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十一月上旬應溫州的三位杭大數(shù)學系老同學的盛邀,昔日十位同窗在畢業(yè)四十二年后歡聚在雁蕩山下與南溪江畔。老同學聚會后又驅車200公里奔往我心心念念的福建霞浦。</p><p class="ql-block"> 初到霞浦,讓人感覺是各攝影點起早摸黑的大巴中巴私家車比比皆是,晚上大街旁燈紅酒綠煙火氣十足,很少見到這樣的場景了,有點像過去看到的港澳臺夜市。</p><p class="ql-block"> 閑瑕之時與當?shù)財z影家協(xié)會的攝導聊天,說是霞浦的地理條件與灘涂規(guī)模有它獨特的自然稟賦。國際灘涂攝影圣地稱號的打響源自于早年老外的攝影作品,后又有當?shù)財z影家協(xié)會的發(fā)掘與拓展以及政府公建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不僅對攝影愛好者有了虹吸效應也帶動了旅游服務產(chǎn)業(yè)鏈的發(fā)展,由此有了今天的千鮮之城,畫本霞浦的城市名片。 </p><p class="ql-block"> 霞浦縣50余萬人口。據(jù)官方統(tǒng)計這些年每年的旅游人數(shù)有600多萬,平均每天的話大概有1.7萬人。其攝影旅游的特點不是在某幾個點而是點線成面,你在霞浦至少得待上兩晚,且霞浦的淡季就春節(jié)前個把月。我們入住的亞朵酒店不是周末同樣客滿,除了縣城外還有眾多的民宿和漁家樂等。粗略的估算下,若每天吃住行等消費按500元/人的話,有約850萬/天左右的收入,年進賬30來個億,比較可觀的而且百姓也獲益不少!</p><p class="ql-block"> 霞浦四天,臺風臨近陰雨綿綿偶見陽光,天氣變幻莫測氣象預報已不靠譜。灘涂的五光十色是遇不上了,攝影本來也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地方攝導的用心安排讓人留下了難忘的初見霞浦印象,再見霞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