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獨行,不如眾行,一個人走得很快,但不如一群人走得更遠。有一種力量叫做結伴而行,有一種引領叫送教助研。為推動新課標落地實施,助力鄉(xiāng)村教育振興,充分發(fā)揮骨干教師示范引領作用,引領全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于11月29日到平邑縣開展<span style="font-size:18px;">“送教助研,服務鄉(xiāng)村教育振興”志愿</span>活動。</p> <p class="ql-block"> 上午活動的第一項議程是由兩位名師執(zhí)教,為我們呈現(xiàn)了生動精彩的語文課堂。</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聊城市東昌府區(qū)啟明小學副校長楊秋媛老師帶來《海上日出》一課。楊老師從“小小旅行家,美麗中國行”大單元情景出發(fā),<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生動的語言導入,瞬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將其帶入巴金筆下那壯麗的海上日出場景之中。</span>通過“回顧內容,再次起航”、“觀賞日出,品味奇觀”、“聯(lián)系背景,體會偉大”、“總結寫法,嘗試運用”四個活動,了解巴金筆下的日出是那么美:美在日出的顏色的變化,美在日出亮光的變化,美在日出位置的變化,也美在教師巧妙的教法——如何按照變化的順序寫景色。</p> <p class="ql-block"> 整堂課師生互動頻繁,學生們在老師的啟發(fā)下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不僅領略了自然之美,更在文學素養(yǎng)與審美情趣上得到了有效提升。</p> <p class="ql-block"> 接著,第二節(jié)課由來自平邑縣第三實驗小學的王立萍老師執(zhí)教四年級《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王老師首先讓學生“通讀全文,理清記敘順序”,制定游覽線路,讓學生熟知作者的瀏覽順序,在學生理出文章的線索后,再讓學生多種方式朗讀。將文本的語言達到內化、在讀中感受景色的美。抓主線,使作者的思路和教者的教有效融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重點讓學生學習作者的描寫方法,感悟孔隙的狹小。最后通過書寫蒙山美景讓學生舉一反三,充分利用學習方法。</p> <p class="ql-block"> 從課堂上學生的練筆情況看,語言運用的目標有效達成,高效地實現(xiàn)了當堂實踐、以篇達類的目標,真可謂言、意、法兼得也。</p> <p class="ql-block"> 活動最后, 山東省教研員高旗老師做專家引領指導,圍繞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帶領老師們從目標分解、概念提取、任務設計、活動設計、評價設計、課堂實施等六步開展大單元設計。高旗老師指出,課堂是屬于全體學生的,期望在每一節(jié)課上所有的學生都能得到老師的關注、診斷,讓學生的學發(fā)生變化,更多的學生學會。期望老師通過“教學評一致性“的專業(yè)路徑,提高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在提高技術自信的過程中,形成專業(yè)自覺。</p> <p class="ql-block"> 初冬送教賦新能 專家引領滿庭芳。本次送教助研活動,帶來了對新課標理解的深度展示,以課促研,以研促學,給全體小學語文教師帶來了“好課”的精品展示、構思視野以及設計指導。平邑街道第一中心校小語教師將以此為契機,深入研究,以干促學,以實踐帶完善,實現(xiàn)語文課堂品質新提升,開拓語文教學新局面!</p> <p class="ql-block">撰稿:趙冉</p><p class="ql-block">?審核:彭志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