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最喜歡拍攝的題材之一就是銀杏。它是秋末冬初時節(jié)里一抹最炫目的色彩,是瑟瑟寒風(fēng)里一道最亮麗的風(fēng)景。每當(dāng)這個季節(jié),它的葉子便從翠綠變?yōu)榧冋慕瘘S。我覺得,只有這種色彩,才能詮釋"金秋"的真正涵義。</p> <p class="ql-block"> 然而,當(dāng)金秋里的銀杏與中國的古典建筑同框出現(xiàn)時,那才更叫一個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 我國一些著名的古建筑,尤其是那些皇家建筑,還有很多古老的佛教寺院等建筑物,墻面多以深紅色為主色調(diào),顯示了它的無比莊重與威嚴(yán)!而銀杏的葉子,又是這種鮮艷的金黃色,儼然就是那種皇家御用的色彩,顯示了它的無比尊貴與典雅。因此這兩種色彩的搭配,才是相得益彰,顯得無比大氣和高貴。</p> <p class="ql-block"> 銀杏樹,之所以被譽(yù)為中國的國樹,是因為它是華夏最古老的樹種,3億多年前即已存在,且是唯一幸存下來的物種。它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將華夏遠(yuǎn)古時代的基因傳承至今。</p> <p class="ql-block"> 我國的古建筑,則是中華民族的藝術(shù)瑰寶,它獨(dú)特的精美,傳承著千百年的華夏文明。當(dāng)銀杏這大自然的傳承、附加在中國古建這人類文明的傳承之上時,就打造出了這珠聯(lián)璧合的獨(dú)特的華夏美景!</p> <p class="ql-block"> 在諸多的古代建筑群落中,如中國皇家宮殿、中國古典園林、佛教寺院等場合,我們都可以見到銀杏樹那美麗的身影。因此,在欣賞這些優(yōu)美的古典建筑藝術(shù)的同時,我們也似乎是在與遠(yuǎn)古的大自然在對話。我們感慨,是一種什么力量、什么機(jī)制,讓這種自然界的尤物穿越了數(shù)億年的時光,生生不息地傳承到了現(xiàn)代呢?</p> <p class="ql-block"> 還有一個神奇之處:它的名字不是叫銀杏嗎,卻怎么披了一身鎏金似的鎧甲呢?原來,它是因果核色白且形如小杏而得名,故也被稱為白果樹,其葉、果均可入藥。而它秋末冬初時節(jié)所呈現(xiàn)的這一樹鎏金色彩,又是否在千萬年來華夏文明的熏陶之下所出現(xiàn)的必然呢?但無論如何,它也是獻(xiàn)給大地母親、獻(xiàn)給中華傳承的最美的詩章。</p> <p class="ql-block"> 這古塔與銀杏及其在水中的倒影,不是一種對稱的和諧之美嗎?</p> <p class="ql-block"> 這銀杏的亮黃與墻壁的深紅,不是一種熱烈與莊重的和諧之美嗎?</p> <p class="ql-block"> 這古老的銀杏與宮墻、欄桿的同框,不是一種歷史與歲月的沉淀之美嗎?</p> <p class="ql-block"> 這銀杏林與小亭的同框,不就是一種靜謐浪漫之美嗎?</p> <p class="ql-block"> 還有這金葉、藍(lán)天、灰瓦的同框,又給人一種色彩的對比之美。</p> <p class="ql-block"> 即使幾枚小扇狀的金色銀杏葉造型與建筑物上精美的彩繪,不也是一種大自然造物主與人文藝術(shù)的結(jié)合之美嗎?</p> <p class="ql-block"> 一行行高大挺拔的銀杏樹,將這條彩繪的長廊裝飾的絢麗輝煌。</p> <p class="ql-block"> 長廊前一棵高大的銀杏樹,吸引了眾多的游人前來打卡。</p> <p class="ql-block"> 這個門洞內(nèi)聚集了非常多的攝影愛好者,大家在這里利用逆光拍攝銀杏葉的光影效果。</p> <p class="ql-block"> 利用逆光拍攝的銀杏與門洞的光影效果,確實更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銀杏金葉與屋脊神獸</p> <p class="ql-block"> 銀杏金葉與飛檐、屋頂</p> <p class="ql-block">金葉與紅墻</p> <p class="ql-block">銀杏金葉與長廊、拱橋</p> <p class="ql-block"> 國子監(jiān)里的銀杏葉,是否受到古時候那題名金榜的感染,才變成了這樣純正的金色呢?</p> <p class="ql-block">金葉與軒窗、軒門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一個小水洼,竟可以使這國子監(jiān)的軒門與銀杏樹倒影出這奇妙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攝影:耕耘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撰文:耕耘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制作:耕耘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片拍攝地:2024年拍攝于北京雍和宮、國子監(jiān)、中山公園、玲瓏公園等處</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謝謝欣賞!</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