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悼兄長》</p><p class="ql-block">鶴駕西歸痛徹心,音容宛在夢中尋。</p><p class="ql-block">同根往昔情深厚,共室曾經(jīng)意篤深。</p><p class="ql-block">手足悲離腸欲斷,陰陽永隔淚難禁。</p> <p class="ql-block"> 父母親長沙烈士公園合影</p> <p class="ql-block"> 母親80歲生日</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大哥的70歲生日,俗話說:男怕生日前,女怕生日后。大哥真的沒過70歲生日就走了,送大哥最后一程時我們兄弟姐妹扶著靈柩大聲痛哭,雖然說大哥多年來疾病纏身,生活需要人照顧,即使那樣我們也想一直陪著他,父母不在,長兄如父,他在,我們兄弟姐妹就有主心骨。</p><p class="ql-block"> 大哥的出生就成了家里的眾寵,爺爺奶奶的頭孫心肝寶貝,在那嚴重的重男輕女的年代,特別是在農(nóng)村,第一胎是男孩,加上四位叔叔都還沒有成家,一家子齊齊整整都愛著這個崽。大哥的出生時日是農(nóng)厲十月十五日午時,按天干地支來算就是大空望日,農(nóng)村的人說大空望日出世的人有出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哥在呵護中長大,在溫愛中成長,都說在愛中長大的孩子脾氣性格好,討人喜愛,大哥不但沒寵壞反而很聽話很勤快,五歲就跟著爺爺、叔叔他們編簸箕,編簸箕賣在當(dāng)時是家里的經(jīng)濟來源。</p><p class="ql-block"> 大哥五歲開蒙,讀高小時就到縣城的城南學(xué)校讀書,他告訴我,他到汝城的廉溪書院讀過書,那時候因為城南學(xué)校修房子還是怎么,臨時在廉溪書院上課。高中在汝城三中就讀,那時還沒有正式的三中學(xué)校校址,他們是在叫“湘鋼”的一棟房子里讀書,在去大坪的馬路邊上,現(xiàn)在那棟房子還在,有一年我和大哥從韶關(guān)回汝城,經(jīng)過那地,大哥老遠就指著那早已荒廢了房子很興奮的說:“那就是我們讀高中的地方!”后來修建三中時,他們還挑過泥土、搬過磚。曾想當(dāng)年,那汝城南邊鄉(xiāng)的最高學(xué)府三中,一拔又一拔意氣風(fēng)發(fā)的青年從這走出去成為了社會的棟梁之材,隨著歲月的流逝,曾經(jīng)輝煌的“湘鋼”已淹蓋在滄海桑田中。</p><p class="ql-block"> 大哥讀書時,不但學(xué)習(xí)好,人緣也好,老師同學(xué)都很喜歡他,有幾個好鐵的同學(xué)在我們縣城工作,做到了政府部門的一官半職,和他們一見面就聊到起我大哥,他們都豎起大拇指,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我大哥高中畢業(yè)后馬上就教下一屆的高中班,聽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當(dāng)時一個女教師(謝老師)生孩子后一時半會不知到哪找老師,就想到我大哥高中剛畢業(yè),學(xué)習(xí)成績又好,那時又不考大學(xué),十年文化大革命已停止了高考,這樣我哥就成了代課的最佳人選,聽我大哥說:好像是教化學(xué),代了一個學(xué)期的課,其中我表哥他就教過,難怪我表哥很敬佩他這個表哥(我大哥)。</p><p class="ql-block"> 大哥比我大十二歲,在我懂事的時候,只記得大哥在縣水利局上班,做活動工,我和姐姐去他那里玩過幾天,那單位的人還挺喜歡逗我們,我們也和那些吃國家糧的小孩子一起玩,覺得她們皮膚好白,衣服也好看,好漂亮!記得大哥每天早上騎著單車去菜市場買菜,那時城里騎單車的人很少,一般都是公家才有單車,那時候我就覺得我大哥好厲害!騎著單車好好看(好帥)!</p><p class="ql-block"> 那時單位上都是吃缽頭子飯,每餐吃飯時大哥把飯端在他房間里來,我和姐姐和大哥三個人一起吃,那時覺得那飯?zhí)貏e好吃,菜也特別香,比家里的飯菜好吃,現(xiàn)在想起來都滿口溢香,但也有一次,他端回來的飯上面有紅薯干,一根一根白條條那種,看到有點怕,象蟲子一樣,我不吃,我大哥就把紅薯干一根一根選出來讓我吃米飯。幾十年了,大哥選紅薯干的場景一直腦海里回映。</p><p class="ql-block"> 70年代初,整個國家都物質(zhì)匱乏,何況生在農(nóng)村的我們,別說蘋果、香蕉等水杲,就是糖也只是那硬梆梆的,大哥年紀(jì)輕輕就很懂事,很孝順,每次從縣城回家,盡管他工資不多,但他都會帶些糖果零食給奶奶和我們吃,我記得有一次他帶回的小塊的雞蛋糕,我們都不知道是什么東西,大哥告訴我們這是雞蛋糕,然后由奶奶分給我們吃,那雞蛋糕入口就化,濃濃的蛋香,軟綿可口,從那以后,我知道了有一種零食叫“雞蛋糕”也許是兒時最美的記憶,如今我什么蛋糕(雞蛋糕)都喜歡吃。小孩的嘴都饞,我總盼著大哥回家,他就會帶東西給我們吃,每回大哥買回來的東西都很時新,都是新出物,有一次回家,他從車上取下一包好大的東西,進門打開一看,青溜的,我們認識這是香蕉,但沒吃過,硬梆梆,大哥趕緊告訴我們,現(xiàn)在還不能吃,要放在灶門口茅鍋頭用禾桿藏一段時間香蕉變黃變軟了才可以吃,我們都好奇的跟著奶奶把香蕉輕輕拿起放在茅鍋頭,用禾桿蓋好,我們天天往茅鍋頭聞聞,心里埋怨著這香蕉怎么還不熟?大約十天八天后,藏在禾桿下的香蕉終于熟了,屋里面彌漫著甜甜的香味,纏著大人快把香蕉取出來,沒有大人的允許,小孩子再想吃也不敢去拿,多珍貴的東西!熟透的香蕉呈現(xiàn)出深黃色的光澤,這種顏色擺在臺上讓人一看就想要咬一口,我們咽著口水,等著大人分給半根香蕉,一把香蕉分不開,同叫一個奶奶的孫子孫女就有十多個,不要說還有大人都想嘗個鮮,香蕉的口感非常細膩,它的果肉具有迷人的香氣和甜味,入口即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14年10月,母親下葬后,爺爺奶奶命下的大合照。</p> <p class="ql-block"> 十年動亂年代雖停止了高考,但國家還是需培養(yǎng)各個領(lǐng)域的人才,國家采取推薦去讀大、中專院校,每個鄉(xiāng)鎮(zhèn)分名額,我哥是推薦去湖南大學(xué)。以后大哥回家次數(shù)就更少了,寫信是大哥和家人感情聯(lián)絡(luò)的紐帶。每當(dāng)郵遞員從家門囗過,家里人都會招呼郵遞員進屋喝茶,順便問有不有大哥的信?信至情至,字展笑顏開,每次大哥的信一到,全家人都輪著看,每封信都要看好多遍,母親不識字,要我把信反復(fù)讀給她聽,書信傳遞,紙墨馨香。三年畢業(yè)后他留校任教,工作安逸舒適,大學(xué)老師人人羨慕?。?lt;/p><p class="ql-block"> “四人幫”垮臺后,撥亂反正,國家百廢待興,1977年恢復(fù)高考,埋沒多年的人才趁著高考的春風(fēng)走進高校,隨著改革,也恢復(fù)了研究生招生,大哥覺得他們“工農(nóng)兵大學(xué)生確實是比不上通過高考進來的大學(xué)生,有被排擠的危機感,于是,他下功夫考研究生,據(jù)他回憶,為了考研究生,他躲到礦冶大學(xué)封閉看書,長沙天氣又熱,那時條件就那樣,沒空調(diào),有風(fēng)扇就不錯了,他說:那段時間確實用功、刻苦,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哥考取華北電力學(xué)院(北京)研究生班。</p><p class="ql-block"> 記得 大哥在北京讀研時,每年過年他帶回的北京特產(chǎn),果脯,北京糕點、貓耳片、還有一種高粱飴軟糖,70年代末80年代初,能吃到來自京城的零食,不要說吃,見都沒幾個人見過,那就是“此物只有天上有,人間難得見幾回”。吃在嘴里甜在心里。愛美是女孩子的天性,有一年冬天,大哥從北京給我和姐姐每人買了一條羊毛圍脖,我記得好清楚,一條綠色的,一條黃色的,當(dāng)大哥拿出圍脖并告訴我們說這叫圍脖,今年北京最流行時,心花怒放的姐妹倆馬上圍上圍脖,頓時覺得像一朵溫暖的云朵包裹著,無論是圍脖的款式和顏色在當(dāng)時的農(nóng)村那絕對是稀罕物,我們戴出去都遭到同齡人的羨慕、嫉妒。</p> <p class="ql-block"> 大哥一九八二年研究生畢業(yè)后回省電力廳(國家電網(wǎng))中試所工作,那年和大嫂結(jié)婚,大嫂是大哥湖南大學(xué)教研室主任的女兒。我那年初中畢業(yè)進衛(wèi)校讀護士班,我是家中老幺,我是幸福的,大哥、小哥都寄錢供我讀書,小哥前一天畢業(yè)出校門,我第二天進,我們同一所學(xué)校學(xué)醫(yī),畢業(yè)后他當(dāng)醫(yī)生,我做護士。讀衛(wèi)校期間,大哥、大嫂無論是物質(zhì)上還是精神上都無微不至的關(guān)心,大哥的信雖然簡短,但言近旨遠,讓我深思不已。大嫂寄過來的裙子和風(fēng)衣時尚、得體,我們護士班的女生都投來羨慕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大哥、大嫂50歲生日,有上輩、同輩和下輩前往長沙祝賀,也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家庭聚會。正處在事業(yè)高峰期的大哥,他還是放下手中的工作,陪家人一起游長沙世界之窗,海底世界。并耐心的向長輩們講解。</p> <p class="ql-block"> 國家大劇院</p> <p class="ql-block"> 大哥50歲時我們四兄妹長沙合影。</p> <p class="ql-block"> 大哥60歲時我們兄妹合影。</p> <p class="ql-block"> 母親80歲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09年,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天皰瘡,把大哥從一個高大魁梧、事業(yè)頗有建樹的中年男人最后折磨成了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見,牙齒脫光、走路靠拐杖的病秧子,這十多年以來,大哥一直在北京、廣州、青島、湘雅醫(yī)院轉(zhuǎn)展住院、復(fù)查,甚至美國也去了幾個月檢查、治療,這十多年來只要大哥住院我就一直陪著,特別是近兩年做化療21天做一療程,接觸大哥的時間更多,我們兄妹的感情逐漸加深,從小到大,我對大哥的印象是像父親那樣嚴肅,懂事起他就常年在外,回家后像待客人樣待他,驕傲、不好接近。這十多年來,大哥病著,我陪著他,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大哥性格開朗、和藹可親,人緣好,知識面廣,思想活躍,從聊天中知道了大哥從小到大都喜歡看書,讀書能豐盈一個人的靈魂,改變一個人的氣質(zhì)。據(jù)他回憶,小時候家里僅有的書他都讀過,后來大哥是單位的技術(shù)骨干進入高管層后,工作忙,應(yīng)酬多,但也沒影響他讀書,汲取精神食糧,追求自己的愛好,他喜歡唱歌,他們單位開年會他還上臺獨唱《明天會更好》,他說音樂可以淘冶一個人情操,在他養(yǎng)病期間,我們兄妹倆經(jīng)常來個“男女聲二重唱”,經(jīng)典老歌串唱。</p><p class="ql-block"> 我最佩服大哥的修養(yǎng)好,心態(tài)好,十多年來病魔的折磨,他從沒懼怕過、怨恨過,盡管病著,他生活很有規(guī)律,堅持散步、看新聞、聽書、背唐詩宋詞,興致高時唱唱歌,當(dāng)他得知已患上癌癥時,出乎意外的淡定,積極配合,不厭其煩的上醫(yī)院檢查、復(fù)查住院,每天當(dāng)飯吃的藥一餐也不會落下,無數(shù)次的住院從沒看過他發(fā)過醫(yī)生的脾氣,有時偶爾跟我嘮叨幾句,就憑這點他的主管醫(yī)生很佩服他、尊重他。</p><p class="ql-block"> 人老懷舊,這么多年來,大哥把他從小到大的經(jīng)歷一樁一件的講給我聽,如數(shù)家診,他記憶好,語言組織能力強,語氣抑揚頓挫,我像小時聽爺爺講古樣聽得津津有味。</p><p class="ql-block"> 不管你走多遠,家鄉(xiāng)永遠是我們最眷戀的歸宿。大哥時不時的和我一起回憶星村的一些人和事,這我才知道,大哥為什么喜歡我去照顧他,因為我們有共同的話題彼此都懂。'橋腦頭、杉山、牌坊腳、曲街、大廳門、山頭下……大邊山、細邊山、高山山垅、王家在腳、白石塘……這些名字村子里好多人都不知道,大哥離開家鄉(xiāng)幾十年,這些地名他能一一叫出,故土難離,鄉(xiāng)情難斷。</p> <p class="ql-block"> 2014年10月,母親安葬后,我們兄妹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10年春,大哥在協(xié)和醫(yī)院治療期間,感謝大嫂的同學(xué)、朋友的幫助。</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大哥單位領(lǐng)導(dǎo)來春節(jié)慰問,大哥饒有興趣的和他們聊起單位的事。</p> <p class="ql-block"> 2007年春節(jié),母親和我們四兄妹全家福,侄子(大哥的兒子)在美國讀書。</p> <p class="ql-block">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不管身在何方,大哥對家鄉(xiāng)的建設(shè)盡力相助,村子里安裝自來水,大哥踴躍捐款,他的名字刻在家鄉(xiāng)的豐功碑上。</p><p class="ql-block"> 孝敬父母是我們作子女的天職,作為長子的大哥是我們的榜樣,自父親95年去世后,每年的春節(jié)大哥都會回來陪母親過年,給叔叔嬸嬸拜年,和兄弟們喝喝酒打打小牌,看他們酒后的放肆,打牌后輸贏的爭執(zhí),最后把酒言歡,這才是兄弟在一起該有的樣子,他們在一起聊得最多的是,每年放假在東嶺的山窩里跟著爺爺、三叔打棚,隨著年歲的增添,那段記憶越顯厚重,當(dāng)時條件很艱苦,幾天才趕一次鬧子,蝸在山里面根本沒有吃的,都是十多歲的男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飯不夠飽是常有的事。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好在我們的爺爺一向幽默風(fēng)趣,講故事是他的強項,遇事能化干戈為玉帛,他把僅有的一個雞蛋能做出一臉盆蛋湯,他的孫子們也能吃出來美味佳肴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東嶺打棚,是他們青春年少時絢爛的煙火;是他們一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p><p class="ql-block">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他們兄弟之間相互關(guān)照,互相幫襯,在各個領(lǐng)域混得風(fēng)聲水起,體制內(nèi)的擁有一官半職,受人尊重,做企業(yè)從商的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也能夠脫穎而出,像明亮的星星一樣吸引著眾人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血濃于水的親情;親人之間的感情,是一生一世的。</p><p class="ql-block"> 親情是一縷和煦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親情是一杯醇厚的美酒,喝進肚里醉心肺;親情如一條奔騰不息的江河,流淌于人生之路,永遠給人以溫馨。</p> <p class="ql-block"> 去年大嫂過生日</p> <p class="ql-block"> 今年大嫂過生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