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覺自己有點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里的農(nóng)家都有一個燒煤的爐子燒白煤,煤爐上放一口大鐵鍋,煤爐用木制風箱鼓風。白煤塊據(jù)說是揀來的,據(jù)我觀察鐵道兩邊確實有不少婦女和小孩在揀運煤車上滾落下來的煤塊。煤炭是從山東棗莊運過來的。這些婦女大多蓬頭垢面,蒼老得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將羊肉和雞子剁成小塊。放進鐵鍋,加進清水和鹽、辣椒。扯了一把草引火,加上煤塊,拉起了風箱,也就是個把小時的功夫香味飄出來了。我們盛了一大碗給房東家,然后我們就開懷大吃起來。把個肚皮吃的滾圓,一直阻起喉嚨管子。腆著個大肚子不敢彎腰,口干不敢喝茶,武裝褲帶子解不下來。不這樣吃不行呀,這一頓吃飽了,下一頓吃什么,在什么時候吃,沒得數(shù)呀。吃完了飯,給了人家火錢,我們又上路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錢了,下午就進浴室洗澡換內(nèi)衣。躺在浴室睡一覺,浴室打烊方才走人。出了浴室日子又沒法過了,要么去車站候車室烤火,要么管他什么南來北往的客運列車,爬上去睡一覺,天亮再下車。哪曉得這一覺睡到了河南省S市火車站,大麻煩開始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合當有事,龔常在馬路邊拾到一只鉛絲鉤,長約25厘米,呈S形,寬約2.5厘米雙股,是用新十號鉛絲做的。他拿在手上把玩,告訴我這玩藝有用。在我們扒火車被趕出車外,掛在列車外面時,可以一頭鉤住車廂門把手,一頭鉤住武裝褲帶,可增加安全系數(sh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龔常對我說:我們身上有幾個錢了,放在身上不安全,打算留五元錢吃飯,其余的16.5元統(tǒng)統(tǒng)寄回家。我高度贊成,郵局不難找,路邊有的是。這個郵政局不算大,大約百十個平方。地勢有點偏街上很冷清。走進郵局,里面僅一個男性中年人在坐班。柜臺有點高,龔常向他要了一張匯款單子一一白底綠字的信封。上書:江蘇省揚州市高郵縣城鎮(zhèn)xx街x號龔常憑學生證取款。(留交郵電局)匯款金額大寫:壹拾陸元五角。匯款人:本人。寫好以后,匯款單遞進去,值班員站起身來,看了看匯款單,又看了看我們倆,龔常將十六元伍角遞到他手上,中年男子一把抓住他的手,大聲對外喊到:抓小偷啊抓小偷,大街上的行人聞聲而入。聽說抓小偷哪個不積極?郵政大廳里一下擠滿了看熱鬧的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錢給他拿走了,人給他捉住了,</p><p class="ql-block">人贓俱獲,百口莫辦。立馬將我們扭送到附近派出所。派出所對待小偷自有一套辦法,問清楚來龍去脈后,發(fā)現(xiàn)龔常手上拿的那根S形鉛絲鉤,追問這個東西是干啥用的?龔常支唔了一陣子還是說不清楚,于是民警就現(xiàn)埸演示一頭掛在褲腰上,一頭鉤住自行車后輪,雙手抓住自行車車把,后輪懸空,即使是車子上鎖也能大模大樣的將車子移走。這一來性質(zhì)嚴重了,小偷變成了大偷,打一頓殺威棒是必須的。這時候說什么都無用,該打就打唄。到這個時候,我倆都感覺自己有點冤,甚至還想拿回屬于我們的十六點五元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事情就是這么大,案情并不復雜。問完了,打夠了。派出所將我們交給了河南省S市遣送站。遣送站距火車站不遠,估計大約不超過一公里。南來北往的火車進出S市都要打個招呼或說聲再見?;疖嚨霓Z 鳴聲由遠至近,我們知道有車子進站了,氣笛聲由近去遠我們就可以斷定哪一班列車過去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遣送站臨街是一條大路,兩輛汽車可以并排開。大門很寬大,大約有十公尺寬。進出大門有三道崗,每道崗相距約十多公尺,進大門最里面向右是一間大辦公室,一扇帶拉簧的半通透的玻璃木門把里面的世界和外界隔開。這里是監(jiān)管人員辦公值班的地方,面積約五十多個平米。里面有三四張辦公桌,兩張木質(zhì)條椅。再往里面走,就是一個大院子,面積可以容納百十個人開會活動,環(huán)繞院墻四周的有幾間大屋,每間有上百平米,房屋光線很暗,我沒有看到窗戶.,室內(nèi)僅有一盞電燈照明燈光昏暗。地面上用磚頭砌成五六個池子,池子里面放的麥桔大約有十公分厚度,用來供流浪者御寒。每個池子里面可以睡十多個人,身下的麥桔早己揉爛成一寸寸的長度了,門口掛了兩個棉制門簾,門簾里面有一個大一點的鑄鐵煤爐取暖。磚砌的池子里躺著或坐著七八十個盲流,大多數(shù)人都有一個旱煙袋或水煙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未完待續(x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網(wǎng)絡。</p> <p class="ql-block">郵局信箱。</p> <p class="ql-block">水煙袋。</p> <p class="ql-block">旱煙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