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盤龍古道,又稱蟠龍古道,橫臥于昆侖山脈。</p><p class="ql-block">上網(wǎng)查得,盤龍古道的前身是塔縣的瓦恰鄉(xiāng)、馬爾洋鄉(xiāng)等地農(nóng)牧民前往縣城的狹小牧道。在脫貧攻堅(jiān)過程中,政府投資將其修建為柏油路。從空中俯瞰,該公路依山脊而建,蜿蜒而下,似一條黑龍盤繞在山間,“盤龍古道”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該路段全長70多公里,海拔從3000米陡然上升到4200米,并且有600多道回頭彎,風(fēng)景獨(dú)特而壯觀,是一條翻越昆侖山脊的要道。</p><p class="ql-block">這條公路近年來逐漸走紅網(wǎng)絡(luò),因它的視覺令人炫目,給觀者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成為了一條超級贊美的網(wǎng)紅公路。來南疆不走盤龍古道會留終生遺憾……</p> <p class="ql-block">天色微亮,大巴車換成了小型車,每車六坐,準(zhǔn)備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去盤龍古道的沿途風(fēng)景非常壯麗和迷人。沿途雪山一路伴隨……</p> <p class="ql-block">盤龍古道沿途有多個觀景臺,包括:龍回頭觀景臺、旱獺觀景臺、盤龍頂觀景臺、水袖觀景臺、望龍亭觀景臺、龍脊山步行棧道和小盤龍觀景臺等。這些觀景臺都是欣賞盤龍古道壯麗景色的絕佳位置,也是拍攝照片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到達(dá)第一處觀景臺時(不知是啥觀景臺?司機(jī)沒介紹),陽光還沒穿過厚厚的云層,天氣極寒,但還是要留影紀(jì)念…</p> <p class="ql-block">在第二個觀景臺停留片刻,拍照留念……(也不知是啥觀景臺)</p> <p class="ql-block">第3個觀景臺幾乎能見到盤龍古道最出片的全貌,的確讓我贊嘆不已,感概萬千</p> <p class="ql-block">有靈性的“毛孩子”,撿拾著旅客丟棄的垃圾……</p> <p class="ql-block">最好笑的拍大片。由提供服務(wù)的工作人員統(tǒng)一指揮并導(dǎo)演拍攝了不到一分鐘的大制作,在盤龍古道留下了一生的足跡</p> <p class="ql-block">歲月沉淀下的歷史瑰寶一一石頭城遺址。</p><p class="ql-block">該遺址似一位沉默的歷史巨人,靜靜佇立在新疆塔什庫爾干縣的土地上,向世人訴說著昔日的輝煌與滄桑。</p><p class="ql-block">這座古老的城池,建在高丘之上,周圍是莽莽群山和廣袤的草原。城墻由巨大的石塊堆砌而成,歷經(jīng)千年的風(fēng)雨侵蝕,依然堅(jiān)固地守護(hù)著這片土地。斑駁的墻體,是歲月留下的痕跡,每一道裂痕似乎都在講述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從遠(yuǎn)處眺望石頭城遺址,整個城池猶如一只盤踞在山丘上的巨獸,雖有些許殘缺,卻難掩其曾經(jīng)雄偉的氣勢。</p><p class="ql-block">走進(jìn)石頭城遺址,可以看到城內(nèi)還留存著一些建筑的遺跡。雖然大多只剩下了殘?jiān)珨啾?,但從這些遺址的布局中,依稀能夠想象出這里曾經(jīng)有過的繁華景象。聽我們的李導(dǎo)講解,這里曾是商旅往來的重要樞紐,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們穿梭其中,熱鬧忙碌的集市、多元的文化交流,讓這座城池充滿了生機(jī)與活力。</p><p class="ql-block">石頭城遺址是一處充滿歷史韻味,值得人們?nèi)ヌ剿?、去敬仰的地方。它是歷史長河中的明燈,照亮著我們理解古代邊疆地區(qū)的文明與發(fā)展歷程。</p> <p class="ql-block">石頭城邊的金草灘,是一片美麗而廣闊的濕地草原。因塔什庫爾干河流經(jīng)了金草灘,為這片草原帶來了充足的水源和生機(jī)。河流在草原上蜿蜒流淌,形成了許多彎曲的水道和小湖泊,更加增添了草原的靈動與柔美。水草豐美,牛羊遍地,與遠(yuǎn)處的雪山、白云、藍(lán)天交相輝映,構(gòu)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自然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0月17日的行程以游覽金草灘的大美而畫上句號。</p> <p class="ql-block">感謝翻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