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谷底居士</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剛才看到一位網(wǎng)友轉發(fā)的文章《毀譽纏身的葉嘉瑩》,讀了之后,心里跳出一句話“人心險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作者從幾個方面、不同角度舉例說明“葉氏”應該得到差評。錢鐘書先生躺槍:“錢先生這樣的人,是大聰明誤了大智慧。如果他的聰明減去一半,學問會更大。人太過聰明,有時就會減去很多煩惱,煩惱少,就會減去很多思想的苦途困旅。就超常記憶力而言,錢先生“電腦存儲”、“復印機式”的記憶力,現(xiàn)代醫(yī)學已經(jīng)證明其本身是一種記憶疾?。弧? 如果錢鐘書的聰明和驚人的記憶能力是病態(tài)的,那么怎樣的人才不是病態(tài)的?無端指責和評判別人是不是更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且不說他評價的是否正確,就他用極端的語言評價一個剛剛去世人的行為就不厚道,話說“死者為大”,有什么過節(jié)或評判待后再說。至于評價一個人,且不說“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世界的一部分,只是一個“細胞”,雖微不足道,但也是一部分,不是全部,不完美是正常的,所以“人無完人”才是顛覆不破的真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緬懷、祭奠葉女士的都是詩人,因為葉女士一直從事詩詞教學工作,所以詩人祭奠她,憫人惜己。很正常的行為,怎么就不服呢?怎么就出來詆毀他人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最近看了一部世界名著《殺死一個知更鳥》,里面有一句至理名言:“你對我的百般注解和解讀都構不成萬分之一的我,但卻是一覽無余的你!為什么一定要文人相輕呢,除文人外沒有人評判葉女士,難道只有文人才有腦子,才有思想,才有評判他人的能力?一部經(jīng)典著作中闡述了“世人沒有評判他人的權利,只有上天才有評判世人的權利”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詩詞、書法、用筆墨繪畫等很多人文的東西都是過去娛樂活動太少的時代,大家想出來娛樂自己和他人的一種途徑和方法,現(xiàn)在AI時代,這些注定不是主流,但是即使成為“過去式”,她也是精致的古董。怎么就“不堪美化”了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對我們個體而言世界很大,對于整體而言,“涌現(xiàn)”每一個個體都發(fā)揮不同的作用才能完成的,“涌現(xiàn)”才是跳躍式的發(fā)展。我們不能否定過去,也不要否定個體的作用,世界是無數(shù)個個體組成的。做我能做的,敬我做不到的,包容與我不同的,接納與我并肩的,尊重與我背道而馳的。不跟風本身就是定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