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和李老師相識,得于乒乓球。那是兩年前的一個早上,我閑來無事便帶著球拍去廣場打球。</p><p class="ql-block">廣場上打球的人很多,已經(jīng)沒有案子。我在旁邊的凳子上坐了一會,打算出去轉(zhuǎn)轉(zhuǎn),這時,一個人不打了,讓我上去打。我的對面就是李老師。當時李老師精神矍鑠,笑呵呵的,咋看也不像近七八十歲的老人。</p><p class="ql-block">李老師的乒乓球打的極好,無論是進攻還是接發(fā)球,板板有力,充滿殺氣。尤其是他的長球,弧線刁鉆,角度大,讓我望塵莫及。我們都知道乒乓球要想打得好,腳下功夫少不了,要不怎么說步伐是乒乓球的靈魂。李老師不僅手上功夫了得,步伐移動也快,許多加了力,加了旋轉(zhuǎn)的大角度球,李老師總能憑借準確的預(yù)判,靈活的步伐,手腕的變化,輕而易舉接住。而李老師很隨意打過來的球,我卻很少能接住,不是栽網(wǎng),就是接的早了,要么打飛了。見此,李老師指出我動作中存在的問題,耐心的講解動作的要點,并對我的錯誤動作進行針對性練習。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的球技有了提高。</p><p class="ql-block">李老師不僅乒乓球打得好,他的毛筆字也是極好的,在澠池乃至三門峽地區(qū)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他的字,筆畫鋒利,遒勁有力,人見人愛。當然,這與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勤學(xué)苦練分不開。他的書房掛滿了字。墻上掛著裱好的字,桌上、地上放著沒裱的字和剛剛寫好、墨汁還未干的字。當?shù)卦S多人向他索要,李老師毫不吝嗇,一一回復(fù)。</p><p class="ql-block">李老師不僅字寫得好,文筆也很棒。他是市作協(xié)的一員。文章經(jīng)常被一些自媒體采用,而且閱讀量很高,點贊評論的人也很多。有的甚至在省級刊物刊登。是我縣我市寫作中的優(yōu)秀者,為宣傳仰韶文化讓澠池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貢獻。</p><p class="ql-block">李老師善于幫助他人,得知我愛好文學(xué),沒事好在紙上涂涂畫畫。李老師就送我書,給我講有關(guān)寫作的知識,親自給我批改作文,指出文中欠缺不足之處,教我怎樣去修改,大到段落句子,小到標點符號,一個也不放過。李老師的指導(dǎo)讓我明白好文章都是寫出來,改出來的,寫作不能怕麻煩,不怕改,就怕不動筆。</p><p class="ql-block">這就是李老師,一個退休后依然筆耕不輟、樂于幫助他人的李老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