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記</p><p class="ql-block"> 鄰家大姐家歲月靜好是片刻,一地雞毛是日常。某日偶遇門前,大姐盡情向我渲泄憂傷。讀懂她的落寞無助,凄然淚下,惻隱之心立馬想解女同胞于水深火熱。兩個滿腹經(jīng)綸的達人經(jīng)不起鍋碗瓢盆的碰撞,究其根源一定沒有讀懂金星人與火星人的區(qū)別。我借她這本書,讓她用男人的思維去與男人相處。正確表達情感欲,收起爭辯欲,置頂求同存異。并奮筆疾書代她申述,望她余生能走出心理牢籠,繁花似錦……她半心灼灼半心戚轉(zhuǎn)發(fā)伴侶。</p> <p class="ql-block"> 老公,屢次三番的針尖對麥芒于你我定身心交瘁。我看透人生百態(tài),理解世事無常,卻無法對最親近的人做到克己守心,海納百川。再修行1萬年,我還是我。憤怒,是我出自本能采取緩解情緒的合理宣泄,卻被冠以對你扔出心理攻擊的手雷;悲傷,是我渴望來自親人的理解與幫助,卻被你冠以冷漠與無情的碾壓。多年以來我未被理解的情緒永遠不會消失,它只是被你的冷漠活埋了,再遇星星之火即可燎燃,而且以更丑陋的方式被數(shù)次點燃。每種情緒的背后,都藏著一個未被滿足的心理需求。你交出一張自私冷漠,擺爛無情的答卷,卻大肆宣揚家是講愛不講理的地方,在處理家庭矛盾時永遠打出一張推卸責(zé)任的爛牌。給至親以共情,是去處理情緒背后的需求,而不是情緒本身。我終不是那個八面玲瓏的女子,討不了那四海八荒的喜。傳言老天在造人時,就在人心上留下了一個洞。我用感情不斷填補它,但是不能指望它被掏空后還能完好如初。所以我們不可避免的時常還會陷入家庭矛盾的旋渦,希望你拿出坦誠,解鎖矛盾,因為極致的坦誠就是無堅不摧。</p> <p class="ql-block"> 寫在最后:</p><p class="ql-block"> 曾經(jīng)看過一句話:“愛是一場博弈,必須永遠保持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的相依相息,因為過強的對手讓人疲憊,太弱的對手又令人厭倦”。所以愛情,有如烈酒醉人心;但婚姻不是,它更像煮茶,輕煮流年,慢煮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