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皇太極與林丹汗的龍象之戰(zhàn)

昭烏達歷史文化

<p class="ql-block">  明王朝統(tǒng)治末期,東北女真族首領努爾哈赤在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zhèn)赫圖阿拉(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等生于此)起兵后,統(tǒng)一了女真族各部。公元1616年(明神宗萬歷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建立了后金王朝,年號為天命。公元1619年至1627年,后金王朝與明朝在東北地區(qū)遼沈、廣寧、錦寧進行了3次大規(guī)模作戰(zhàn),結果是后金王朝獲勝,明王朝的勢力基本被逐出東北。自此以后,努爾哈赤便乘勢而上,積蓄力量,尋找機會,準備向漠南進兵。林丹汗是元朝宗室的后裔,為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孫,其先祖達延汗是成吉思汗的第15世孫,初期活動在大漠南北,后逐漸南移。當時蒙古各部處在四分五裂狀態(tài),達延汗經過數年征討,終于統(tǒng)一了蒙古諸部,鞏固了汗位,并分封了諸子。達延汗去世以后,蒙古各部又開始分裂,大小部落紛紛各自立汗,最強者是達延汗后裔察哈爾部的大汗,明王朝當時稱察哈爾部巴圖孟克達延汗及子孫為小王子,并稱:“時小王子最強,控弦十余萬”(《明史》·韃靼傳)。</p><p class="ql-block"> 察哈爾部當時領有敖漢、奈曼、翁牛特、克什克騰、烏珠穆沁、浩齊特和蘇尼特等部。公元1604年(明萬歷三十二年),達延汗后裔布延徹辰汗的長孫林丹汗繼位。林丹汗名義上雖然是蒙古最高的汗,但實際上漠北的喀爾喀、漠西的衛(wèi)特拉早已不聽林丹汗的指揮了。林丹汗繼位后,雄心勃勃力圖振興先祖達延汗的事業(yè),統(tǒng)一蒙古各部,抵御東部的后金王朝進占漠南。其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聯合交好明朝,共同對付后金。</p><p class="ql-block"> 公元1628年(明崇禎元年),林丹汗西進河套,征服了喀喇沁(曾駐牧漠北、鄂爾多斯,今多居喀喇沁旗)、土默特部二部,占據了庫庫河屯(今呼和浩特)。鄂爾多斯等部畏懼林丹汗的勢力,紛紛臣服于他。林丹汗趁此與漠北的綽克圖洪臺吉(即那圖汗,外喀爾喀首領,一度征服土默特部<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取得聯系,結成聯盟,一時間其聲勢大振,統(tǒng)治勢力范圍達到了“8大營24部”。</p><p class="ql-block"> 后金皇太極繼位以后,認為察哈爾林丹汗是后金征服蒙古的主要對手。只有把林丹汗打敗,整個漠南蒙古才能俯首聽命于后金?;侍珮O于是決定先采取分化瓦解察哈爾蒙古的策略,利用蒙古各部對林丹汗的不滿情緒,逐個地把他們拉向后金懷抱。</p><p class="ql-block"> 公元1627年(后金天聰元年),皇太極利用林丹汗興兵攻打喀爾喀諸部的機會,向奈曼、敖漢、克什克騰旗諸部發(fā)出建立友好聯盟的信函。奈曼、敖漢部因“察哈爾不道,來求圣主福庇”,馬上歸附了后金。自此以后,林丹汗內部叛離者日益增多,連林丹汗屬下的重要人物也相繼投向后金,林丹汗開始陷入孤立境地。</p><p class="ql-block"> 公元1628年(明思宗崇禎元年,清太宗天聰二年)2月,喀喇沁部為了反對林丹汗的“廢弛政事恣肆,欺凌宗族,擾亂四周”的掠奪行為,聯合鄂爾多斯、阿蘇特、喀爾喀諸部,組成10萬聯軍,在土默特部趙城附近與林丹汗展開激戰(zhàn),結果林丹汗4萬大軍被殲滅。隨后,林丹汗派到張家口的3千人馬,在回返途中,與喀喇沁部聯軍遭遇。雙方激戰(zhàn)后,都遭受了重大傷亡。</p><p class="ql-block"> 此后,喀喇沁部致書后金皇太極,商討聯合會兵征討林丹汗?;侍珮O竊喜,同意舉行“會盟”談判,但要喀喇沁部派人面商。是年7月,喀喇沁部派4名喇嘛,率520人大隊人馬赴盛京(今沈陽)“乞盟”。雙方立馬達成了一致意見,對天刑白馬,對地刑青牛,進行了盟誓。逐漸,皇太極取得了喀喇沁、科爾沁、巴林、敖漢、阿魯科爾沁、扎魯特、奈曼諸部首領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公元1628年9月,皇太極以盟主身分,征調科爾沁、喀喇沁、敖漢、奈曼、喀爾喀、阿魯科爾沁等諸部貝勒,各率所部兵馬,“會于所約之地”,然后由他率領,開始西征林丹汗。兩軍經過戰(zhàn)略決戰(zhàn),林丹汗大敗,被迫從西拉沐淪河流域退到大興安嶺以西地區(qū)。</p> <p class="ql-block">林丹汗</p> <p class="ql-block">  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禎四年,清太宗天聰五年),不甘失敗的林丹汗重整旗鼓,回師西拉沐淪河流域,準備收復失地。他首先進至阿魯科爾沁地區(qū)討伐該部叛軍,搶掠牛羊財物?;侍珮O得知林丹汗進攻的消息后,急令阿魯科爾沁部“移營近地”。但阿魯科爾沁部達賚、穆彰父子粗心大意,沒有執(zhí)行,仍在遠處放收,結果遭到林丹汗的襲擾與搶掠。</p><p class="ql-block"> 公元1632年3月,皇太極下令調集蒙古各部騎兵,第二次親自征討林丹汗。史載,4月1日,皇太極大軍西渡遼河、黑哈爾河,進至到昭烏達地區(qū),在西拉沐淪河西岸會齊了敖漢、喀喇沁、土默特、奈曼、扎魯特、阿魯科爾沁、巴林、翁牛特各部,待進至到哈爾占地域時,已會集大軍15萬人。</p><p class="ql-block"> 皇太極舉行了盛大宴會款待各部,同時借機又整頓了軍紀。他對各部首領說:“朕以為察哈爾不道,整旅租征,先期諭爾等率所部兵來會。今爾等所率兵,多寡不齊,遲速亦異,惟土謝圖額駙(土謝圖汗部也作“圖什業(yè)圖汗部”,喀爾喀后路,是清代、民國時喀爾喀蒙古四部之首)率來軍士甚多,又不惜所蓄馬匹,散給部眾,疾馳來會,足見立心誠愨,憂樂相同,朕甚嘉之。至若巴林諸貝勒,既托命于我,自應身先士卒,竭立成行,乃各惜馬匹,怠緩不前,何耶?而喀爾喀諸貝勒,為察哈爾所俘戮者有之矣,離其失婦女者有之矣,取其部曲,祗存子身者,亦有之矣。朕從大公起見,興師來此,正爾等奮志雪恥之日也。今視爾等,似猶有懼心者,爾塞特爾①動輒托病,果何病耶?不念及國政,而嗜飲無度,為酒所困。又阿魯科爾沁諸貝勒,為察哈爾所逐,自奔投我國以來,朕每當移營近地,乃不遵朕言,仍于遠處放牧,復為察哈爾所掠。且于所掠箸物,獻于明國,誰云:滿兵進攻之后,我入其地而得之以貢獻。是彼指侵略我國之名,以誑告于明也。屬國為人所欺,朕猶有憾,阿魯諸貝勒躬罹其害,蓄怨自深,豈不恩仗朕力以復仇者,乃竟不散給爾馬,不多發(fā)爾兵,僅以一旅之師,勉強應命,應俟班師日議罪。至爾敖漢、奈曼諸貝勒,獨先他部來歸,濟農移居沈陽,班師年少,袞出斯巴圖魯②身居本國,汝等較巴林殊優(yōu),然亦未為善也?!泵晒鸥鞑渴最I遭到皇太極訓斥以后,皆“叩首聽命” (《清史稿》太宗本紀),表示不再犯第二次錯誤。</p><p class="ql-block"> 后金與林丹汗在哈爾占交戰(zhàn)大勝,進抵阿魯科爾沁哈齊爾河暨黑哈爾河(史書誤記為哈拉木倫,為右旗查干沐倫一條河,而清稱黑哈爾河為哈齊爾河)。在此之前,阿魯科爾沁部達賚、穆彰、僧格和碩一起拜見了皇太極。達賚敬獻駱駝1峰、馬1匹;穆彰敢獻鞍馬1匹、駝2峰;僧格和碩獻駱駝1峰、馬4匹。至11日,阿魯科爾沁部昂阿塔布囊拜見皇太極,敬獻了馬1匹,牛1頭。13日,阿魯科爾沁部諸貝勒拜見皇太極,各獻馬1匹。作為還禮,此戰(zhàn)后皇太極特意賜黃緞袍一個、雕鞍轡一個、撤袋弓靫一個、順刀一個、油緞油單一個,以獎勵阿魯科爾沁部昂阿塔布襄等,此為后話。</p><p class="ql-block"> 當皇太極率大軍進至到喀喇沐淪河(今巴林左旗查干沐淪)時,察哈爾林丹汗聞知,慌忙率部西逃,皇太極遂下令追擊。5月下旬,皇太極大軍進至到木魯哈喇克沁,而后兵分兩路,左翼由阿濟格率科爾沁、巴林、扎魯特、喀喇沁、土默特、阿魯科爾沁部兵馬1萬人,合力進攻大同,宣府邊外屬察哈爾屬地。右翼2萬大軍則進攻歸化城和黃河一帶。這一次皇太極窮追林丹汗41天,攻破歸化城,林丹汗只得再次西逃,帶領部眾渡過黃河往青海避難。</p><p class="ql-block"> 與此同時,皇太極于本年10月,派遣國舅阿什達爾漢及達雅齊兩人,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span>碩翁科爾山開會,為已經歸順的科爾沁、敖漢、奈曼、巴林、札魯特、翁牛特、阿魯科爾沁、喀喇沁等蒙古諸部劃分牧地,明確四至及疆土。同時規(guī)定:牧地分定后,各部不得互相兼并及侵擾越界。從此,阿魯科爾沁有了固定的駐地和明確的境域。</p><p class="ql-block"> 阿魯科爾沁部東西距離130里,南北距離420里,東至巴彥塔拉30里接扎魯特右翼旗,南至什喇木蘭200里接翁牛特左翼和奈曼旗界,西至蘇拜山100里接巴林界,北至烏蘭嶺260里接烏珠穆沁右翼旗界。自此,阿魯科爾沁部設阿魯科爾沁前旗、后旗兩旗,阿旗首領父親達賚領后旗,下轄16個牛錄;其子穆彰領前旗,下轄20個牛錄。</p><p class="ql-block"> 1634年,林丹汗在青海大草灘患水痘病卒逝,凡在位整30年。這位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1592年—1634年),北元時期蒙古末代大汗(1604年—1634年在位),呼圖克圖汗,達延汗第8世孫,布延徹辰汗長孫,就這樣撒手離去了。他死后,余眾離散。林丹汗的遺孀們及他的兒子額哲率領余部自青海大草灘返回河套地區(qū),漠北外喀爾喀的車臣汗碩壘致函額哲,希望他移帳漠北。</p><p class="ql-block"> 1635年2月(<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聰九年即明崇禎八年)</span>,清太宗皇太極命多爾袞、岳托、薩哈廉、豪格領兵1萬,第三次遠征察哈爾。3月,多爾袞在西喇珠爾格地方遇到林丹汗的大福晉囊囊娜木鐘,并得知林丹汗繼承人額哲所在地。4月24日,清兵渡過黃河,趁著大霧包圍了額哲的營帳并勸其立降。于是,在走投無路之下,額哲母子奉傳國玉璽出降,蒙元帝國正式宣告滅亡,漠南蒙古全部收歸后金版圖。</p><p class="ql-block"> 1636年(后金<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聰十年,明崇禎九年 )</span> , 漠南蒙古16部49個部主,正式承認皇太極為可汗,奉之為“博克達徹辰汗”尊號,翌年察哈爾余部也皆被后金剿滅。</p> <p class="ql-block">皇太極</p> <p class="ql-block">  林丹汗的都城是昭烏達盟阿魯科爾沁旗罕蘇木蘇木查干浩特嘎查的查干浩特,是他即位10年后興建的后期政治統(tǒng)治中心。查干浩特,蒙古語,意為白色城池③,兵敗后被后金所燒毀。今天,在查干浩特古城遺址的罕蘇木蘇木查干浩特嘎查,牧民群眾間還流傳龍象爭斗的故事。據當地的牧民們說,此地很神奇一遇雨雪天,一龍一象就要升騰天空顯露神靈。牧民們親眼所見一神靈寬臉大耳,身髙鼻長,雙手過膝,力大無比,壯如大象,力拔山河;而另一神靈尖角利爪,虎眼蛇身,身材修長,游動自如,可呼風喚雨,翻飛自如,有如一條天龍。一龍一象,你來我往,你爭我斗,互不相讓,殺聲不絕。牧民們都說龍就是皇太極,象就是林丹汗。龍象顯身顯靈爭斗,天空就是大展拳腳的戰(zhàn)場??上Я值ず箍沼行U力,卻還生不逢時,天不助也,只好落敗西去,拱手把大好河山讓給皇太極,甚至連自已老婆都搭上。這些蒙古包里世代彈出的故事,近乎荒誕離奇,卻又是那樣與林丹汗同皇太極的家國情仇相吻合。風雨四百載,只有那龍象之爭的傳說,和那保存完好的白城遺址,以及留傳至今的汗廷音樂,似在喋喋不休訴說著當年那段難以忘卻的歷史?。ㄊ穼崄碓础肚迨犯濉贰冻喾遘娛轮尽贰栋⑵熘尽罚?lt;/p> <p class="ql-block">娜木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釋①博爾濟吉特氏,巴林部首領,蘇巴亥之孫,巴噶巴圖爾之子。后金天命四年(1619年),色特爾派遣使者與后金通好。天命十一年(1626年)背盟而與明朝私自交往,遭后金討伐。后因察哈爾部林丹汗的掠擾而依附科爾沁部。天聰二年(1628年),色特爾率其子色布騰、其侄色棱與滿珠習禮等自科爾沁歸附后金?;侍珮O將岳托之女嫁予色棱,并將阿敏之弟寨桑武長女嫁給色特爾。此后他曾數次出兵協(xié)助后金征明。天聰六年(1632年),色特爾去世。順治七年(1650年),清廷追敘其歸附之功,其子色布騰因而晉封為多羅郡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②成吉思汗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汗游牧瀚海北杭愛山,稱其部曰喀爾喀。其長子圖魯博羅特,于明代由杭愛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圖魯博羅特之次子納密克,納密克之子貝瑪土謝圖生子二,長子岱青杜楞,號所部曰敖漢;次子額森偉徵諾顏,以奈曼為部號。額森偉徵統(tǒng)率下的奈曼部,擁有部眾5000余騎。察額森偉徵其子袞出斯巴圖魯臺吉,服屬于當時勢力最強的察哈爾部。察哈爾部林丹汗侵略科爾沁部,行無道,引起奈曼等部不滿。1627年,袞出斯率全部人民歸附后金,受到皇太極的嘉獎。賜之牧地為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東界科爾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漢,北界翁牛特。廣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1636年,依據他多年的功勛,皇帝賜授之扎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③明萬歷三十二年即1604年 , 林丹汗繼汗位,置府邸于阿魯科爾沁北部阿巴嘎哈日罕山南,曰查干浩特(白城)。都城由內外城組成,外城南北寬500米,東西長980米,內城四面各長250米,內城墻遺址高一丈。古城南面有甕城,城東西各有一城門。內城中央以北有殿宇建筑遺址,兩側有石屋基址。城東南有壇臺遺址。城內還有一些白石鑿制的旗桿插座。林丹汗都城占地面積49萬平方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