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5月29日隨省美協(xié)樊主席、肝病研究所吳所長等人前往玉樹、果洛,30日到果洛州瑪多縣,游覽了鄂陵湖、扎陵湖。5月1日離開瑪多,前往玉樹。 <div>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玉樹藏語意為“遺址”,北與本省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相交,東與果洛藏族自治州互連,東南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鄰,西北與新疆的巴音郭楞自治州接壤,西南與西藏昌都地區(qū)和那曲地區(qū)交界。自治州東西最長738公里,南北最寬處406公里,土地總面積26.7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37.2%。下轄玉樹、稱多、囊謙、雜多、治多、曲麻萊6縣,共10鎮(zhèn),35鄉(xiāng),257個村(牧)委會,總?cè)丝跒?8.31萬,其中藏族人口26.98萬,占總?cè)丝诘?5.3%。<div> 玉樹玉樹是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江(河)之源頭,素有“江河之源”和“中華水塔”的稱譽。巍峨的唐古拉山與祁連山南北對峙,茫茫的昆侖山橫貫東西。玉樹州西部的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更是孕育了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動物,是中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qū)之一。</div><div> 玉樹結(jié)古鎮(zhèn)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驛站,相傳當年唐文成公主進藏,在路過距結(jié)古鎮(zhèn)約km的勒巴溝時,16歲的文成公主第一眼見到如此美麗的山谷,便決定停下來休整,在這里休整了一年。據(jù)說某一夜文成公主夢見了大日如來佛顯現(xiàn),并為她進藏祝福,夢醒之后,文成公主便令手下在此搭白塔以示紀念。勒巴溝內(nèi),沿山谷有不少年代久遠的石刻,據(jù)說是當年隨從文成公主進藏的工匠所刻。</div><div> 公元710年,即唐中宗景龍四年,金城公主婚配藏王赤迭祖贊,路過勒巴溝時,發(fā)現(xiàn)文成公主遺留下來的九尊雕佛像,為了不使公主的功德被風雨所剝蝕,她派人在雕佛像上修筑了一座廟宇,并賜名“文成公主廟”。以后,這座廟宇便被人們保護下來,作為頂禮膜拜的活動場所,同時也紀念文成公主不朽的業(yè)績。</div><div> </div></div> 過巴顏喀拉山口——4824米,這是我第一次到達海拔4500以上的高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澤民題寫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紀念碑</h3> 在距玉樹十多公里時,看到半山有一個寺院,就驅(qū)車上山看看,后來才知道這是一個信徒眾多很有名的寺院——當卡寺。寺院里有許多的尼姑,應該是寺院里的學員,這些年輕女孩大多不懂漢語,但卻很比較開化,也很愿意配合拍照。遺憾的是那時候沒有網(wǎng)絡,無法把那些照片發(fā)給她們。<br><br> 當卡寺開始建寺約在1190年左右,距今800多年。是第一世的都穆曲杰巴查道代受其上師杜松欽巴的囑咐,至康地結(jié)熱山區(qū)的噶松嘎母山洞修行,<div> 建造寺院。當巴查道代至山區(qū)問路時,遇一老者名叫本他結(jié)布,老者恭敬地供養(yǎng)一碗牛奶,并為其帶路,緣起甚佳。此山洞位于文成公主入藏時修建的大日如來廟東側(cè),山勢險峻,僅山鷹飛至。</div><div> 巴查道代到達后,以其神通在山洞石壁處,穿鑿石孔垂吊法鼓。當時附近并無水源,其乃用伏藏法將水掘出。巴查道代于此山洞專修金剛亥母,并得成就。當時金剛亥母自顯像于洞壁上,巴查道代并留下他自己的手印和腳印至今仍可見。</div><div> 當時其上師杜松欽巴贈予他一白色海螺,螺內(nèi)有“阿”字自然顯現(xiàn);和一尊容貌與巴查道代本人相同的佛像(注:西藏有一說,此佛像之心,如小鳥心臟般的溫熱,其加持力等同巴查道代本人的加持力)。上述二物(法螺與佛像)與前述非人獻上之白色觀音石像,是當卡寺最重要的鎮(zhèn)寺三寶,延傳至今。當卡寺也是玉樹地區(qū)最具規(guī)模的噶瑪噶舉寺院之一。</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坐落在半山腰的當卡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寺院的經(jīng)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為酥油燈添加酥油的覺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寺院一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未來的藏族漢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害羞拍照的覺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陽光燦爛的覺姆們</h3> 當天下午到達玉樹州府所在地結(jié)古鎮(zhèn),當時的結(jié)古鎮(zhèn)還很落后,城區(qū)很小,印象中沒什么高大樓房,大多是民居和磚瓦平房。<div> 5月2日到新寨結(jié)古寺。結(jié)古寺瑪尼石堆(現(xiàn)在叫石經(jīng)城)是世界上最大的瑪尼石堆。<div> 瑪尼是梵文佛經(jīng)《六字真言經(jīng)》的簡稱,瑪尼石堆則是由刻有六字真言的嘛尼石堆砌而成的。</div> 早在公元641年,文成公主進藏,玉樹地區(qū)就有了漢、藏、梵三種文字的石刻,這些六字真言最早的石刻,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隨著歲月的流逝,這里的瑪尼石堆積的越來越多,現(xiàn)估算有瑪尼石約2.6億多塊。</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寨瑪尼石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鑲嵌在瑪尼石墻上的佛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瑪尼石對上掛經(jīng)幡的喇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堆放瑪尼石的藏族群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雕刻精美的瑪尼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圍著長長的石經(jīng)墻轉(zhuǎn)經(jīng)的女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結(jié)古寺外的白塔和轉(zhuǎn)經(jīng)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歇息的一家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結(jié)婚生子后出家的喇嘛也是有孫子的</h3> 上午參觀完新寨瑪尼石堆,下午前往20多公里外的文成公主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成公主廟外的白塔</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成公主廟——現(xiàn)在是文成公主紀念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懸崖上的小屋</h3> 五月初的玉樹還是一片春風未度的冬季景象,但在文成公主廟后的勒巴溝里卻有著一片嫩綠。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坐在草地上沐浴著溫暖的陽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法國老哥像旱獺般曬著吃飽了的肚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