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42年,德國女攝影師鏡頭下的山東泰安</p> <p class="ql-block">赫達·莫里遜(Hedda Hammer Morrison,1908-1991),生于德國南部的斯圖加特,父親是個出版商。莫里遜的家里后來曾經(jīng)送她到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的醫(yī)學院去攻讀,但她不久就說服家人,改到慕尼黑最早開辦的一家攝影學校學習,從此開始了攝影師的生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赫達二十四歲那年(一九三三年)偶然在一份攝影雜志的廣告上發(fā)現(xiàn),中國北京的一家德國人開設(shè)的哈同照相館正在征召一名會講英、法、德語的女攝影師。她認為這個職位非己莫屬:她會這三種語言,她的施瓦布地區(qū)的出身——當?shù)厝嗽诘聡钥炭嗄蛣谥Q,而且她還是個女性——老板的盤算是可以少付些薪水。結(jié)果不出她的所料,北京的照相館果然相中了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個時代的中國,對于一個德國年輕的單身女性來說,實在是個遙不可及的地方。但她還是只身離開德國前來中國。</p> <p class="ql-block">赫達其后十三年里在北京度過的歲月,就是帶著相機,騎著一輛自行車跑遍北京的大街小巷,名勝古跡,拍攝下如今大多已經(jīng)蕩然無存的舊日景物,留給后人嗟嘆其珍貴價值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赫達·莫里遜除了北京之外,還到過很多地方,河北的正定、保定、熱河,陜西的華山,山東的濟南、泰安、威海、青島以及南京、香港等地。這些地方的自然風光、名勝古跡、市井風情,也隨之進入了她的鏡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所發(fā)這一組是赫達·莫里遜在山東泰安拍攝的一組照片,時間大概是1942年。</p> <p class="ql-block">岱廟牌樓</p><p class="ql-block">岱廟,又稱東岳廟、泰廟,位于泰山南麓,泰安市境內(nèi),是古代帝王奉祀泰山神,舉行祭祀大典的場所。始建于秦漢,拓建于唐宋,金元明清多次重修,是泰山延續(xù)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岱廟坊。岱廟坊位于遙參亭與岱廟之間,又名玲瓏坊,東岳坊,四柱三間三樓式牌坊。</p> <p class="ql-block">泰安城里運貨的馬車</p> <p class="ql-block">泰安城門,一位挑著擔子的男子蹲在河邊。河對岸的城門處寫著“明德新民”標語。1942年泰安還在日本占領(lǐng)之下,下面似乎是“中日一心”的宣傳標語。</p> <p class="ql-block">泰安奈河兩岸,遠處是城樓</p> <p class="ql-block">泰安城中奈河兩岸</p> <p class="ql-block">泰安城中有人在河中架起漁網(wǎng)。赫達對于這一場景連續(xù)拍了多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一位肩挑貨物的小販,他挑的是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泰安街頭的一家竹器店,店前陳列著待售的竹筐、蒸籠和鳥籠等竹編物品。</p> <p class="ql-block">泰安城中一家店鋪:公成梳篦老店。</p> <p class="ql-block">一家餐廳的烤架</p> <p class="ql-block">一處店招</p> <p class="ql-block">泰安城中一家剪刀店</p> <p class="ql-block">泰安城中的店鋪裝飾</p> <p class="ql-block">別致的店招</p> <p class="ql-block">一家飲食店</p> <p class="ql-block">熾熱陽光下的泰安城,城樓高聳,城墻邊是登城的馬道和幾座民居</p> <p class="ql-block">出售家用五金器具的店鋪</p> <p class="ql-block">陶瓷店主父子。早在南朝時期,泰安便有了著名的“泰安窯”,窯址在泰安滿莊中淳于村西南位置。其燒制的產(chǎn)品有陶器和瓷器。</p> <p class="ql-block">泰安鐵塔,鐵塔位于城西天書院內(nèi)。建于明萬歷二十五年( 1599年) ,塔身為六角形,為分層鑄造,后套合而成。</p> <p class="ql-block">鐵塔和西天書院的建筑。如今鐵塔現(xiàn)存底部四層,1973年遷至岱廟后院,與著名的銅亭相對。</p> <p class="ql-block">城中一處樓閣</p> <p class="ql-block">泰安西門里</p><p class="ql-block">升平街是泰安城內(nèi)的一條千年古街。泰安古城的中心是以岱廟前的遙參亭為主線,縱橫劃分開的。西升平街是從遙參亭向西至青年路與東岳大街的十字路口(古時稱西門里)這一段。圖中的牌坊為明清兵部、刑部兩部尚書蕭大亨恩褒牌坊,其坊額依稀可辨認出為“鳳章褒贈”。</p> <p class="ql-block">岱廟主殿月臺。岱廟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圖中展示的是岱廟主體建筑宋天貺殿的欄桿及殿前的香爐和“門?!保ㄏ黎F缸)。</p> <p class="ql-block">看古木和石獅,這張照片也是一處祠廟建筑。</p> <p class="ql-block">岱廟主殿為天貺殿,天貺殿東、西、北三面墻壁上繪有壁畫,名曰《泰山神啟蹕回鑾圖》。以大殿北門為界,東為“啟蹕圖”,西為“回鑾圖”,全長62米,高3.3米,繪有人物690多個,以宋真宗封禪泰山的場景為藍本,表現(xiàn)了泰山神出巡與回程的壯觀場面。整個畫面以出巡人物為主,襯以山川樹木樓閣,間以祥獸?!短┥缴駟③嫽罔巿D》始繪于北宋初年,只是岱廟于金、元、明、清各朝歷經(jīng)地震、火災、戰(zhàn)亂,天貺殿多有重修,也使得壁畫屢經(jīng)重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赫達非常詳細的拍下了全部壁畫,非常難得。</p> 特別鳴謝:赫達·莫里遜 圖文來源:大觀日知錄 搬運工: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