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景山公園是俯瞰故宮全景與北京中軸線的最佳觀賞區(qū),南與紫禁城的神武門隔街相望,西鄰北海公園,為元、明、清三代的皇宮后苑。</p><p class="ql-block"> 在故宮神武門遠攝景山南門,又叫萬歲門,為景山正門口。</p> <p class="ql-block"> 遠眺景山公園萬春亭。</p> <p class="ql-block"> 景山公園西門。</p> <p class="ql-block">? 綺望樓位于景山前山腳下,正對景山南門,明代這里曾建有一座五開間的大殿,稱為山前殿。清代康熙皇帝曾在此宴請各地來京朝賀的文武官員、各部落首領(lǐng)、公使。到了1750年,乾隆皇帝命人拆除山前殿,在原址上興建了綺望樓,作為清代官學(xué)堂學(xué)生祭拜孔子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 綿禧殿牌坊。</p> <p class="ql-block"> 綿禧殿以其黃琉璃瓦歇山頂和和璽彩畫而聞名,前廊設(shè)施齊全,每一處都盡顯著典雅宏偉之美。</p> <p class="ql-block"> 站在景山公園之巔欣賞故宮全貌。</p> <p class="ql-block"> 站在景山公園的萬春亭,可以俯瞰景山壽皇殿建筑群宏偉壯觀。</p> <p class="ql-block"> 景山公景之巔的五座亭子從東到西依次為周賞亭、觀妙亭、萬春亭、輯芳亭和富覽亭?。這些亭子在景山的東西向山脊上排列有序,雖然高低、色調(diào)和造型有所不同,但整體排列錯落有致。</p><p class="ql-block"> 周賞亭位于景山東側(cè),是上山后見到的第一座亭子,掩映在白皮松的樹林中,為重檐攢尖的圓形古亭。 </p> <p class="ql-block"> 觀妙亭的建筑形式和彩繪與周賞亭完全相同,其屋頂覆蓋著翡翠綠琉璃瓦,邊緣剪邊為黃琉璃瓦?。</p> <p class="ql-block"> 萬春亭是景山最高點的標(biāo)志性建筑,從這里可以俯瞰整個故宮的壯麗景色,是北京城的絕佳取景點。</p> <p class="ql-block"> 景山頂上的輯芳亭。</p> <p class="ql-block"> 景山公園之巔五亭之一的富覽亭。</p> <p class="ql-block"> 觀德殿始建于萬歷二十八年,建筑群為四進院落,占地面積6075.96平方米,包括正殿、兩側(cè)配殿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 景山公園東門秋色美。</p> <p class="ql-block"> 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因北京游行程緊張,本沒有擬入行程要進入的。但為了能免排長隊入故宮,途經(jīng)文化宮到故宮東華門,順利到達故宮午門。因此,只能途經(jīng)少部份文化宮景點,且去時太廟因維修沒開放,著名的文化宮景點去不了 ,實屬遺憾!</p> <p class="ql-block"> 勞動人民文化宮位于北京天安門東側(cè),曾是明、清兩代皇室家廟,舊稱太廟。是封建王朝皇室供奉祖宗牌位、年節(jié)大典祭祀先人的地方,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一早,文化宮游人稀少,且都是如我們一樣尋捷徑經(jīng)文化宮到故宮的腳步匆匆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途經(jīng)不知名的宮殿,宮門緊閉。</p> <p class="ql-block"> 從一個小門進入大殿廣場,但圍蔽施工不準(zhǔn)入殿,只拍了外景。</p> <p class="ql-block"> 角樓。</p> <p class="ql-block"> 遇到故宮護衛(wèi)隊在早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