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玩物喪志,這是一個非常具有警示意義的成語,但于本朽并不適用。只為由來無志,又值晚景凄涼,”何以論得喪”?不過,玩物喪記(記性)是有的,而且還因此留下諸多笑柄。這不,近來忽然迷上網(wǎng)上打牌游戲,打著打著就忘乎所以了。比如大前天,是小洋他們學習小組值日。按照校規(guī),學生每次值日都必須輪流由兩名家長陪同。當然,陪同不過是一種委婉的說法,而真正的意思實際就是代勞。四年級學生值日還讓家長庖代,這秉持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教育理念,我們姑且不論。但自然選擇了默認,只須遵照就是了。同時,不知是不是班主任老師的有意安排,從這學期開始,我和另一位爺字輩同姓成了搭檔。而說到這位搭檔,我們倆倒很投緣,不光姓相同、性相近,而且配合也相當默契。只是這位“爺”比我辛苦得多,一人擔綱兩個在不同學校上學的孫輩不說,還在超市謀了一份值夜班的差事。因為體諒他的辛勞,以前每到小洋值日時我除了準點到位,還主動向他承諾,如果他有事轉不開,小孩的值日他就不必來了,不就是舉手之勞嗎?反正我是個閑佬,有的是大把的時間。當時說這句話時,完全是出自內心,這一點我可以人格擔保,只不過是一次也沒兌現(xiàn)過而已——因為人家和我一樣,不是情非得已,是絕不會輕易麻煩別人的。不僅如此,這次還讓人家替自己代了勞。而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的“乾坤大挪移”,不為別的什么原因,只為過于沉浸于牌局,記錯了學校放學的時間,結果晚到了近二十分鐘,等到我緊趕慢趕趕到教室時,大掃除已接近尾聲了。只好一面一臉尷尬地做著蒼白無力的解釋,一面滿懷愧疚地向老搭檔做著“口頭保證”,一再表示下一次值日對方就不要來了,給自己一次彌補的機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記得有句話是說“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有了一次教訓,照說起碼在短期內不會再因打牌誤事了吧?但沒想到的是,僅僅隔了一天,同樣是因為打牌,又鬧出一個笑話。這天,中午吃過飯后,我又坐到電腦前,投入到了“升級”當中。剛開始的時候,我還知道時不時地瞄一眼屏幕上顯示的時間,但瞄著瞄著又就不知不覺陷進去了。不知過了多久,我驀然一個激靈,又看了一下時間。這一看不打緊,已經(jīng)是3:40了。而這正是我和老伴從家里邁步,一起去接二寶的臨界點。因此趕緊呼喚老伴出發(fā),但喊了半天,就是沒人答應,我想:大概是老伴到樓頂去收晾曬的東西去了吧?但還沒等我想明白,大寶忽然大叫一聲,從他的臥室兼書房沖了出來。一見此景,我的心不由頭皮一緊,后背發(fā)涼。因為大寶下午到校的時間是1:50左右,而現(xiàn)在已是下午3:40了,小洋竟然還在家里,這可怎么是好?正當我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之際,大寶發(fā)聲了?!盃敔斈闶悄闹谎劬吹臅r間呀?”一邊說,一邊拿起我放在身邊的手機,指著上面顯示的數(shù)字給我看。正所謂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發(fā)現(xiàn)視屏上顯示的時間原來是13:40。哈哈哈!??!十三點,十三點,我說你這個十三點呀,是不是想暗示或提醒本朽:你和俺是烏龜與鱉、難兄難弟、半斤八兩、彼此彼此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