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楊浦區(qū)圖書館其前身是民國時期上海市立圖書館,于1934年開工,建成于1936年,為原國民政府“大上海計劃”中主要建筑之一,上海優(yōu)秀歷史建筑,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總館為舊館修繕擴建而成。</b></p> <p class="ql-block"><b>近兩年上海圖書館東館和徐家匯書院相繼落成開放,一時成為熱門打卡地,更是讀書人的學(xué)習(xí)圣地,本人也曾多次前往奔著專題去閱讀。早就知道楊浦區(qū)圖書館的歷史淵源,修繕后重新開放,反響熱烈,一直沒能前往,是日專門前往老江灣,探訪上海楊浦區(qū)圖書館和周邊院校場館。</b></p> <p class="ql-block"><b>讀者需從長海路366號入口進館</b></p> <p class="ql-block"><b>新館整個建筑坐西朝東,而舊市立圖書館正門(不開)在</b><b style="font-size:18px;">東側(cè)的恒仁路上。</b></p> <p class="ql-block"><b>圖書館主體建筑分為三層,是現(xiàn)代建筑與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結(jié)合,外觀上采用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和斗拱彩繪等傳統(tǒng)技藝。</b></p> <p class="ql-block"><b>入門大堂</b></p> <p class="ql-block"><b>一樓走廊,左右墻上有舊館修繕的詳細(xì)照片圖解。</b></p> <p class="ql-block"><b>閱覽室</b></p> <p class="ql-block"><b>到了一樓中廳,眼前一亮極為驚艷,重檐歇山、飛檐斗拱、</b><b style="font-size:18px;">紅漆圓柱、綠底華彩的</b><b>古典風(fēng)格,讓圖書館有“楊浦小故宮”?之美稱。</b></p> <p class="ql-block"><b>市立圖書館于1932年8月開始籌建,由當(dāng)時著名設(shè)計師董大酉設(shè)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董大酉(1899~1973)半身雕像</b></p> <p class="ql-block"><b>1935年3月,蔡元培、王云五等16人組成圖書館臨時董事會,蔡元培為董事長。</b></p><p class="ql-block"><b>蔡元培(1868~1940)半身雕像</b></p> <p class="ql-block"><b>舊館大門的背面,右為修繕的舊館,左為擴建部分。</b></p> <p class="ql-block"><b>格調(diào)一致精致的吊燈和臺燈,發(fā)出柔和的燈光,營造出溫馨的氛圍,</b><b style="font-size:18px;">配以成套的桌椅,高雅舒適,能有這么美好的學(xué)習(xí)環(huán)境,讀書人真是太幸福了!</b></p> <p class="ql-block"><b>二樓中廳 水磨石地板都是八十多年前的,經(jīng)修繕保留至今。</b></p> <p class="ql-block"><b>“孔雀門”門扇上鑲嵌著互相對應(yīng)的孔雀造型</b></p> <p class="ql-block"><b>在彩繪斗拱下,就著老式墨綠色臺燈發(fā)出的柔和燈光讀書學(xué)習(xí),讀者是否有點穿越時空奇妙的感覺吧。</b></p> <p class="ql-block"><b>二樓走廊墻壁懸掛著很多名家畫的老上?!按笊虾S媱潯苯ㄖ乃十?lt;/b></p><p class="ql-block"><b>江灣體育場(1935年)</b></p> <p class="ql-block"><b>上海特別市政府大樓(1933年)</b></p> <p class="ql-block"><b>圣心醫(yī)院( 1931年)</b></p> <p class="ql-block"><b>公共租界楊樹浦救火會舊址(1920年)</b></p> <p class="ql-block"><b>楊樹浦發(fā)電廠</b></p> <p class="ql-block"><b>畫展</b></p> <p class="ql-block"><b>攝影展</b></p> <p class="ql-block"><b>上海近代市政文獻主題館 </b></p> <p class="ql-block"><b>這個還原上世紀(jì)二三十年代老上海的一段歷史,有關(guān)民國上海政府“大上海計劃”的視頻很值得一看。</b></p> <p class="ql-block"><b>“大上海計劃”的一些重要建筑,都是這些年人們熱衷打卡拍照的網(wǎng)紅地標(biāo)。</b></p> <p class="ql-block"><b>實施“大上海計劃”中的一些歷史人物。</b></p> <p class="ql-block"><b>這里還陳列著民國畫報、老上海電影和時尚畫報等刊物的影印本,可坐在一旁的明式家具坐椅上閱讀。</b></p> <p class="ql-block"><b>攝影展</b></p> <p class="ql-block"><b>圖書館只一、二層對讀者開放,要看到舊館大門全景和頂層屋檐需出了進館大門,沿館走到東側(cè)。</b></p><p class="ql-block"><b>?頂層只能在二樓從窗戶一窺它的部分面貌,重檐歇山式的屋頂覆蓋著明黃色的琉璃瓦,屋檐下裝飾有精致的斗拱和彩畫,屋檐的端部點綴著吻獸飾件。整個頂層屋檐的設(shè)計既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又與楊浦區(qū)圖書館作為知識殿堂和文化地標(biāo)的身份相得益彰,實在精彩。</b></p> <p class="ql-block"><b>圖書館庭院</b></p> <p class="ql-block"><b>一樓平面圖</b></p> <p class="ql-block"><b>出了入口,沿館走向舊館大門。</b></p> <p class="ql-block"><b>沿館外墻行走,來到舊館正門。</b></p> <p class="ql-block"><b>門樓為整幢建筑的視覺中心,</b><b style="font-size:18px;">外形類似北京的鐘樓,采用“現(xiàn)代建筑與中國建筑之混合式樣”,將中西方建筑元素有機結(jié)合,承載著上海的城市記憶?。</b></p> <p class="ql-block"><b>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圖書館,看到偌大的圖書館內(nèi),除不多的年青人在埋頭苦讀外,閱覽室里空蕩蕩的,讀者真沒幾個,不免令人唏噓,生出很多感慨。對附近要跑圖書館的市民來說,</b><b style="font-size:18px;">有這么好的讀書學(xué)習(xí)環(huán)境,</b><b>應(yīng)該是最開心的了。</b></p> <p class="ql-block"><b>上海體育大學(xué)就在圖書館對面不遠處,原想去看看里面的舊上海特別市政府大樓,誰知保安不讓進,說是平時白天不開放,只雙休日可進,現(xiàn)上海的大學(xué)憑身份證都可進了,跟保安也沒什么好說的,只得作罷。</b></p> <p class="ql-block"><b>經(jīng)過江灣體育場,曾經(jīng)上海的最大體育場,也是民國“大上海計劃”中的建筑之一,由中國著名建筑師董大酉設(shè)計,始建于1934年8月,1935年10月建成后投入使用。江灣體育場包括可容納42000名觀眾的體育場,可容納3500名觀眾的體育館和可容納2500名觀眾的游泳館。</b></p> <p class="ql-block"><b>一進門就聞到一股馬糞味,原來現(xiàn)是什么馬術(shù)運動中心。</b></p> <p class="ql-block"><b>上海江灣體育場 上海第一任市長陳毅題詞</b></p> <p class="ql-block"><b>這一帶地鐵站地下地面商鋪食肆鱗次櫛比,是很熱鬧的一商圈。乘地鐵回家,半天探訪園滿結(jié)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