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哭李喜梅同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昨天(11月9日)早上翻看手機,方才看到曉玲同學給我發(fā)來的噩耗,老同學李喜梅因突發(fā)疾病不幸逝世。我此刻的心情己經(jīng)是悲傷就著近段時間的過度勞累顯得精神恍惚,恍惚中又給白曉玲打了語音電話,寒敘中李喜梅的事還沒有來的及問清楚,白曉玲因門口有人喊而中斷了電話。因家里修房正處在關鍵掃尾階段,所以早上去工地收拾了一下樓頂?shù)碾s物,歇緩間隙去喝水看到桌子上的手機有未接電話,拿起一看是樊梅英同學從新疆烏魯木齊打來的。我即刻打過去,通話之中與我意料中的內容很吻合。樊梅英告訴了我李喜梅去世前后的大概情況。想著給同學們告知一下李喜梅走了的消息。此刻不由讓我想起了一句社會上流傳的一句話:好人命不長。此時我內心又是一陣癮癮作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從工地回來吃飯時,孟船倉同學己經(jīng)在班級群里發(fā)表了悼念的詩文,緊接著下午又看到了李連生同學發(fā)的悼念作品。他們二人文才拔尖,己在我們同學中整整隱藏了半個世紀。不由得讓我自愧不如。 </p><p class="ql-block"> 昨晚我一夜難眠,想著她的后事是在白銀,還是在河北老公家鄉(xiāng)舉辦?想著可能是在白銀吧?此刻難受和悔恨的是我們在老家的同學們不能去白銀最后送她一程,心中對李喜梅的懷念之情和許多往事一陣陣、一幕幕涌上心頭,不能自己。雖然手指頭因勞累麻木,不適應長期捉筆,但我還是忍不住心中的悲傷,情不自禁寫上幾句,以紀念李喜梅的在天之靈。</p><p class="ql-block"> 我和李喜梅同學是在上個世紀的1972年在母校一中上高中時同在一個班的,那時的她青春靚麗得像清晨帶著露珠的花朵綻放著光芒,活力四射。雖然我們二人是1955年出生同齡人,但站在一起,猶如姐姐和弟弟之分,我小時候因失去母愛,生活貧困發(fā)育較慢,所以個子顯得矮小。我那時雖然是班長,但性格內向,加之青春少年,在女同學面前很是羞澀,總有一點男女授受不親,和她說話不多,交往甚少。印象中的她,愛運動,藍球打的好,和白曉玲曾經(jīng)代表學校參加過縣上和地區(qū)的藍球競賽,在體育老師劉慶榮眼中,她很有藍球運動的天賦而深受劉慶榮老師的喜歡。</p><p class="ql-block"> 1973年高中畢業(yè)以后,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還處在文革時期,青年人走向社會后就業(yè)率很低,不是上山下鄉(xiāng)就是回鄉(xiāng)參加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勞動。人們的生活也還貧困落后,因和李喜梅及其一些同學同在水洛城,所以幾次在當時的水洛公社民兵訓練場地和一些社會活動中遇見過她,過了幾年聽聞一些同學當了兵,一些同學招工去了外地,從此以后和大多數(shù)同學沒有來往直至失去了聯(lián)系,我也為了生活而奔波在社會的最底層。</p> <p class="ql-block"> 以后將近30多年我和李喜梅同學再未見過面,也不知她去了那里?她的家庭怎樣?她的事業(yè)如何,我就不得而知了。直至多年后的那一天,我們同學聚會時我們才見了一面,敘談中方知她己退休,現(xiàn)定居在白銀市,早期在華亭勝利機械廠,后工廠搬遷到皋蘭上班直至退休。她的這些信息在那些年我一概不知。這都是由于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和個人身份的不同所造成的。</p><p class="ql-block"> 公元2018年7月15日,考慮到我們這些老同學都相繼退休了,也適逢我們高中畢業(yè)45周年,經(jīng)幾位同學的熱心聯(lián)系奔波和組織,我們全班約73%的同學們都前來聚會,李喜梅同學舍小家從白銀坐了五、六個小時的班車回到家鄉(xiāng)。聚會現(xiàn)場有許多同學還是自她離校45年相互沒有見個面的同學,那天李喜梅同學顯得是那么的興奮,我也是那天才和李喜梅有了較多時間的交流,聽著李喜梅帶有它鄉(xiāng)口音介紹自己這些年來的辛酸苦辣和現(xiàn)在的家庭生活,我為她今天的快樂生活而感到欣慰。</p><p class="ql-block"> 那天下午我們在紫荊山宋堡城內欣賞了李喜梅為我們現(xiàn)場作的劍術表演,她的一招一式是那么的標準規(guī)范,她的步履穩(wěn)健顯示出其活力風采,神彩依舊精神矍鑠令人欽佩,不由得讓我們大家為她鼓掌喝彩。也是在隨后的日子里,多次欣聞李喜梅在太極拳、劍術活動競賽中屢次獲獎,己成了同行們中的佼佼者。聽其它女同學說,早在上班期間,李喜梅還保持著愛好運動的習慣,臨近退休前后,她的太極拳、劍術己嶄露頭角。</p> <p class="ql-block"> 今年年初,我的拙作文集在內部出版后在親朋好友中逐漸流傳。4月18號我給李喜梅寄書后,她一再表示給我要給書費,我對她說,你提費用的事我就會生氣的,但她還是在我沒有容許的情況下用紅包發(fā)給我,但我始終沒有收,她感到過意不去,通過微信對我說:班長你寫書費盡心血,我們很感激!也很為有你這樣有寫作水平的老同學老班長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不要生氣,你往里面投入太多東西(盡力及錢)我于心不忍!這足以顯示出她的一腔真情。</p><p class="ql-block"> 4月28日,同學傳來噩耗,和李喜梅相濡以沫幾十年的老公不幸病逝,同學們因路途遙遠加之交通受限未能前去吊唁,為表誠意和安慰李喜梅的悲傷心情,我們幾個同學協(xié)商給李喜梅搭上禮金,并由我執(zhí)筆寫了幾句安慰的話,用微信拜托在嘉峪關的同學轉達給李喜梅同學,起初李喜梅客氣挽拒禮金,受委托同學堅持代表莊浪的同學們表達其誠意。李喜梅對我們幾個的誠意是感激涕零,一再給我發(fā)微信表示了她的感謝之情。誰能想到的是世事無常,在李喜梅老公離世半年時間,李喜梅也隨他老公而去,但愿在天堂她夫妻二人還能心心相印、如膠如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同學們在退休后的這十多年的多次交往聚會中,我們從李喜梅同學身上感受到了她的許多優(yōu)秀品質。這十多年我們共同見證了我們的同學情的進一步濃厚到今天的深情厚誼。我也在此過程中不斷的從同學們中間學到了新的人生歷練、精神面貌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我們雖然在一起聚會吃飯聊天的次數(shù)并不太多,但每次的聚會時間雖然短暫,而且聚了又散,但她在社會上經(jīng)歷過的待人接物的點點滴滴優(yōu)秀品質一直深深影響著我們,她的與人處事的風格成為我們學習、效仿的榜樣。</p><p class="ql-block"> 同學相遇是我們這輩子修來的緣分,李喜梅此刻和我們緣分已盡,她要回天堂去了,這是我們人人都要去的地方,只不過有遲早之分,李喜梅同學早走了一步,天堂沒有痛苦和憂傷,它是我們大家共同的人生最后歸宿。再過十年、二十年我們會和李喜梅相遇的,來世我們和李喜梅還是同班同學。今天李喜梅雖然離開了大家,但她己經(jīng)實現(xiàn)了她的人生精彩,她永遠活在我們同學們的心靈深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祈愿李喜梅在天之靈安息,我們永遠懷念她!</p><p class="ql-block"> 夜己深,歇緩間順手翻看手機,看到班級同學群,信息老家同學群以及七三屆同學群己是悼念聲一片,從而再次激起了我對李喜梅同學的追憶之情,也實際上變成了鼓勵我迫切把這些文字寫完的動力。</p><p class="ql-block"> 我們這些五零后的同學們這輩子大家生活其實都非常不容易,退休后吃好喝好身體好,千萬別委屈了自己,活在當下最重要!我們生活、工作中多少都會遇到一些不痛快,包括身體上的。而突然間聽到一個同學去世了,心里都會驀然間感到一陣痛苦憂傷。從來自認為自己不算是一個情感豐富的人。不知是因為人到了一定年紀,還是因為經(jīng)歷過了親人的離世,突然感覺到了死亡為活著的人帶來的情感觸動,為不甘去世的人的離開而感到心痛,為活著送她們離開的人感到十分的悲傷……</p><p class="ql-block"> 生命己經(jīng)考驗著我們這些五零后們,但愿末來的路我們走的順心順意,像那夕陽下的一抹紅。</p><p class="ql-block"> ( 附:李喜梅個人簡歷:李喜梅 生于1955年,甘肅省莊浪縣水洛鎮(zhèn)東關人,原國營勝利機械廠退休職工。享年70周歲。</p><p class="ql-block">李喜梅老公張宗強簡歷:張宗強 生于1952年,河北省肅寧縣人,原勝利機械廠退休干部。享年72周歲。)</p><p class="ql-block"> 隨文順發(fā)今年4月28日李喜梅老公去世后我們發(fā)給李喜梅同學的慰問信:</p><p class="ql-block"> 噩耗傳來,驚聞同學李喜梅老公張宗強不幸去世,身在老家的同學們不勝悲痛!我們和張宗強生前雖未謀面, 但也是我們大家的親人。他的不幸去世,也是我們大家共同的一大損失。 由于路途遙遠,不能前來吊唁,大家悲痛憂傷的心情是相通的。</p><p class="ql-block"> 李喜梅同學遭此大難,她的痛也是我們大家的痛。讓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分擔喜梅同學心中的疼痛,望李喜梅同學能渡過此難關。從悲傷痛苦中走出來。我們家鄉(xiāng)的同學對未能前來白銀深感愧疚和歉意!</p><p class="ql-block"> 喜梅同學,災難己經(jīng)發(fā)生,生老病死,乃自然規(guī)律,此時此刻,望你節(jié)哀順變,保重身體!</p><p class="ql-block"> 為表達我們的的悼念之情,特向喜梅同學發(fā)來人情份子錢。愿能帶著老家同學們的哀思,祝愿李喜梅老公張宗強一路走好,祝福他英魂在天,永享安樂!各位家屬親人節(jié)哀保重!</p><p class="ql-block"> 老家同學:白曉玲、孫嫦娥、柳銀風、徐改琴、田玉英、周玉連、邵冬梅、李菊秀、李淑存、孫晨香、李宇天等。</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8日于莊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附同學們的悼念詩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痛悼喜梅同學</p><p class="ql-block"> 驚聞喜梅不幸辭世,</p><p class="ql-block"> 同學灑淚泣血痛心。</p><p class="ql-block"> 可恨蒼天殘忍無情,</p><p class="ql-block"> 索走靚麗姐妹英魂。</p><p class="ql-block"> 追憶當年共聚同歡,</p><p class="ql-block"> 無奈天地陰陽兩分。</p><p class="ql-block"> 難舍英容英姿大展,</p><p class="ql-block"> 祈盼笑貌永留人間。</p><p class="ql-block"> 遙拜致誠哀悼叩祭,</p><p class="ql-block"> 天國納福極樂永安!</p><p class="ql-block"> 孟船倉</p><p class="ql-block"> 甲辰年十月初九痛悼</p><p class="ql-block"> 沉痛悼念李喜梅老同學</p><p class="ql-block"> 水洛河畔失芳菲,</p><p class="ql-block"> 聞訊悲傷淚滿衣。</p><p class="ql-block"> 昔日同窗情義重,</p><p class="ql-block"> 今朝永別夢魂飛。</p><p class="ql-block"> 青山綠水長相伴,</p><p class="ql-block"> 明月清風共此歸。</p><p class="ql-block"> 遙祭老同學喜梅,</p><p class="ql-block"> 愿君天國永相依。</p><p class="ql-block"> 李連生 </p><p class="ql-block"> 甲辰年十月初九日 </p><p class="ql-block"> 沉痛悼念李喜梅老同學</p><p class="ql-block"> 惡耗傳來不勝驚</p><p class="ql-block"> 同學又逝一知音 </p><p class="ql-block"> 莊山嗚咽呻吟語</p><p class="ql-block"> 洛河悲鳴泣訴聲</p><p class="ql-block"> 相憶校園情趣事</p><p class="ql-block"> 獨憐陰陽難重逢</p><p class="ql-block"> 追思縫綣情何舍</p><p class="ql-block"> 遙祭喜梅駕鶴行</p><p class="ql-block"> 薛廷耀痛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文字:李宇天</p><p class="ql-block">照片:李宇天</p><p class="ql-block">視頻:李宇天</p><p class="ql-block">音樂:酷狗音樂《悲傷的雨》</p><p class="ql-block">制作:李宇天</p><p class="ql-block"> 寫于2024年11月1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