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2024湘西游之三:漫步長沙

白楊青青

從博物館出來,同伴說休息一下去公園走走吧。<div>長沙的景點比較集中,博物館幾百米外,是有名的烈士公園,溜達著去正好。</div><div>我們在看導航討論怎么走時,旁邊一個推著小車載著孫子遛彎的姐姐在旁邊搭話了,說跟我走吧,我?guī)O子去公園曬太陽。她說烈士公園是長沙市內(nèi)最大的公園,里邊很漂亮,只要天好,她就會帶孫子來公園??跉庵型钢还勺院栏?、幸福感。</div> <div>一進公園就是一個大湖,湖邊親水小平臺上,一群身姿婀娜的姐姐們在走旗袍秀。</div> 我和同伴坐在岸邊吹著風欣賞著她們的表演,感嘆湘妹子們從古至今都是愛美的呀! <p class="ql-block">烈士公園的核心是這座烈士紀念塔,1959年建成,塔身上的碑銘“湖南烈士公園紀念碑”是毛主席題字。</p> <p class="ql-block">紀念碑下面是奠堂,中間大廳是紀念堂,東西側廳為湖南烈士圖片陳列,譚嗣同、楊開慧、毛岸英、柳直荀、雷鋒,一個個耳熟能詳?shù)拿侄荚趬ι?,湘土大地為革命犧牲的烈士竟然有一百多萬!年輕的烈士們年齡有的只十幾歲,多數(shù)都是青壯年,參觀中所有人都不勝唏噓。</p> <p class="ql-block">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譚嗣同獄中題壁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湘土大地多出血性兒女,向他們致敬、默哀!</p> 門口遇到姐姐說的不錯,公園的環(huán)境非常優(yōu)美,我們在湖中廊橋上流連很久,拍了不少照片。這個公園很值得來一下的。 <p class="ql-block">接下來準備坐公交去天心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車站等車時,我給同伴介紹在網(wǎng)上查到的天心閣資料,這時,旁邊也在等車的一位湘妹子又搭話了(話說湖南人民跟東北人一樣熱心好客啊?。浅M扑]天心閣,說是長沙文化的代表,我說很喜歡長沙,感覺長沙人民的生活又悠閑又安逸,她說長沙多年被評為全國最幸福城市,房價在政府的控制下一直沒漲太多,雖然收入不高,但人民的生活還是不錯的。</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天心閣東門進去,東門雖小,但是古色古香,門口對聯(lián):“湘流北去 岳色南來”,氣勢不亞于岳麓書院的“惟楚有才 于斯為盛”,忽然發(fā)現(xiàn)這十六個字放一起,也可成一副對聯(lián)?。?lt;/p> 天心閣公園始建于1924年,它可是個百年公園呢。<div>毛澤東在長沙讀書期間常來這里,1960年他再次回湖南視察時和周總理特地又來逛了一下天心閣公園。<br><div>一進公園,看到一群打撲克的市民,真悠閑啊,馬上感受到了長沙人民的幸福指數(shù)!<br><div><br></div></div></div> <p class="ql-block">順著右邊小路往前走,是一座牌坊式建筑:崇烈門。</p><p class="ql-block">崇烈門始建于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是為了紀念抗日戰(zhàn)爭時期長沙三次會戰(zhàn)中陣亡的將士而建,全麻石打造,寬8.5米,高5.9米。</p><p class="ql-block">崇烈門上居中的一副對聯(lián)“氣吞胡羯,勇衛(wèi)山河”,由原國民黨湖南省主席張治中題寫,胡羯指的是日寇。旁邊的一副篆書對聯(lián)“犯難而忘其死,所欲有甚於生”由原第三戰(zhàn)區(qū)司令陳誠書寫。</p><p class="ql-block">2012年,電視連續(xù)劇《長沙保衛(wèi)戰(zhàn)》開機儀式在崇烈門前舉行。</p> <p class="ql-block">沿臺階拾級而上,看到崇烈亭。</p> <p class="ql-block">崇烈亭為十六柱斗拱、八角歇山頂亭,亭額及對聯(lián)系蔣介石親筆題寫?!俺缌摇?的意思是崇敬為抗日而獻身的先烈。</p> <p class="ql-block">轉到亭的背面,匾額 “崇德” 亦是蔣介石書寫。</p> 順著崇烈亭再往前,就到了古城墻區(qū),往前即可登天心閣。<div>進天心閣需要買票,而且夜場時間還沒到,我就沒有進去,而是順著臺階走下了城墻。</div> <p class="ql-block">城墻下延續(xù)了抗日主題,立的很多塊標牌上展示的是抗日戰(zhàn)爭期間長沙會戰(zhàn)中那些著名的戰(zhàn)役和將士事跡。</p> 長沙會戰(zhàn),亦稱長沙保衛(wèi)戰(zhàn)?,是指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以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zhàn)區(qū)進行的三次大規(guī)模激烈攻防戰(zhàn)。<div><br></div><div>這三次會戰(zhàn)分別發(fā)生在?1939年、1941年和1942年?,是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后,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抵抗日軍侵略所取得的重大勝利。<div>長沙會戰(zhàn)的主要指揮官包括中國方面的??薛岳和?陳誠?,以及日本方面的??岡村寧次和?阿南惟幾?。</div></div> <p class="ql-block">長沙會戰(zhàn),是八年抗戰(zhàn)中中日雙方出動兵力最多,規(guī)模最大,歷時最長的大會戰(zhàn)。日軍受到中國軍隊的沉重打擊,傷亡10萬余人。我軍武器裝備遠不如日軍,傷亡13萬余人。</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我會再一次提起電視劇《長沙保衛(wèi)戰(zhàn)》。那部劇拍的相當精彩,在豆瓣評分8.6分,可算是教科書級的戰(zhàn)爭片。劇中主要角色國民黨第九戰(zhàn)區(qū)司令薛岳由張豐毅扮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岳(意思是仰慕岳飛),后改名薛岳,字伯陵,廣東韶關樂昌客家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國民革命軍著名將領,軍事家。</p><p class="ql-block">薛岳年輕時曾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和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學習軍事,1918年加入孫中山的國民革命軍,追隨孫中山多年,擔任總統(tǒng)守衛(wèi)等工作,屢立戰(zhàn)功。</p><p class="ql-block">長沙保衛(wèi)戰(zhàn)中,他指揮第九戰(zhàn)區(qū)官兵擊退了日軍的三次進攻。三次長沙會戰(zhàn)不僅粉碎了日軍“以戰(zhàn)迫降”的企圖,還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陣營中的地位,振奮了全國人民的抗戰(zhàn)信心。</p><p class="ql-block">薛岳因這三次出色的指揮,獲得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頒授的總統(tǒng)自由勛章和國民政府授予的青天白日勛章。</p> <p class="ql-block">薛岳1998年在臺灣逝世,享年103歲,這位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將軍如此強大的生命力,真是天選之人??!嗯,有時間要再重看一遍《長沙保衛(wèi)戰(zhàn)》。</p> 延著城墻再往前走,就到了天心閣下。 <p class="ql-block">天心閣原名“天星閣”,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其名源于古人的“星野”之說,按星宿分野,“天星閣”正對應天上“長沙星”,這里也是長沙古城地勢最高點,曾是古人觀測星象、祭祀天神之所,被古人視為風水寶地。</p> <p class="ql-block">天星閣在清代重修時被改名為天心閣。天心閣從建成到現(xiàn)在,經(jīng)歷了多次的天災人禍、戰(zhàn)爭洗禮,多次被損毀,也經(jīng)歷了近二十次的重修、重建,如果說馬王堆是古代長沙城繁榮的實證,天心閣則見證了長沙的近代史。</p> <div>天心閣下保存的古城墻251米長、13.4米高、6.1米寬。</div><div>長沙古城的歷史可追溯到2200年前,長沙王吳芮的時代。</div>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吳芮因助劉滅秦有功,被漢高祖劉邦封為長沙王,并封立長沙國。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jīng)注》“湘水”篇中說:“漢高祖五年以封吳芮為長沙王,是城即芮筑也”。<br>漢代的城墻應是土墻,后經(jīng)歷代重建,現(xiàn)存的為明代城墻。 1924年長沙城修環(huán)城路時本來要拆掉全部古城墻,長沙名士趙典球用身軀擋住了拆墻工人,要與城墻共存亡,最后政府決定保存天心閣下的251米長的古城墻,在歷史的關頭,長沙總會有血性兒女挺身而出。 走在高聳的古城墻下,想想2000多年前的辛追夫人,就在這城墻后面的華宅中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長沙城的歷史感立馬撲面而來仿佛就在眼前!想起蘇東坡在《赤壁賦》中所說:“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div>清代,天心閣下湘軍大敗太平軍,也是長沙城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div>城墻下的這組“太平軍魂雕塑”,再現(xiàn)了1852年太平天國軍隊攻打長沙城的戰(zhàn)斗情景。西王蕭朝貴身先士卒騎馬揮劍,但被城內(nèi)的湘軍大炮擊中,在天心閣下殉難。 因為是長沙城的至高點,天心閣在歷次戰(zhàn)爭中都是雙方攻擊和爭奪的目標。抗日戰(zhàn)爭中天心閣也成為重要的布防陣地。 夜晚的天心閣,燈火格外璀璨,讓我們珍惜這無數(shù)的犧牲才換來的太平盛世! 我第一天到長沙是早晨5點鐘,打車時師傅說我去的地方會路過一段擁堵路段,我不相信,說這么早大家都沒起床,怎么會堵車呢? 待了兩天后我終于知道,長沙跟成都一樣,是座不夜城。 住的地方就在太平老街旁邊,絕對的市中心,江邊、太平老街、坡子街、五一廣場、橘子洲、岳麓山,去哪兒都方便。 五一廣場周圍,太平老街坡子街煙火氣很足,而天心閣附近的都正街縣正街則很文藝。 炸臭干到處都是,不過吃著并不臭啊,還挺好吃的。 隨處可見的茶顏悅色,2.9元一支的冰淇淋也不錯啊。 走著走著,忽然看見了賈誼故居,“屈賈誼于長沙 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唐代王勃在《滕王閣序》里的詩句脫口而出!原來賈誼故居就在這太平老街的鬧市中!看來這一帶在漢代就是市中心了! 賈誼(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洛陽人,西漢初年人,世稱賈生。<div>提起賈誼我們先想到的是《過秦論》,高中語文課必背篇目。分析秦滅亡原因,篇末那句“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笨芍^是警世名言。</div><div>賈誼年少成名,漢文帝時任博士,后受權臣排擠,謫為長沙王太傅,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4年,賈誼在長沙生活了三年。這時的長沙王吳著是吳芮的后代,吳姓長沙王的第五代也是最后一代,他死后長沙國回到劉姓手中。</div><div>賈誼除了《過秦論》,還有《論積貯疏》、《吊屈原賦》等,不僅文采過人,還非常有政治抱負和遠見,可惜三十三歲英年早逝。司馬遷把賈誼和屈原并列,史記中專寫一篇《屈原賈生列傳》</div><div>據(jù)說院里有口古井為賈誼所鑿,這次匆忙沒進到故居里面參觀。<br><div><br></div></div> 走了一天,早已饑腸轆轆,同伴說我們吃笨蘿卜吧。 笨蘿卜算是長沙菜的代表,在長沙好多分店,每個店面都挺大,而且全都特別火爆。這次吃了兩頓笨蘿卜,都排隊半個多小時,后邊那次因排不到大桌,同行的人只好拆成兩桌。 價格非常親民,人均消費不超過50元,這應該是火爆原因之一。 笨蘿卜的就餐環(huán)境有點大食堂的感覺,一個好大的大廳擺上幾十個桌子,四周是廚房,廚師的操作全是可視化,幾十個廚師齊上陣,應該是分工明確,每個人炒固定的幾個菜。 你問我好不好吃,就一個辣啊!所有菜里都有辣椒! 湘菜的辣跟川菜的辣不是一個辣,北方人有點受不了,吃的時候把辣椒全扒拉掉,還是辣!<div>辣的結果是特別費飯,每頓干兩碗米飯,難怪這邊飯館米飯是按位收費,2元一位,飯可無限次添加!</div> <p class="ql-block">吃飽了繼續(xù)逛街 。此時的長沙夜生活剛剛開始。</p><p class="ql-block">最熱鬧的地方是黃興廣場,去了兩次,那真叫摩肩接踵。</p> 黃興(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出生于長沙的名門旺族,北宋大文豪黃庭堅的后裔。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時期的先驅和領袖,中華民國的創(chuàng)建者之一,孫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br>1916年10月31日,黃興病故于上海,1917年受國葬之禮葬于岳麓山。 晚上十點的黃興廣場,這些喜氣洋洋的年輕人,臉上洋溢著節(jié)日般的喜悅,生活的壓力被拋到九宵云外,長沙真是一座讓人放松的城市。 大屏播放廣告及長沙宣傳片,立體感超強,最后一顆心向你撲來。 <p class="ql-block">看到這樓頂坐著的貓和老鼠,想起成都IFS的熊貓爬樓,IFS國金大廈就意味著商業(yè)中心!</p> 這家金碧輝煌的金店二樓每晚都有表演,吸引無數(shù)人駐足。 第一次來長沙,我和同伴都愛上了這座城市。<div>它既有悠久古老的歷史,又有撲朔迷離的現(xiàn)代之光,既有深邃厚重的文化底蘊,又有濃濃的煙火氣,既古老又年輕,這樣的一座城市,用兩天的時間只能是走馬觀花,希望下次有機會再來細看、細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