量還是只有秦始皇陵的四分之一,甚至比本省的大同博物館還要低。</p> <p class="ql-block"> 在整個中國,所有的省級博物館中,只有山西省是因為地理的原因,擁有“民族熔爐”這樣一個展廳,這個展廳的 藏品,見證了對整個中國的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歷史事件,展廳的結束語就四個字:“走向大唐”!民族熔爐的結果就是為中國后來盛唐的開啟奠定了幾乎所有的條件,物質和精神上的一切都在這一時期民族融合中產生,包括政治制度、治國理念、軍事制度等方方面面,都能在這個時代找到他的源頭。</p> <p class="ql-block"> 他究竟有什么好東西,請跟我來。</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上過央視的國寶,也是山西省博的鎮(zhèn)館之寶——晉侯鳥尊。</p> <p class="ql-block"> 晉侯鳥尊出土于天馬–曲村晉文化遺址中的晉侯墓,年代為西周中期偏早。這件青銅器見證了第一代晉侯燮父開國之初的功業(yè),燮父去世后,這件宗廟重器隨葬,陪伴燮父長眠地下三千年。</p> <p class="ql-block"> 晉侯鳥尊是第一代晉侯燮父祭祀祖先用的祭祀器物,它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填補了晉國早期編年史的空白,被譽為二十世紀百項考古重大發(fā)現(xiàn)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下面這個東西非??蓯?,象憤怒的小鳥,其實他是一個國寶,叫鸮卣。</p> <p class="ql-block"> 鸮卣乃商代晚期青銅酒器之佳品。此物造型獨特,兩只貓頭鷹背靠背而成,鸮為古代對貓頭鷹類鳥的統(tǒng)稱,卣則是一種酒器,故合稱“貓頭鷹形酒器”。</p> <p class="ql-block"> 這個是龍形觥。</p> <p class="ql-block"> 1959年,山西省石樓縣桃花者村出土一件青銅器,這件器形獨特、紋飾奇絕的青銅器,宛如一艘停泊在水波里的龍舟,被學界命名為"龍形觥"。龍形觥獨特的造型與花紋裝飾,與同時期典型的中原文化風格相區(qū)別,龍形觥所屬的山西省石樓縣桃花者村遺址就是商代晚期方國文化系列。</p> <p class="ql-block"> 這個是石雕帳座?,F(xiàn)山西省博物院與大同市博物館各存兩件。2019年1月,司馬金龍墓石雕帳座獲評山西省博物院十大鎮(zhèn)館之寶。</p> <p class="ql-block"> 這個是西漢彩繪雁魚銅燈。燈由銜魚的雁首、雁身、兩片燈罩及帶曲鋬的燈盤四部分組成,可拆卸。雁身為兩范合鑄,兩腿分鑄后焊接。</p> <p class="ql-block"> 通體彩繪紅、白二色。兩燈罩可自由轉動,能調節(jié)燈光照射方向和防御來風。雁腹內可盛清水,燈煙經雁頸溶入水中,可減少油煙污染。構思精巧別致,是漢代燈具中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西周晉侯蘇鐘,舊稱晉侯穌鐘,1992年出土于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8號墓,后分別藏于上海博物館、山西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 西周晉侯蘇鐘共16件,可分為兩組,每組8件,大小相次,排編成兩列音階與音律相諧和的編鐘。有銘文355字,首尾相連刻鑿在16件鐘上。銘文敘述了周厲王三十三年,周厲王親征東國、南國。西周晉侯蘇鐘銘文記載的這場戰(zhàn)爭,史籍中無從查考,對研究西周歷史和晉國歷史極為重要。此外銘文中多種記時歷日對西周的斷代研究也有重要價值。</p> <p class="ql-block"> 2002年,西周晉侯蘇鐘被被國家文物局列為《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山西省博文物故事很多,你有機會一定來看看喲。</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太原,制造業(yè)集群快速崛起,文旅深度融合、快速發(fā)展,“數(shù)智”轉型加速,正在改革路上加快發(fā)展的,祝愿太原越來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