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陣陣北風帶著濃濃的冬意把銀杏的葉子剛剛染黃,我們便整裝待發(fā),再次踏上了冬季的“研”途,尋找再一次的花開……</p> <p class="ql-block"> 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評課,是成長的“催化劑”。在教學的四季更迭里,為拔節(jié)師生成長的新高度,我校誠意邀請到魏澤英老師(原西安市教科所語文教研員)帶領語文組教師學習“新課標”,開啟深度聽評課之旅。此刻,粉筆暫歇,思維滾燙,一場專業(yè)與實踐深度交融、答疑與灼見傾囊相授的教學研討拉開大幕……</p> <p class="ql-block"> 二一班武青柔老師在執(zhí)教《八角樓上》時采用情境教學法,通過講述歷史背景、展示八角樓及當時環(huán)境的圖片,將學生帶入到那個艱苦的革命年代,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和人物情感。她課堂上層層遞進地設計問題,從初讀課文時對基本信息的提問,到精讀時對人物描寫詞句的深入探究,在不斷地引導和提問中,提高了孩子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p> <p class="ql-block"> 二二班劉丹老師在執(zhí)教《坐井觀天》時,采用隨文識字、結合圖片識字、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語境識字等方法,幫助學生將識記字形、弄懂詞義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形象、有趣的識字過程中掌握生字和理解詞語。再借助文中插圖,引導學生理解文中的句子,由于小鳥和青蛙的不同位置,眼界不同,所以看法也不同,從讓學生理解深入理解對話意思。</p> <p class="ql-block"> 二三班賈恒老師在執(zhí)教《劉胡蘭》這篇課文中充分利用視頻、圖片等信息讓孩子了解那段歷史以及劉胡蘭的成長經(jīng)歷。為學生理解課文作了情感鋪墊,把握住了本課的情感基調,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另外以多種形式的讀文方式,以讀促情,讓孩子們在朗讀中感悟劉胡蘭堅定的革命意志,視死如歸的革命情懷。</p> <p class="ql-block"> 二四班李憲璽老師在執(zhí)教《葡萄溝》時,通過播放葡萄溝的視頻短片展示葡萄溝的美景與豐收景象,激發(fā)了學生對葡萄溝的喜愛與向往之情。再以多種形式的朗讀、講解,讓學生了解葡萄的生長特點及葡萄干的制作過程,從而對文本內容有了清晰認知。在小組合作討論葡萄溝盛產(chǎn)優(yōu)質葡萄的原因等問題時,學生們各抒己見,有效鍛煉了自主學習與合作能力。</p> <p class="ql-block"> 三一班劉曉冬老師在講《富饒的西沙群島》的過程中,以“讀”貫穿始終。通過多種朗讀方式,使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句段之意,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同時多媒體的適時運用,將抽象的文字直觀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突破重難點,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p> <p class="ql-block"> 三二班方雪老師在講《大自然的聲音》過程中,以文本為載體,借助多樣的教學手法,調動學生的感官,將文字與生活經(jīng)驗相勾連,逐步在富有層次的環(huán)節(jié)引導中使學生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去關注更為豐富的事物及其細微之處,使學生思維得到突破,多種方式的朗讀引導,讓學生加深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和理解。</p> <p class="ql-block"> 三三班高敏宏老師在執(zhí)教《搭船的鳥》一課時,能直指本單元語文要素,適時創(chuàng)設的單元學習情境,保持作品情境與學習情境的協(xié)調,使學生在觀察中感受繽紛世界的美好,體驗到觀察的好處與樂趣,從而學會把生活中觀察到的印象深刻的事物或者場景寫下來。不僅能使學習內容與真實生活融為一體,也使單元目標、任務等設計更加自然和諧。</p> <p class="ql-block"> 每節(jié)課后,魏老師都會從多個維度對其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分析評價,并提出寶貴的意見。老師們一起探討交流、觀點碰撞,紛紛表達自己的想法感悟,營造了濃厚的教研氛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堂課,一次點評,讓我們看到了“教學評一致性”下的課堂研究的價值所在,也讓我們更加明確了教育教研的方向和目標,讓我們和學生一起做個生活的有心人。當然,風正潮平,自當揚帆起航;任重道遠,更需策馬揚鞭。相信我們全組老師將在今后的教研中,不斷沉淀自我,同心齊研,向學而教;相信冬意漸濃的時候,“研”途的花依舊盛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