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喜歡有山有水的大自然,有綠草如茵花兒盛開的田野。</p><p class="ql-block"> 明代詩人梅鼎祚以“半”寫的半水半山著柳,半風半雨催花,半沒半浮漁艇,半藏半見人家?!?lt;/p><p class="ql-block"> 清朝詩人李密俺的《半半歌》詞寫得非常好,但我只喜歡他的“半郭半鄉(xiāng)村舍,半山半水田園,半耕半讀經(jīng)廛,半土半目眷,半雅半租器具,半畢半實庭軒……</p><p class="ql-block"> 那一半一半之中的意境讓人陶醉,那一半之中的一半也真讓人喜歡了。</p><p class="ql-block"> 在湖南長沙岳麓山有一座半山亭,是麓山寺稱作的半云庵,傳說寺里有燒火僧也以“半”字為題賦詩一首。</p><p class="ql-block"> 半山半庵半號云,半畝田地半崎嵌。</p><p class="ql-block"> 半山茅塊半山石,半壁晴天半壁陰。</p><p class="ql-block"> 半酒半詩堪避谷,半山半佛好修心。</p><p class="ql-block"> 半間房舍半分云,半聽松聲半聽琴。</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此詩讓麓山寺主持贊嘆不已,立即收他為衣缽弟子,不必再去做燒火僧了。麓山寺廟里這首“半”字詩流傳至今,給這座名山古亭增添了許多的趣味。</p><p class="ql-block"> 傳說讀懂了這祡“半”字里行間的俗味兒,就懂得了“半半”的哲理,人生就會達到了隨緣自適的份上。</p><p class="ql-block"> 我沒有達到這么崇尚的高度,但卻格外喜歡半半歌里所有田園牧歌的意境,喜歡大自然中的青山綠水,綠水長流,綠草如茵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夏天我們回到了外子的家鄉(xiāng)一個緊挨長江邊的老家,老家的宅園不大但很幽靜。四周栽滿了桔樹,梨樹,還有幾株花椒樹。后院里還挺寬敞,幾叢修竹婆娑弄姿給小院增添了幾分雅興。一棵粗壯高大的黃桷樹茂密的枝葉兒,為我們擋住了夏日陽光的日曬。</p><p class="ql-block"> 小院子里還有兩棵楊槐樹,那是外子母親親手栽下的,老母親去世多年了楊槐樹也長成了大樹。但每當看到了楊槐樹就會想起了老母親,這是她老人家給我們留下來的紀念。</p><p class="ql-block"> 座落在長江邊上的老家很美,遠處的白塔站在東山頂上,俯瞰著山腳下那片片風帆白舸爭流的壯觀。只見浩瀚的長江水徑這里又折回,然后回旋成一股巨大的江流依依不舍的向東流去。</p><p class="ql-block"> 到老家的第二天便是我的生日。外子很抱歉沒有什么特別的禮物送我,只見門前有棵掛滿了梨子的梨樹。</p><p class="ql-block"> 外子說:“就讓我教你怎樣打梨吧?!彼伊烁L長的竹竿,對準了梨樹上的梨子用力打下,那一個個梨子從樹上掉下來大的至少都有半斤八兩。</p><p class="ql-block"> 我也學著外子的樣子舉起竹竿朝樹上的目標打,打了好幾下才打下來一個梨子。一下午我們舉起竹竿打梨樹上的果實,并不停的留下了我們一長串的歡笑聲,晚上我做了一大盤拔絲梨全被我們吃了個精光。</p><p class="ql-block"> 2005年我們到鄉(xiāng)下去承租了幾十畝地,一個五畝大的魚塘,一所廢棄了的呈馬蹄形的小學校。從此,開始了屬于我們的田園牧歌生涯。</p><p class="ql-block"> 上山前我們跑了蔬菜研究所,水果研究所,最后我們了解到剛從日本引進的水果名叫“不知火”的新品種,“不知火”與廣柑同屬于一個品種系列。但它的果實比廣柑甜果肉緊實,重量一個通常在半斤或半斤以上左右,于是我們商量決定種植“不知火”這個新品種。</p><p class="ql-block"> 這一片岴嶺原來是村里荒廢許久的茶山,山上長滿荗密荊刺雜草,我們把荒山承包給村民,他們負責給我們開荒和種植。</p><p class="ql-block"> 我們從外地運回來了幾千棵“不知火”樹苗,第一次栽種了15畝土地。</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八月十五仲秋節(jié),鳳冠山卻刮起了大風,狂風大作那風發(fā)出來呼嘯的吼叫。小院周圍的樹林隨著風兒的節(jié)拍搖搖晃晃的。它們迎合著風冠山狂風肆意橫行霸道發(fā)出來尖利的呼嘯,那場面只讓人感到這里的樹都快成精了。</p><p class="ql-block"> 風兒稍停月亮卻出來象明鏡一樣掛在天空,那月亮也是短暫的逗留了一會兒就轉(zhuǎn)身躲進了云層。</p><p class="ql-block"> 黑夜又緊緊的鎖住了大地,狂風大作院外樹梢頭又開始搖搖晃晃起來,并發(fā)出很大嗚嗚的呼嘯聲。</p><p class="ql-block"> 鄉(xiāng)村里的夜晚平常大都是寂靜的,除了遠處會傳來幾下狗犬聲,偶爾田野上會有昆蟲聲和蛙鳴聲響起。</p><p class="ql-block"> 但今晚它們都變得啞靜了,只有鳳冠山上呼嘯的大風,還有院外晃動的樹梢它們才是今晚真正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風冠山上的風兒一刮又要連續(xù)好幾天了,尤其是晚上的風會刮得歷害些。樹林里的樹葉被吹落得厚厚的一層,房屋頂上的揚塵也隨之掉下來。</p><p class="ql-block"> 白天隔壁老王家的魚塘捕魚,我們也圍到魚塘邊上看捕魚,只見大魚網(wǎng)由幾個人手拉著慢慢的圍攏,圈子越來越縮小快著要收網(wǎng)了,這時魚塘里的魚不停的象跳龍門一樣,魚兒們渾身上下用力的跳。其中也有奮力跳出圍城的,那場面也是壯懷激烈了,跳出來的一定都是天資聰明的。</p><p class="ql-block"> 進入九月了氣溫開始降低,今天夜晚開始下起了雨,直到天亮仍在下個不停。 </p><p class="ql-block"> 鳳冠山的天氣有點與眾不同,剛把炎熱的夏天送走,冬天就接著而來。那濃濃的大霧彌漫著大地,有多少次只見那霧霾,從山下溝壑里急匆匆的直往鳳冠山,不一會整個山頂被團團包裹,那景觀神奇讓人無法解釋。</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扛鋤頭去地里挖花生,想看看種的花生結(jié)果沒有。外子在一旁本想指揮我挖邊上這一窩,也許鬼使神差的居然我從地的中間開挖,結(jié)果挖到一條小蛇盡然在我的手套上還咬了一口,可粗心大意的我一點都還沒有發(fā)現(xiàn)。直到外子對我大喊一聲蛇,我嚇死了轉(zhuǎn)身丟棄鋤頭開跑,那跳跑的速度與運動員一點不差,事后外子常笑話我。</p><p class="ql-block"> 后我們才發(fā)現(xiàn)是一根筷子小點的菜花蛇,它倦宿在花生葉叢中不易被發(fā)現(xiàn),結(jié)果被我一鋤頭挖成兩半截。我不知它為何不跑,對著小菜花蛇我連連說對不起,接下來把它埋了。</p><p class="ql-block"> 鳳冠山的蛇太多了,我們剛來山上那一年,只要一出門就會常遇到蛇從我們面前梭過。其實看到蛇心里也害怕,但也許我們的年齡大了的原故,不象年輕時候那樣膽小了。因為我們從此要與這里的山野打交道,心態(tài)也就變得自然從容平常心多了。</p><p class="ql-block"> 走在鄉(xiāng)村的小路上真好,那清新的空氣彌漫在田園曠野中,這里可以聆聽鳥兒在樹林唱歌,觀滿山遍野花兒的綻放,樹葉兒婆娑與山風的呼嘯。</p><p class="ql-block"> 不管時間過去了多久,也不倫我今后在何方,但每當回想起我曾經(jīng)擁有過田園牧歌,我都會欣慰的笑了。</p><p class="ql-block"> 2020年8月20日寫于山城南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