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農歷甲辰年十月十六,浙江磐安玉山臺地的古茶場,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趕茶場”“秋社”民俗活動。當天上午,“宋韻古茶場 浙里茶生活”磐安趕茶場活動暨趕茶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兩周年慶?;顒釉谶@里舉行,萬人齊聚鬧秋社、慶豐收,共饗一場延續(xù)千年的茶文化盛宴。 “趕茶場”作為磐安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源自對茶神許遜崇拜的古老廟會,承載著磐安人民世代相傳的文化記憶,展現(xiàn)了磐安悠久的茶市場歷史及深厚的茶文化底蘊。2022年11月29日,“趕茶場”作為“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重要組成項目,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從此走上了世界舞臺。 本次活動以“磐安趕茶場、人類非遺、茶生活、茶習俗、茶旅融合、磐安非遺”為主題,圍繞祭茶神、民俗踩街、巡茶山、迎大旗、茶技藝、茶文化等傳統(tǒng)習俗和茶事活動,結合磐安的文旅資源、茶食資源、非遺特色舉辦一系列活動,呈現(xiàn)了一場具有時代內涵的茶生活精品盛會,充分展示磐安茶旅融合的發(fā)展活力。 活動現(xiàn)場上,九面大旗獵獵飄舞、迎風招展,展現(xiàn)了磐安民俗的博大情懷和玉山臺地百姓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內涵。玉山臺地地區(qū)組織了各具特色的78支民間表演隊進行藝術表演,包含三十六行、銅鈿鞭、舞獅表演等,大家集聚一堂,體現(xiàn)了玉山茶農骨子里的文化傳承和當?shù)靥赜械拿袼罪L情。 “趕茶場”其文化價值,不僅在于它作為茶文化的象征,更在于它展現(xiàn)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以及中華民族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br><br> 11月16日,磐安玉山古茶場周邊村民已經(jīng)提前在此忙碌了兩天一夜,泡米、切菜、燒飯,招待八方來客。據(jù)了解,今年趕茶場“秋社”共吸引上萬名群眾到訪,茶場廟為此準備了8000斤大米、6000斤蘿卜、5000斤咸菜、400方豆腐,確保每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都能免費吃上熱乎的大鍋飯,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