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誡子書</p><p class="ql-block">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p><p class="ql-block"> 簡介:《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家信,后成為歷代學(xué)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全文語言清新雅致,說理平易近人,闡述了修身養(yǎng)性、治學(xué)做人的深刻道理,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筆端。</p> <p class="ql-block"> 寒窯賦</p><p class="ql-block">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 家雞翼大,飛不及鳥. 馬有千里之程,無人不能自往。 人有凌云之志,非運不能騰達。 文章蓋世,孔子尚困于陳邦,武略超群,太公垂釣于渭水。 盜砳年長,不是善良之輩;顏回命短,實非兇惡之徒。 堯、舜至圣,卻生不肖之子;瞽叟頑呆,反生大圣之兒。 張良原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 晏了身無五尺,封為齊國首相;孔明臥居草廬,能作蜀漢軍師。 韓信無縛雞之力,封為漢朝大將;馮唐有安邦之志,到老半官無封。 李廣有射虎之威,終身不第。 楚王雖雄,難免烏江自刎;漢王雖弱,卻有江山萬里。 滿腹經(jīng)綸,白發(fā)不第。 才疏學(xué)淺,少年登科。 有先富而后貧,有先貧而后富。 蛟龍未遇,潛身于魚蝦之間。 君子失時,拱手于小人之下。 天不得時,日月無光。 地不得時,草木不長。 水不得時,風浪不平。 人不得時,利運不通。 昔時也,余在洛陽,日投僧院,夜宿寒窯;布衣不能遮其體,淡粥不能充其飢;上人憎,下人厭,皆言:“余之賤也!”余曰:“非吾賤也!乃時也,運也,命也!” 余及第登科,官至極品,位列三公;有撻百僚之杖,有斬鄙吝之劍;出則壯士執(zhí)鞭,入則佳人捧袂;思衣則有綾羅錦緞,思食則有山珍海味;上人寵,下人擁,人皆仰慕,言:“余之貴也!”余曰:“非吾貴也!乃時也,運也,命也!” 蓋,人生在世,富貴不能移,貧賤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環(huán),終而復(fù)始者也!</p><p class="ql-block"> 簡介:《時運賦》又稱《寒窯賦》、《命運賦》,是北宋傳奇狀元宰相呂蒙正所作。《寒窯賦》相傳是為教化太子而作的。當時太子(后來的宋真宗)青春年少,目中無人,沒有哪個太師敢當面教訓(xùn)太子。呂蒙正于是寫了這篇《寒窯賦》,來告誡太子。這篇文章,包含了無窮智慧,聰明的太子一下子就懂得其中的道理。一改常態(tài),常虛心向他人請教?!逗G賦》能給時運不濟,身處低谷的人以希望;給富貴權(quán)重,飛黃騰達之人以警醒。</p> <p class="ql-block"> 錢本草</p><p class="ql-block"> “錢,味甘,大熱,有毒。偏能駐顏,采澤流潤,善療饑,解困厄之患立驗。能利邦國,虧賢達,畏清廉。貪者服之,以均平為良;如不均平,則冷熱相激,令人霍亂。其藥采無時,采之非禮則傷神。此既流行,能召神靈,通鬼氣。如積而不散,則有水火盜賊之災(zāi)生;如散而不積,則有饑寒困厄之患至。一積一散謂之道,不以為珍謂之德,取與合宜謂之義,無求非分謂之禮,博施濟眾謂之仁,出不失期謂之信,人不妨己謂之智。以此七術(shù)精煉,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長壽。若服之非理,則弱志傷神,切須忌之?!?lt;/p><p class="ql-block"> 簡介:《錢本草》是唐朝政治家、文學(xué)家張說所作。區(qū)區(qū)200字便把錢的性質(zhì)、利弊、積散之道描寫得淋漓盡致,以錢喻藥,診治時弊,利害之論,頗富哲理,寓教深刻,堪稱奇文。</p> <p class="ql-block"> 馭人經(jīng)</p><p class="ql-block"> 《馭吏篇》 吏不治,上無德也。 吏不馭,上無術(shù)也。 吏驕則叱之,吏狂則抑之,吏怠則警之,吏罪則罰之。 明規(guī)當守,暗規(guī)勿廢,君子無為,小人或成焉。 </p><p class="ql-block"> 《馭才篇》 上馭才焉,下馭庸焉。 才不侍昏主,庸不從賢者。 馭才自明,馭庸自謙,舉之勿遺,用之勿苛,待之勿薄,罰之勿輕。 </p><p class="ql-block"> 《馭士篇》 馭人必馭士也,馭士必馭情也。 敬士則和,禮士則友,蔑士則亂,辱士則敵。 以文馭士,其術(shù)莫掩;以武馭士,其術(shù)莫揚。士貴己貴,士賤己賤矣。 </p><p class="ql-block"> 《馭忠篇》 忠者直也,不馭則窘焉;忠者烈也,不馭則困焉。 亂不責之,安不棄之,孤則援之,謗則寵之。 私不馭忠,公堪改志也;賞不馭忠,旌堪勵眾也。 </p><p class="ql-block"> 《馭奸篇》 奸不絕,惟馭少害也;奸不止,惟馭可制也。 以利使奸,以智防奸,以忍容奸,以力除奸。 君子不計惡,小人不慮果,罪隱不發(fā),罪昭必懲矣。 </p><p class="ql-block"> 《馭智篇》 智不服愚也,智不拒誠也。 智者馭智,不以智??;尊者馭智,不以勢迫;強者馭智,不以力較。 智不足則納諫,事不興則恃智。 不忌其失,惟記其功,智不負德者焉。 </p><p class="ql-block"> 《馭愚篇》 愚者不悟詐之,愚者不智謀之,愚者不慎誤之。 君子馭愚施以惠也,小人馭愚施以諾也。 馭者勿愚也,大任勿予,小得勿予,蹇則近之,達則遠之矣。 </p><p class="ql-block"> 《馭心篇》 不知其心,不馭其人;不知其變,不馭其時也。君子拒惡,小人拒善,明主識人,庸主進私。不惜名,莫嫌仇,不吝財,人皆堪馭也。</p><p class="ql-block"> 簡介:《馭人經(jīng)》是明朝萬歷年間內(nèi)閣首輔張居正所作,全書分為“馭吏”、“馭才”、“馭士”、“馭忠”、“馭奸”、“馭智”、“馭愚”、“馭心”等八卷。</p> <p class="ql-block"> 知命賦 </p><p class="ql-block"> 天地茫茫,世事滄桑,生命無常,何須奔忙。煩囂俗塵,逐利追名,殊不知窮通有數(shù),禍福緣定。嘆秋霜月夜,長城猶在,皇陵宮寂,鄴城臺荒,無非似戲如夢空一場。前也悲涼,后亦彷徨。勸君樂天且知命,淡守本分,休道是非及榮辱,莫論興衰與成敗。順自然,循定律,他唱罷來汝登場,可謂榮華草頭露,富貴花上霜。蕓蕓眾生終化盡,得失不必掛心腸。管什么地久天長,說什么萬古流芳。閑時泊處,詩書消憂,誦幾句《歸去來辭》,歌半曲《一生何求》。寄鄉(xiāng)村故里,居前樹下,惜此際好時光,邀知己良朋,暢盡樽前酒一觴。觀瀟瀟落葉隨金風,青山伴夕陽。</p><p class="ql-block"> 簡介:《知命賦》是梁之永的一篇著名作品。它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通過描繪天地間的廣闊與世事的變遷,闡述了生命的無常與短暫,并勸誡人們不應(yīng)過分追求世俗的繁華,而應(yīng)追求內(nèi)心的寧靜和超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臨江仙? 滾<span style="font-size:18px;">滾長江東逝水</span></p><p class="ql-block">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p><p class="ql-block">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p><p class="ql-block"> 簡介:明朝楊慎用短短60字,寫盡了三國情懷,寫盡了英雄成敗,寫盡了豁達人生。全詞意境高遠,情感深沉,反映了作者對歷史的深邃思考和對人生的豁達態(tài)度。</p> <p class="ql-block"> 坐忘銘</p><p class="ql-block"> 常默元氣不傷,少思慧燭內(nèi)光。</p><p class="ql-block"> 不怒百神和暢,不惱心地清涼。</p><p class="ql-block"> 不求無諂無媚,不執(zhí)可圓可方。</p><p class="ql-block"> 不貪便是富貴,不茍何懼公堂。</p><p class="ql-block"> 簡介:《坐忘銘》最早記載于宋朝曾慥所著的《道樞》。有學(xué)者認為《坐忘銘》的作者是馬承楨?!蹲憽钒舜笮奚眢鹧?,飽含人生哲理和處事原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