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悠悠歲月,一晃,我們一九六四年跨入初中至今60年,彈指一揮間!每當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聚會,都會回想那時的青春往事,心潮澎湃!為紀念我們相識相伴60年,特做此美篇,以作留念!</p> <p class="ql-block">當年的武漢師范學院附屬中學,如今巳變?yōu)楹贝髮W附屬中學,而“前無古人、后無來人之老三屆”的我們,也成了白發(fā)蒼蒼的老人!老人話多,少不了啰嗦那激情燃燒的歲月!</p> <p class="ql-block">一、讀書 : 青春往亊---</p><p class="ql-block">1、兩年的學習 : 我們從1964年9月進校初中學習,到1966年7月,整整扎扎實實認真學習了兩年。</p><p class="ql-block">⑴ 安靜的讀書: 那時我們的學習環(huán)境沒有現(xiàn)在這么競爭激烈,父母只管我們有飯吃(那時剛經歷三年自然災害年)、有學費交,根本管不了我們的學習。</p> <p class="ql-block">⑵ 課余活動 : 上課努力學習,下課搶球場足球或籃球活動,放學回家做家務: 家里都不富裕,父母為生計很忙,做飯、洗衣、買米煤柴、照顧小弟妹全靠我們。課外也沒有輔導班,更沒有“輸在起跑線上”的意識!學生艱苦但都很快樂!</p> <p class="ql-block">⑶ 學雷鋒 : 當時正是全國“學雷鋒、做好事”活動高潮時期,尤其是學生們都爭先恐后做好事,社會風氣一派大好!</p> <p class="ql-block">2、文化大革命 : 從1966年9月開始至1968年底,文化大革命開始,在校兩年多的時間我們一直處在參加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沒有安靜的上課讀書了!</p> <p class="ql-block">⑴ 紅衛(wèi)兵: 文革一開始,參加“紅衛(wèi)兵”是最時髦的,但是有條件 : 紅色出身!甚至我班還上演了“唯成份論”的舉動: 工農子弟坐紅桌紅椅,地富反壞右子女坐黑桌黑椅,其他成份坐紅桌黑椅!這是我班女紅衛(wèi)兵 : 手握紅寶書、戴上紅袖章!多神氣!</p> <p class="ql-block">⑵ “四大” : 文化大革命開始就提出了“大鳴、大放、大辨論、大字報”,這把火燒向了走資派、四舊、地富反壞右等!后來又提出“造反有理”,火星變成大火,迅速漫延各領域!</p> <p class="ql-block">⑶ 破四舊: 紅衛(wèi)兵認為凡是鬼、神的廟宇和不符合革命的東西都屬四舊,都要砸爛,再踩上一腳,讓它永不翻身!甚至: 當時徐家棚亍上一藥店叫“人民藥店”,有幾個紅衛(wèi)兵認為這是讓“人民”生病吃藥,也勒令“改正”!</p> <p class="ql-block">⑷ 抄家 : 紅衛(wèi)兵抄地富反壞右的家,凡是值錢的東西一律沒收,包括一些古董、字畫、金條、銀元等。</p> <p class="ql-block">⑸ 批判游斗: 紅衛(wèi)兵對“走資派”、地富反壞右等,都要批判斗爭,甚至戴高帽游行!</p> <p class="ql-block">⑹ 文攻武衛(wèi): 文革剛開始紅衛(wèi)兵一致對外,后來產生了矛盾,分成了派別,先是“文攻”: 貼大字報或辯論攻擊對方,后來發(fā)展到棍棒伺候,再后來最嚴重的(象重慶、廣西等地)動起了槍彈!</p> <p class="ql-block">⑺ 大串聯(lián): 最開始是北京紅衛(wèi)兵串連到全國點文化大革命的火,后來毛主席在北京接見紅衛(wèi)兵,全國各地紅衛(wèi)兵要見毛主席。先是免費坐車到北京,后來發(fā)展到凡是學生,憑學生證到處串連。</p> <p class="ql-block">當時我和班上的20名同學到北京,火車上行李架、廁所全是串連的學生。我們住在東城區(qū)政府,每天到各學校抄大字報,五天后接受毛主席檢閱。這是我班同學在北京天安門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接受檢閱那天,我們清早3點起床排隊等候,一人拿個紅棗饅頭和梨,每排20個人,高唱革命歌曲,準備通過天安門接受毛主席的檢閱。由于人太多,下午六點多鐘還沒排到,總理說主席太累,要求大家退場,下次再接見紅衛(wèi)兵。</p> <p class="ql-block">好容易過了幾天,我們去飛機場路上的路兩邊排隊等候,毛主席和其他領導坐敞篷汽車接見我們!毛主席來了,他臉色紅潤,揮手致意,我們激動萬分,高呼口號往前擠,被前面的解放軍手挽手攔??!主席的車開過去了,我們激動得久久不愿離去……</p> <p class="ql-block">⑻ 上山下鄉(xiāng): ① 由于文化大革命,三屆(66年、67年、68年)初、高中畢業(yè)生(統(tǒng)稱“老三屆”)都還在學校。1968年底,毛主席發(fā)出號召 : “知識青年下放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我們積極響應,打起背包就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② 我們這些老三屆學生,在一起相處了四年多 : 安靜的學習了幾年,參加了文化大革命 : 停課鬧革命、寫大字報、斗走資派、批斗地富反壞右、抄家破四舊、大串連、文攻武衛(wèi)、復課鬧革命……這種前無古人后無來人的經歷,把我們緊緊的聯(lián)系在一起!終于要畢業(yè)(上山下鄉(xiāng)),大家還是依依不舍!</p> <p class="ql-block">③ 我們學校的下放既有上山,又有下鄉(xiāng)。當時是自愿選擇(上山或下鄉(xiāng)),自愿組合(幾個同班同學一組或與其他班學生組成一組),還有少數(shù)同學選擇了回鄉(xiāng)(自己老家)。</p> <p class="ql-block">④ 上山的地方是竹山縣,我班有男、女兩個組選擇了上山。這是四十多年后,有同學去訪下放之地,家鄉(xiāng)變化還是比較大的!這是我們在下放住的地方留影,感到無比的親切?。?lt;/p> <p class="ql-block">⑤ 下放洪湖縣集中的同學也有兩組(其他有幾人分散到別的班組)。洪湖要求男女不同組,這兩組分別下放一個區(qū)(當時農村是五級組織: 縣、區(qū)、公社、大隊、小隊)沙口區(qū)的兩個不同的公社。這是女生組下放在獅子河公社。</p> <p class="ql-block">⑥ 這是另一組男生下放月池公社雙合大隊五小隊(現(xiàn)月池公社為瞿家灣鎮(zhèn)---紅色旅游基地: 原土地革命時期的“湘鄂西省政府”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⑦ 下放洪湖的同學經歷了: 挑長江大堤(三天肩膀五天腳板的磨煉)、扯秧(多為稻田)、栽秧、開荒(洪湖邊野田)、防汛搶險、長江破堤、抗洪救災……下放兩年還未經歷過豐收的喜悅 : 第一年水稻未成熟就淹水了,第二年也未成熟就抽回了武漢。</p> <p class="ql-block">二、回城 : 參加工作---</p><p class="ql-block">1、形勢發(fā)展 : 由于國家逐步穩(wěn)定發(fā)展經濟,大批上山下鄉(xiāng)的知青被抽回城,充實到到各行各業(yè),一邊繼續(xù)參加革命,一邊參加經濟建設。這是我班同學在操作車床。</p> <p class="ql-block">2、文革尾聲: 七十年代,我們剛參加工作,還處在 ⑴ 運動多: 批林批孔、反擊右傾翻案風等;⑵ 會議多:學習會、報告會、批判會、斗爭會、文件宣講會、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會、狠斗私字一閃念會、憶苦思甜會……</p> <p class="ql-block">3、鍛煉成長: 在各個工作崗位上,同學們努力工作,刻苦鉆研專業(yè)技能,無論是在工廠企業(yè)、商業(yè)餐飲行業(yè)、醫(yī)院、文藝系統(tǒng)、部隊等,都成長為各行業(yè)專業(yè)骨干!⑴ 這是同學在機械行業(yè)工作。</p> <p class="ql-block">⑵ 這是同學在餐飲行業(yè)工作 : 有同學在全市餐飲行業(yè)技能競賽中獲得前三名。</p> <p class="ql-block">⑶ 這是同學在醫(yī)院工作 : 有的不光是醫(yī)院的護士、醫(yī)師骨干,還有出國援醫(yī),并創(chuàng)造奇跡,獲得國家表彰。</p> <p class="ql-block">⑷ 這是同學在文藝戰(zhàn)線工作 : 在大、小提琴、舞蹈等方面是主角,還主持了創(chuàng)作劇本等。</p> <p class="ql-block">⑸ 這是同學在教育系統(tǒng)工作 : 在大、中、小學均有任教,多位同學獲得了高級職稱稱號。</p> <p class="ql-block">⑹治安保衛(wèi)工作 : 還有同學被派駐治安保衛(wèi)系統(tǒng)參加社會治安巡邏管理工作。</p> <p class="ql-block">⑺ 這是同學在部隊成長 : 同學踴躍參軍,在陸軍、空軍中努力成長。</p> <p class="ql-block">⑻ 這是同學在海外工程項目上工作 : 有在帕勞國家賓館工程和香港污水處理廠工程等地從事建筑工程施工與管理。</p> <p class="ql-block">4、輝煌四十年: 我們工作的四十年,正是我們國家騰飛時期,我們也是那一大批艱苦奮斗、卓越奉獻的人群中的一份子!我們感到自豪!我們的青春奉獻給了那激情燃燒的歲月!</p> <p class="ql-block">三、相聚 : 回憶青春往事---自打上山下鄉(xiāng)(1968年底)我們班同學分開后,五十多年間,我們難舍同學情,不斷的同學聚會,回憶那青春往事,交流我們的奮斗史!</p> <p class="ql-block">1、1972年,部分同學首次聚會,他們中有上山竹山縣的,有下放洪湖縣的,歡聚一堂,大講上山下鄉(xiāng)的親身經歷!他們邊暢談邊在武昌沙湖邊劃船留影。</p> <p class="ql-block">2、1973年,部分同學相聚在武漢大學,她們中有上山的,有下鄉(xiāng)的,還有回鄉(xiāng)的,并分別抽回城到工廠、醫(yī)院、大學工作和學習。</p> <p class="ql-block">3、1975年,部分同學在武昌蛇山上聚會游玩,暢談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和現(xiàn)在抽到各個城市(十堰、洪湖、武漢)不同的工作和生活。</p> <p class="ql-block">4、1977年部分同學在武漢大學相聚,他們中有在建筑行業(yè)工作,有在文藝戰(zhàn)線演出,不同的行業(yè),不同的奮斗經歷。</p> <p class="ql-block">5、1979年部分同學在武昌洪山施洋烈士墓前相聚,緬懷革命先烈,交流大家的奮斗經歷。</p> <p class="ql-block">6、1981年,部分同學探望中學老師。瞧,那時的老師多年輕!</p> <p class="ql-block">7、1983年,部分同學在湖北大學相聚。游走在大學里,更勾起了大家對中學讀書時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8、1985年部分同學在武昌東湖相聚,又蕩起了雙漿,充滿了青春活力!</p> <p class="ql-block">9、1988年,這是同學在長江邊月亮灣聚會,是參加人較多的一次,匯聚了上山、下鄉(xiāng)、回鄉(xiāng)、參軍等幾方面的同學。</p> <p class="ql-block">10、1990年部分同學相聚在武漢長江大橋。</p> <p class="ql-block">11、1992年,我們相聚在武昌車輛廠。這一次聚會,我班班主任老師(班主任劉永厚、后任班主任鄧宏智)和大部分同學都參加了。我們準備了三個月,寫信、電話、跑腿到處通知人,終于相聚一堂!</p> <p class="ql-block">大家互訴衷腸、離別之牽掛,大談老師的教育之耐心,特講同學之間之趣事!為了這次見面,許多同學激動萬分,大家久久不愿散去!</p> <p class="ql-block">12、1993年部分同學受賀誼勝邀請,在他建的三層樓房家里聚會。</p> <p class="ql-block">13、1994年同學朱金泉、徐茂功所在的洪湖劇團來武漢演出,部分同學受邀觀看演出、聚會。</p> <p class="ql-block">14、1995年春節(jié),部分同學聚會在中山公園。</p> <p class="ql-block">15、1996年7月,部分同學在洪湖與洪湖劇團的同學幸會,遊洪湖,摘蓮蓬,吃湖餐,好不高興!</p> <p class="ql-block">16、1997年,部分同學在武師附中四十周年校慶期間相會: 學校的校舍變了,但我們的青春故事永遠刻在腦海中!</p> <p class="ql-block">17、1998年春節(jié),部分同學在武漢大學梅園聚會。這是在武漢大學櫻頂: 圖書館合影。</p> <p class="ql-block">18、2000年部分同學到湖南株洲探望孫茂功同學。</p> <p class="ql-block">19、2002年部分同學在東湖梅園聚會。</p> <p class="ql-block">20、2004年春節(jié),部分同學在武漢大學軟件基地聚會。</p> <p class="ql-block">21、2006年春節(jié),為慶賀同學賀誼勝三層樓重新建成七層樓搬新房,部分同學再相聚在他新家。</p> <p class="ql-block">22、2007年7月,部分同學為歡迎張濤從十堰搬回武漢而聚會。</p> <p class="ql-block">23、2008年部分同學,相聚在“最美大學---武漢大學”櫻花樹下。</p> <p class="ql-block">大家各自帶上準備好的美味,聚在一起席地而坐,邊品嘗,邊嘗花,邊回憶往事 : 三年自然災害中,我們挖野菜、吃紅薯片,正值長身體時期,但我們咬牙也度過來了!我們現(xiàn)在多幸福,要珍惜現(xiàn)在的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24、2009年8月,部分同學到十堰東風汽車公司探望揚友清同學。</p> <p class="ql-block">25、2010年10月,我們在武昌金禧源大酒店舉行集體60歲慶賀聚會(由于全班同學今年分別為58、59、60、61歲四個年齡段),見了面無限感慨 : 咱們都到了花甲之年,人老了!</p> <p class="ql-block">26、2011年3月,我們聚會在武昌東湖。</p> <p class="ql-block">27、2011年4月,經過六個月的征稿、收集資料、編寫、編輯、審核和制作,在同學們的積極努力下,我們把老師和同學的進校、文化大革命、上山下鄉(xiāng)、回城工作和聚會老相片等資料,編制了“同學情緣紀念冊”,并錄制了光盤,向同學們六十大壽獻禮!</p> <p class="ql-block">28、2011年8月,為歡迎黃石來的同學歐陽玉芝,并商量組織同學去黃石游玩一亊,我們相聚在漢口解放公園。</p> <p class="ql-block">29、2011年11月,秋高氣爽,我班同學受歐陽玉芝邀請,開三輛小車,赴黃石遊玩。這是在黃石廣場。</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去東方山公園、桃花村、水庫游玩。天氣好,景色美,心情特高興!</p> <p class="ql-block">30、2012年6月,為歡迎株洲的孫茂功、十堰的揚友清同學,鄧老師、許老師和部分同學,在“時尚KTV”聚會,回憶往事,暢談友誼,交流現(xiàn)在,展望未來!</p> <p class="ql-block">31、2012年9月,部分同學陪同鄧老師、許老師,一同參加東湖學院“百名校長進校園活動”。</p> <p class="ql-block">32、2013年3月,部分同學到武漢大學聚會,這是參觀抗戰(zhàn)時期周恩來在武漢大學珞珈山上的舊居。</p> <p class="ql-block">33、2013年10月,我們邀請了許老師、鄧老師同去漢口解放公園觀菊展。重來沒有露面的趙霞同學也參加了。</p> <p class="ql-block">34、2014年6月,丹江口市的同學劉戰(zhàn)軍回漢,部分同學相聚在武昌沙湖公園。</p> <p class="ql-block">35、2014年11月,部分同學在朱金泉家相聚,并商量今后同學聚會有關情況。</p> <p class="ql-block">36、2015年6月,同學賀誼勝邀請部分同學,到他家門口的沙湖公園遊玩,并介紹沙湖公園原來不是公園,而是養(yǎng)魚的地方,其中一部分湖邊田是他們農村大隊種蒿芭的湖田,現(xiàn)在都變了!</p> <p class="ql-block">37、2015年10月,鄧老師、許老師和部分同學相聚“滿天星KTV”,一展歌喉!</p> <p class="ql-block">38、2016年5月,為歡迎同學劉冬蓮從上海和柳玉英從荊州來漢,部分同學和鄧老師相聚在漢口“園博園”。</p> <p class="ql-block">看大家聚會多高興!手舞足蹈吧?!連老師都合上了學生的拍子!</p> <p class="ql-block">39、2016年,部分同學于7、8、9月分別在武漢大學、徐家棚相聚。</p> <p class="ql-block">40、2017年春節(jié),揚黎賓同學為感謝老師和同學們,在她生病期間的慰問關照,特請老師和同學們相聚在徐家棚餐廳,共敘友情。</p> <p class="ql-block">41、2017年7月,受荊州柳玉英同學邀請,部分同學到荊州游玩: 逛古城、觀內有女古尸的博物館、張居正舊居、關帝廣場(高大的關羽銅像現(xiàn)被撤遷)等。</p> <p class="ql-block">42、2017年12月,為歡迎深圳回漢的張亭福和久未露面的李書運同學,部分同學相聚在武昌萬達商城,逛商店、KTV唱歌,同敘友情。</p> <p class="ql-block">43、2018年1月,部分同學在武昌東湖觀燈展。</p> <p class="ql-block">44、2018年3月24-25日,為紀念上山下鄉(xiāng)五十周年,原下放洪湖沙口區(qū)月池公社雙合大隊五小隊的五位同學,回到現(xiàn)改為瞿家灣鎮(zhèn)的“第二故鄉(xiāng)”,與原大、小隊會計和小學老師等見面,暢談當年“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友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45、2018年8月,部分同學與鄧老師、許老師在神龍架避暑時相聚。</p> <p class="ql-block">46、2019春節(jié),為歡迎上海開車來漢的同學劉冬蓮一家,我們相聚在武漢大學。在學校食堂“過早”(吃早餐)、逛校舍、游梅園、爬珞珈山。</p> <p class="ql-block">在學?!?.12大操場”,同學們萌發(fā)童心,又比起了在中學讀書時百米跑沒有結果的比賽!加油,古稀之年的“年輕人”!</p> <p class="ql-block">47、2019年4月,下放洪湖瞿家灣的同學五家人,相聚一起祝賀揚同學的老年“第二春”!</p> <p class="ql-block">48、2019年10月,部分同學相聚武昌沙湖,觀嘗“武漢第36屆菊花節(jié)”。</p> <p class="ql-block">49、2021年1月,我班“同學委員會”相聚,商定今后同學聚會、探望的有關事項,并總結了我班同學聚會能有組織的堅持到現(xiàn)在,主要 : 一是有一個熱心服務的骨干小組,二是堅持AA制。</p> <p class="ql-block">50、2021年12月31日晚,由于疫情減少聚集,我們舉行了別開生面的網上“慶賀進入古稀之年新春晚會”,大家踴躍參加,鄧老師也獻歌一首,為大家祝賀!</p> <p class="ql-block">51、2022年3月,部分同學再聚武漢大學櫻花樹下,觀嘗一年一度的“最美中國大學校園”的櫻花節(jié)!</p> <p class="ql-block">52、2022年12月,同學與老師在“湖北省博物館”相聚,見識歷史文物,回憶咱們過去,展望我們的將來!</p> <p class="ql-block">53、2023年2月,部分同學聚會,逛“武昌鐵路文化公園”和“四美塘公園”。</p> <p class="ql-block">54、2023年5月,部分同學相聚在青山公園,逛逛“青山綠水”,呼吸清新的空氣,暢談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55、2025年1月24日部分同學到漢口悅年華老年頤養(yǎng)中心看望鄧老師和許老師(許老師前段時間生病中風)。</p> <p class="ql-block">我們一次次的聚會,一次次的回憶青春往事,一次次的回味那激情燃燒的歲月,一次次的交流咱們現(xiàn)在的快樂時光!時光不老,我們還年輕!期待下一次的同學聚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