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文摘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p><p class="ql-block">易:代替。垢:恥辱。</p><p class="ql-block">社稷主:國家的統(tǒng)治者。</p><p class="ql-block">正言若反:正面的話聽起來好像是反話,肯定的話聽起來好像是否定的話,意為真正的真理看上去好像違反常理。</p><p class="ql-block">【概念轉述】遍天下再沒有什么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過強,柔勝過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所以有道的圣人這樣說:“承擔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承擔全國的禍災,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闭娴脑捄孟裨诜凑f一樣。</p><p class="ql-block">【個人體驗】老子善于以水喻道,在第八章“上善若水…”講到水有10種品質,水是最接近道的有形物體。</p><p class="ql-block"> 本章分為兩個部分,前面以水喻道,說到了柔弱和剛強,柔弱不是弱小,恰恰是一種強大,角度和緯度不同而已,是一種對復雜體系的解讀,是“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長期主義,有長期戰(zhàn)略而有條不紊。而剛強是一種有限游戲,類似更相信機械體系,更關注當下的得失,但老子并沒有否定剛強,這兩者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對錯好壞。如教育孩子,輔導作業(yè),重視當下的分數(shù),報各類補習班并沒有過錯,只不過看是不是適合孩子,適合自己的才是道。</p><p class="ql-block"> 后面講到的是對于一個領導者,思維、心態(tài)、定位該是什么樣,才算更高段位!“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我覺得這句話跟“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一樣,給了正在“受苦”,有疑惑的領導者莫大安慰,走上坡路,度過瓶頸期本身就很困難,但總會過去,且這個過程就是最大的財富!</p><p class="ql-block">【行動指引】做“常常勤拂拭,勿使惹塵?!?,修“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