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去廣州深圳旅游是臨時決定的。我和老公及朋友們打算跟著我們附近的一旅行社去珠港澳玩。后來發(fā)現(xiàn)我們?nèi)ジ郯牡幕疖囀窃谏钲跂|下車的,于是大家商量著我們提前去幾天,把廣州和深圳先玩了,然后和胡導帶隊的一幫人匯合去港澳。</p> <p class="ql-block"> 一旦決定了這個行程,楓丹白露這個組織者就開始做廣州深圳的攻略,確實了線路,然后定酒店。萬事俱備,只等出發(fā)了。</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5日早上,我們約好了出租車去唐山火車站上車。</p> <p class="ql-block"> 這不,6點多我們在候車室集合了,6點40分左右上了哈爾濱西至廣州的火車,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疖嚰巴緩降恼军c都留下了美好回憶!6號早上八點多下火車,直達我們事先定好的廣州V酒店,然后辦理入住手續(xù)。</p> <p class="ql-block"> 到了廣州溫度一下子變得像春天的溫度,換好衣服,我們直奔廣州的第一個地點:大佛寺。</p> <p class="ql-block"> 廣州街景。</p> <p class="ql-block"> 大佛寺,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惠福東路惠新中街21號。大佛寺始建于南漢時期(917~971年),初名為新藏寺,元朝在原寺舊址重建殿宇,易名福田庵,明代再度大規(guī)模擴建,更名為龍藏寺,從此奠定了廣州佛教“五大叢林”之一的地位,后因歷史原因,致使佛寺僅存大雄寶殿一座,其余殿堂均變?yōu)槊窬印?996年,自耀智法師受命出任住持以來,經(jīng)多方協(xié)調(diào),大佛寺重修并逐漸興盛。</p><p class="ql-block"> 大佛寺因在大雄寶殿正中供奉三尊以黃銅精鑄高6米、重10噸大佛像而得名。包含毗盧殿、禪堂、功德堂、念佛堂、方丈室、圖書館、佛教展覽廳、素食館等多功能、現(xiàn)代化的佛教文化綜合大樓,以及觀音殿、地藏殿、鐘鼓樓、天王殿、山門等殿堂,建筑面積共30000余平方米,與寺院鼎盛時相近,成為集禮佛、禪修、觀光、休閑于一體的佛教寺院。</p> <p class="ql-block"> 在大佛寺祈福后,我們乘地鐵去廣州永慶坊。</p> <p class="ql-block"> 街上有一個小院,感覺風景不錯,就進去看了看。</p> <p class="ql-block"> 永慶坊,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qū)西關核心區(qū),面積約76萬平方米,是一個集旅游、文化、娛樂、社交等功能于一體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也是融匯了人文古建、傳統(tǒng)藝術、國際休閑、時尚潮流的廣州核心歷史文化街區(qū)。廣州市西關永慶坊旅游區(qū)主體有兩大核心片區(qū):北部的荔枝灣片區(qū)和南部的恩寧路(永慶坊、粵劇藝術博物館)片區(qū),景區(qū)所在為5處相連成的歷史文化街區(qū),即:逢源大街—荔灣源、昌華大街、恩寧路、多寶路、寶源路歷史文化街區(qū),匯聚了西關風情、騎樓建筑、嶺南曲藝,是較具嶺南文化風味的地方之一。作為較具廣州都市人文底蘊的西關舊址,廣州市西關永慶坊旅游區(qū)有廣州保存最為完整的騎樓建筑群和中西合璧風格的民國建筑,具有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是廣州致力打造具有歷史文化傳承和當代都市生活融合的中國新時期城市有機更新的標桿。2020年8月22日,廣州西關永慶坊正式掛牌成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所到之處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此時演員們正在進行粵劇表演</p> <p class="ql-block"> 繼續(xù)逛永慶坊</p> <p class="ql-block"> 布蘭兔</p> <p class="ql-block"> 鄉(xiāng)愁廣場</p> <p class="ql-block"> 李小龍祖居也在這里。我們就進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 李小龍祖居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qū)多寶街恩寧社區(qū)恩寧路永慶一巷13號,建于中華民國,坐西南朝東北,為一正一偏三進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總面寬8.5米,總進深19米,總占地面積161.5平方米。該建筑具西關大屋建筑風格,硬山頂,青磚石腳,石門夾,內(nèi)部間隔前廳后房,設雕花大梁,彩色雕花玻璃屏風各房間隔。該建筑原為武打明星李小龍祖居,即其父李海泉舊居,后李海泉移居香港,此屋租賃,1968年“文革”起由房管站出租,1978年,李海泉后人取回產(chǎn)權(quán),改為房管站托管,2005年重修,現(xiàn)空置。并被圍閉于西關培正小學校圍墻內(nèi)。該址對研究名人舊居具有一定價值。李小龍祖居整體結(jié)構(gòu)仍保存,室內(nèi)大部分構(gòu)件已不存。瓦面及墻磚有風化。房屋已成危房。2018年重新修繕升級,2019年4月免費開放。2018年12月,李小龍祖居啟動修繕升級,經(jīng)過三個多月的努力,李小龍祖居特展終于完成,不僅重現(xiàn)了李小龍祖居的生活場景,還通過13個主題篇章和3處過渡空間,再次點亮了他的傳奇人生片段。</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永慶坊東湖酒樓吃正宗的粵菜。</p> <p class="ql-block"> 下午逛北京路。</p> <p class="ql-block"> 聽女兒說廣州的糖水好吃,正好看見了仁信老鋪的雙皮奶,我們就進去了,這是源于順德,百年傳承的老店,我們每人吃了20元一碗的百合紅豆的雙皮奶,真好吃??</p> <p class="ql-block"> 之后乘地鐵去看廣州塔。</p> <p class="ql-block"> 廣州塔(英語:Canton Tower),又稱廣州新電視塔,昵稱小蠻腰,位于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藝洲島)赤崗塔附近,距離珠江南岸125米,與珠江新城、花城廣場、海心沙島隔江相望。廣州塔塔身主體高454米,天線桅桿高146米,總高度600米,是中國第一高塔,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廣州塔是廣州市的地標工程,電視塔可抵御8級地震、12級臺風,設計使用年限超過100年,廣州塔塔身168~334.4米處設有“蜘蛛俠棧道”,是世界最高最長的空中漫步云梯。塔身422.8米處設有旋轉(zhuǎn)餐廳,是世界最高的旋轉(zhuǎn)餐廳。塔身頂部450~454米處設有摩天輪,是世界最高摩天輪,天線桅桿455~485米處設有“極速云霄”速降游樂項目,是世界最高的垂直速降游樂項目。</p><p class="ql-block"> 廣州塔總建筑面積114054平方米,2009年9月竣工,2010年9月30日正式對外開放,2010年10月1日正式公開售票接待游客。廣州塔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詹天佑獎、魯班獎、中國建筑結(jié)構(gòu)金獎、菲迪克百年重大建筑項目杰出獎等獎項。</p> <p class="ql-block"> 聽附近的游客們說站在珠江橋上可看到廣州塔全景,于是我們就去珠江邊看看。</p> <p class="ql-block"> 從不同的角度照廣州塔。</p> <p class="ql-block"> 珠江流域風景</p> <p class="ql-block"> 傍晚的珠江碼頭,游船在水中漂蕩,周圍的建筑群在燈光的照射下,美麗極了。</p> <p class="ql-block"> 此時的廣州塔五顏六色,燈光撲朔迷離,漂亮之至!</p> <p class="ql-block"> 乘地鐵回北京路,看大佛古寺夜景。此時的北京路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在北京路上吃了當?shù)匦〕?,味道不錯??</p> <p class="ql-block"> 7號早上在所住的廣州V公寓的窗戶旁留影,記錄一下。</p> <p class="ql-block"> 上午去廣州圣心大教堂。廣州圣心大教堂,又稱之為“石室”,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qū)一德路舊部前56號,建筑面積2754平方米,東西寬35米,南北長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教堂造型挺拔,內(nèi)部空間深遠,細部做工精美,高聳的塔樓,巨型的柱束,屋頂?shù)募夤耙约盎ù皺糇罹咛厣菛|南亞唯一一座用花崗巖石砌成、保存比較完整的“哥特式”大教堂,是全球四座全石結(jié)構(gòu)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建筑價值和藝術價值。1996年11月20日,廣州圣心大教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教堂外風景</p> <p class="ql-block"> 離開圣心大教堂,去廣州沙面島。</p> <p class="ql-block"> 廣州市沙面·西堤旅游區(qū),位于廣東省廣州市市區(qū)西南部,沙面別名“拾翠洲”,南瀕珠江白鵝潭,北隔沙基涌,東西長約862米,南北寬約287米,面積為0.3平方千米。沙面曾是廣州的重要商埠,島內(nèi)設立過多個國家領事館,是廣州最具異國情調(diào)的歐洲建筑群,被稱為“露天博物館”。1859年前,沙面島多為漁民聚居,是國內(nèi)外通商及抵御外敵的要地,1859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沙面正式開展租界建設,成為一個獨立封閉的地方,1861年,沙面相繼淪為英法兩大勢力租界。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沙面租界內(nèi)形成較完整的建筑街區(qū)。1941年末,汪偽政府接管沙面英法租界,至1946年,沙面正式成為廣州市轄區(qū)。1959年,周總理視察沙面,指示保護沙面的重要性。沙面屬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島內(nèi)有古樹名木共137棵。沙面整體呈現(xiàn)“三橫五縱”格局,建筑風格以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等為主,景區(qū)內(nèi)主要景點有海關館舍舊址、廣東外事博物館等。西堤曾是廣州最著名、最繁華的商業(yè)區(qū),匯聚了粵海關博物館、郵政博物館、南方大廈、塔影樓等著名歷史文物保護建筑,見證了廣州商貿(mào)發(fā)展歷程和革命歷程。</p><p class="ql-block"> 1992年,沙面被廣州市政府確定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區(qū)。2000年,沙面歷史文化街區(qū)被廣州市政府公布為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區(qū)。2020年4月,沙面歷史文化街區(qū)被評為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qū)。2022年1月22日,廣州市沙面·西堤旅游區(qū)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進入沙面島,我們就被沿途的風景吸引著。路的兩邊都是大樹,樹枝彎彎曲曲的,與別處的樹有很大的區(qū)別,我們邊走邊拍,沙面島上留下了我們來過的印跡。</p> <p class="ql-block"> 沙面會堂。</p> <p class="ql-block"> 到沙面島的海邊看看。只見周圍的人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我們則是被周圍的熱帶植物所吸引。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 離開沙面島乘地鐵去陳家祠。</p> <p class="ql-block"> 廣州沿街風景隨拍。</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食為先啫啫煲”飯店吃廣東美食。</p> <p class="ql-block"> 下午參觀陳家祠。</p> <p class="ql-block"> 陳家祠堂,又稱“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于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七路。陳氏書院籌建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落成,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達8000平方米,是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廣府傳統(tǒng)建筑之一,也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較大、保存最完好、裝飾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被譽為“嶺南建筑藝術的明珠”,陳家祠堂是廣州市的文化旅游景點,也是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所在地。陳家祠堂建筑結(jié)構(gòu)可分為三軸、三進,共有九座廳堂和六個院落。陳家祠堂集嶺南建筑工藝裝飾之大成,幾乎全部堂、院、廊、廳、門、窗、欄、壁、屋脊、架梁都展示了嶺南建筑的“三雕二塑一鑄一畫”即木雕、磚雕、石雕、陶塑、灰塑、銅鐵鑄及彩繪壁畫等建筑裝飾的高超技藝。1988年,陳家祠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評為“新世紀羊城八景”之一;2008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2022年3月,陳家祠堂入選廣州市文明旅游示范單位(第一批)。</p> <p class="ql-block"> 灰塑是珠江三角洲一帶傳統(tǒng)建筑中廣泛運用的一種建筑裝飾藝術,是存留的古建筑中,以廣州陳家祠堂、佛山祖廟、三水胥江祖廟、悅城龍母祖廟等處的灰塑較為出色,陳氏書院灰塑累計總長2562米,總面積約2448平方米,規(guī)模之大為嶺南之冠。并且構(gòu)思精巧細膩,別致大方。以陳家祠堂的門廳及倒座房垂脊上的一對灰塑工藝獨角獅為例,頭部的“濃墨重彩”,獅身的簡單處理,頭身與鬢毛相互連接,主次分明。</p> <p class="ql-block"> 聚賢堂位于陳家祠主體建筑的中心,作為建筑的中進主殿,聚賢堂是建筑群中最大、最深的建筑。堂宇軒昂,庭院寬敞。梁架雕鏤精細,堂中橫列的巨大屏風。屋頂上的陶塑瓦脊長27米,全高4.2米,是清代廣東石灣陶塑商號文如璧的作品,是已知嶺南祠堂建筑中最大、最為繁復的脊飾。堂前有白石露臺,石雕欄桿嵌以鐵鑄的花卉等圖幅。</p> <p class="ql-block"> 在這里我們花了138元租了一個講解,給我們講陳家祠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木雕在陳家祠堂是數(shù)量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一種建筑裝飾。木雕業(yè)在明代逐步趨于繁盛,隨著硬木(俗稱紅木)家具的發(fā)展而成長,為嶺南傳統(tǒng)手工藝的一種。陳氏書院室內(nèi)的屏門擋中、龕罩、花罩、梁架、坨墩、斗拱、檐板、雀替等,廣泛采用了木雕裝飾。這些木構(gòu)件集實用與裝飾功能于一體,用料龐大優(yōu)質(zhì),雕工精細考究,內(nèi)容包羅萬象,圖案繁縟[rù]富麗,充分顯示了當時的木雕工藝水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胡同外拍照片,視頻。后去平安堂喝涼茶。我們把涼茶當成了糖水,味苦但去火。來廣州了,就得嘗嘗廣州的涼茶。</p> <p class="ql-block"> 8日。上午我們步行去廣州中山紀念堂。</p> <p class="ql-block"> 街景隨拍。</p> <p class="ql-block"> 8點45分左右到達中山紀念堂大門口。</p> <p class="ql-block"> 中山紀念堂,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qū)東風中路299號,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集資興建的。民國十八年(1929年)動工,民國二十年(1931年)竣工。中山紀念堂坐落于孫中山先生當年的總統(tǒng)府舊址上,總占地面積為6.3公頃。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廣州最具標志性的建筑物之一,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風格與西方建筑結(jié)構(gòu)完美結(jié)合的典范。主體建筑占地1.2萬平方米,高52米,是一座八角形古宮殿式建筑。它采用鋼桁架和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由前后左右四個宮殿式重檐歇山抱廈建筑組成。堂頂鑲蓋寶藍色的琉璃瓦,瓦面分高低四層,層層飛檐出卷。大堂內(nèi)跨度達71米的建筑空間內(nèi)不設一柱,氣勢恢宏,富麗堂皇。2001年6月25日,中山紀念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2年10月25日起,廣州中山紀念堂主體建筑、歷史陳列館暫停對外開放。2023年7月,廣州中山紀念堂將啟動25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修繕工作,旨在徹底解決中山紀念堂的屋面存在的“種種癥狀”,對癥治療,保障文物建筑安全。2024年7月26日,中山紀念堂屋面修繕工程竣工。</p> <p class="ql-block"> 堂外三面為寬闊石階,正門石階前有一座白色花崗石臺基,基座上立著青銅色孫中山全身像,兩旁植翠柏鮮花。像前廣場開闊,綠草如茵,一對花崗巖雕成的云鶴華表,聳立其中,顯得格外雄偉和莊嚴;四周紅棉高屹,綠榕成蔭,寧靜又肅穆。廣場前是圓拱門歇山頂藍琉璃瓦的門坊。整個中山紀念堂占地6公頃。</p> <p class="ql-block"> 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宏偉、壯麗的八角形宮殿式建筑。整座建筑面積約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后左右四個宮殿式重檐歇山抱廈建筑組成,就像四層卷疊的龍脊,組成一個整體,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攢尖式屋頂。重檐歇山頂?shù)闹醒?,高懸著一塊藍底紅邊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4個大字,雄渾有力。正面檐下,內(nèi)外各八根大可三人合圍的朱色水磨大石柱,拱托著彩繪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梁和拼花圖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細。那五盞巨大的長方形掛重穗嵌玻璃青銅大吊燈,懸在高大的走廊半空,映著鏤花丹門,襯托得殿堂越發(fā)的富麗堂皇,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 按約定的時間進館內(nèi)參觀。在館內(nèi)聽工作人員講解中山紀念堂的歷史等。</p> <p class="ql-block"> 紀念堂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異常堅固,全部用鋼架和鋼筋混凝土構(gòu)成,大堂內(nèi)空間極大,舞臺前上、下兩層有4729個席位,而中無一柱遮擋,全由隱蔽在墻壁間的八根大柱支撐,堪稱建筑藝術之杰作。堂內(nèi)采光通透,裝飾丹彩瑰麗,金碧輝煌,并有11個門口,進出方便。舞臺寬闊,可作大型會議和藝術演出。</p> <p class="ql-block"> 在紀念堂大廳里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上午10點半左右離開中山紀念堂,前往越秀公園。</p> <p class="ql-block"> 越秀公園是廣東省廣州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越秀公園主體越秀山以西漢時南越王趙佗曾在山上建“朝漢臺”而得名。是廣州客家山歌、詠春拳、越秀山故事等非遺項目的重要傳承傳播陣地。</p> <p class="ql-block"> 沿著一級一級的石梯向上爬,我們看到了孫中山讀書治事處紀念碑和一個上面刻有總理遺囑的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 沿著公園前行,前面有一個廣州博物館,只在門口照了張照片,沒進去看。</p> <p class="ql-block"> 園內(nèi)自然環(huán)境得天獨厚,園中植物種類多樣。走在公園內(nèi),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 聽說前面有一個五羊石像不錯,我們就朝著這個方向前進。五羊石像屹立在公園的木殼崗上,是廣州市重點保護文物,它建于1959年,由尹積昌、陳本宗、孔丘傳3位雕塑家創(chuàng)作。整座石像用130塊花崗石雕刻而成,高10余米,體積為53立方米,這座雕塑,被視為羊城的標志。</p> <p class="ql-block"> 遠遠望去,五羊石像清晰可見。</p> <p class="ql-block"> 在五羊石像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離開越秀公園。</p> <p class="ql-block"> 中午離開廣州V公寓,在公寓前臺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下午去廣州火車站,乘火車前往深圳。</p> <p class="ql-block"> 深圳,這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的城市,我們突然間來到這里,感覺像夢一般,這個神奇般的城市,在我的心里一直都充滿向往,今天來到這里確實有點激動!當天晩上,我們在所住的泓潤酒店附近吃特區(qū)的美食!美味佳肴讓人對這個城市充滿迷戀!</p> <p class="ql-block"> 9日。按照我們的計劃,今天是去中英街。</p> <p class="ql-block"> 上午,我們乘公交車去了中英街。</p> <p class="ql-block"> 中英街,位于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qū)沙頭角街道與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北區(qū)交界處,背靠梧桐山,南臨大鵬灣,由梧桐山流向大鵬灣的小河河床淤積成,原名“鷺鶿徑”,長約250米,寬約3—4米,深圳香港各占一半,街心以“界碑石”為界,與香港一街相處,需辦理通行證才能進入“中英街”,故“中英街”被稱作特區(qū)中的“特區(qū)”。</p> <p class="ql-block"> 中英街有步行街、環(huán)城路、海傍街、橫頭街、碧海路等5條街道與道路,主要建筑有入口廣場、入口處建筑、騎樓、街道轉(zhuǎn)角處建筑、轉(zhuǎn)角廣場、榕樹林蔭道、回歸廣場、天后宮廣場、濱海觀景道、中英街標志塔公園、海濱綠水長廊和中英街雕塑墻,街邊商店林立,體現(xiàn)出“一街兩制”的歷史景觀和文化風情。中英街擁有同根同源的深港共生文化、英杰薈萃的百年抗爭文化和源遠流長的客家傳統(tǒng)文化,獨具特色、交相輝映,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中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2012年6月8日,中英街被國家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2004年,中英街被評為“深圳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去中英博物館里參觀。</p> <p class="ql-block"> 逛完中英博物館,我們沿著街道走走,之后又來到海邊看看。</p> <p class="ql-block"> 中午離開中英街,乘地鐵逛萬象天地。這個商場是真高檔,衣服鞋帽之類的東西太貴了,是咱們普通老百姓消費不起的商場,所以我們是歡喜而來,失望而去。</p> <p class="ql-block"> 為了第二天和從唐山來深圳東的驢友們匯合不耽誤時間,我和老公去深圳東火車站查看地形,在深圳東火車站留念,之后吃深圳美食!</p> <p class="ql-block"> 分享一下廣州和深圳的部分美食。</p> <p class="ql-block"> 從11月5日離開唐山到9日,5天的時間,我們乘火車從大東北來到祖國的東南,來到了經(jīng)濟之窗的廣州、深圳,逛了廣州有名的大佛寺,永慶坊、北京路、廣州塔,沙面島、陳家祠,中山紀念堂,越秀公園,參觀了中英街等深圳著名景點,所到之處,觀景的同時又品嘗美食,享受到了視覺和味覺盛宴,收獲滿滿!因為時間原因,好多地方和很多美食沒來得及欣賞與品味,我想以后有機會還會再來的!明天,11月10日,我們要開啟港澳之旅了,期待著港澳之旅順利完滿成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