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中國通史大綱(八)——清朝

非非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康熙帝便裝寫字像》 清,絹本畫,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自1644年清軍入關起,至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清朝國祚共268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清朝(上) 清朝的盛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清朝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以北京為都城。在政治上,沿續(xù)歷代中原王朝的制度,維護政治上的大一統(tǒng);在思想文化上,推崇儒家學說,繼承歷代文化傳統(tǒng)。依靠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和融合,滿族人鞏固了自身的統(tǒng)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820年時的清朝疆域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朝前期,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國力強大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朝前期,中國的疆域西跨蔥嶺,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亞,西南達喜馬拉雅山脈,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包括釣魚島、赤尾嶼等,南至南海諸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清朝時,中國對釣魚島和南海諸島擁有主權</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國人最早發(fā)現(xiàn)、命名和利用釣魚島的。早在明朝永樂年間,中國就已經發(fā)現(xiàn)并命名了釣魚島,清朝將釣魚島置于臺灣地方政府管轄之下。眾多古今中外的地圖都標繪釣魚島屬于中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朝很早就在海南設立了瓊州府,將南海的東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島劃歸瓊州府管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清朝時,中國對西藏地區(qū)行使主權</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朝入關以后,即對西藏地區(qū)行使主權。1653年,五世達賴入京向順治皇帝朝賀,順治帝給予隆重接見,并賜予他金冊、金印和封號,并拔款重修布達拉宮。</span></p><p class="ql-block">此后,歷代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康熙皇帝時,準噶爾蒙古勢力染指西藏,清政府派兵入藏,穩(wěn)定了西藏局勢。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1751年,設置西藏地方政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乾隆皇帝時,英國派人入藏,試圖染指西藏。六世班禪不為所動,明確告訴英國人,西藏是中國領土。六世班禪在乾隆七十壽辰時,曾長途跋涉到達承德山莊向乾隆賀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清朝時,中國對新疆擁有主權</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康熙時,天山北路的蒙古準噶爾部落噶爾丹在俄國人唆使下,發(fā)動叛亂,占領天山以南和青海??滴跞斡H征,平定了叛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乾隆時,天山南部的回部貴族——大、小和卓發(fā)動叛亂,公元1759年,乾隆發(fā)兵平定叛亂,在全疆設置伊犁將軍,駐扎軍隊,實行管轄,行使主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元1771年,曾西遷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因不堪沙皇俄國的壓迫,戰(zhàn)勝重重困難,十多萬人舉族東遷,回到新疆,回歸祖國,得到清政府妥善安置,成為歷史佳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清朝時,中國對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擁有主權</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7世紀中葉,沙皇俄國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1685年,中俄發(fā)生雅克薩之戰(zhàn),沙俄戰(zhàn)敗。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qū),都屬于中國領土。</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清朝前期的社會經濟獲迅速發(fā)展</b></p><p class="ql-block">清朝前期的社會經濟得到迅速發(fā)展,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有了長足進步,經濟總量居世界首位。</p><p class="ql-block"><b>清朝的文學藝術取得很大成就。</b></p><p class="ql-block">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曹學芹的小說《紅樓夢》在京師開始流傳?!都t樓夢》后來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是中華文學藝術的最高成就,成為中華文化中最耀眼的巨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清朝的覆亡</b></p><p class="ql-block">清朝的衰敗,潛伏于乾隆,暴露于嘉慶,發(fā)生于道光和咸豐朝代。</p><p class="ql-block">道光二十二年(1842),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戰(zhàn)敗后,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使中國逐步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p><p class="ql-block">這個時期,西方各國經過工業(yè)革命,國力增強。西方文化中的侵略性、擴張性和冒險性,與工業(yè)先進性相結合,使列強們急于向外尋求海外利益和財富。</p><p class="ql-block">這個時期,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的碰撞不可避免。</p><p class="ql-block">面對外有列強入侵中國,內有太平天國起義,再加滿人腐敗,道光之前很少起用漢人,清王朝便急劇走向衰敗、衰亡。</p><p class="ql-block">自1840年起,中華文明遭遇百年屈辱。但縱觀中華數(shù)千年歷史,晚清七十年只是一小段,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歷史趨勢,不可阻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清朝(下) 清朝帝王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關外】</b></p><p class="ql-block">【后金太祖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p><p class="ql-block">明朝初年,永樂帝在長白山女真族一支設立建州衛(wèi),努爾哈赤的六世祖先猛哥帖木兒受封為建州左衛(wèi)指揮使。自此,建州女真汲取中原文化,與漢族互市貿易,其勢漸強。</p><p class="ql-block">萬歷十一年,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起兵叛明,并先后統(tǒng)一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改女真為滿州,創(chuàng)立八旗,建立“金朝”。為區(qū)別五百年前曾滅了遼國和北宋的女真人金朝,后史稱努爾哈赤的金朝為后金。</p><p class="ql-block">公元1619年,明神宗以袁應泰為經略,發(fā)兵20萬東征后金。薩爾滸一戰(zhàn),明軍大敗,明朝對東北的統(tǒng)治瓦解,后金遂占據(jù)并遷居沈陽。</p><p class="ql-block">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發(fā)兵攻寧遠,被寧遠守將袁宗煥大敗,努爾哈赤受傷而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太宗 皇太極】</p><p class="ql-block">愛新覺羅.皇太極,清朝開國皇帝,努爾哈赤子。任內命其弟多爾袞征服了朝鮮和蒙古科爾沁部。天聰十年,皇太極改后金國號為清,定都沈陽。</p><p class="ql-block">公元1629年,皇太極趁李自成進攻河北之際,自喜峰口入長城,犯畿甸,遇袁宗煥奮力抵抗,相持不下,乃用反間計,使明思宗殺掉了袁宗煥。1640年,清人大舉進攻錦州,薊遼總督洪承疇降清。</p><p class="ql-block">皇太極之側福晉孝莊,蒙古族,是清史上有名的孝莊文皇后。孝莊生皇子福臨,即后來的順治皇帝。</p><p class="ql-block">孝莊曾在順治和康熙兩朝輔政。清皇室自孝莊之后為滿族和蒙古族混合血統(tǒng)。</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關內】</b></p><p class="ql-block">【清世祖 順治 福臨】</p><p class="ql-block">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皇太極第九子,孝莊皇后生。六歲登基,在位十八年。福臨幼年登基,叔父睿親王多爾袞攝政。</p><p class="ql-block">公元1644年(順治元年),順治派多爾袞利用明降將吳三桂入關,奪取大順燕京,趕走李自成,遷都北京,入主中原,輿圖一統(tǒng)。</p><p class="ql-block">明亡后,鄭成功于閩浙一帶樹南明大旗抗清,令順治無法一統(tǒng)。鄭成功于順治十八年從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結束了荷蘭人對臺灣三十八年的殖民統(tǒng)治,建立明鄭政權。</p><p class="ql-block">?順治四年(1647年),清兵攻下福建,明隆武帝戰(zhàn)死,順治統(tǒng)一江南。順治政治清明,多有建樹。后篤信佛教,欲剃度出家而未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順治的寵妃董鄂妃乃清史中燦爛明星。</span>順治十八年,董鄂妃因病不治而亡,順治多情天子恩情不斷,一夜晏駕隨鄂妃而去。順治之死因,史少成疑。終年二十四歲,在位十八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圣祖 康熙 玄曄】</p><p class="ql-block">康熙帝,愛新覺羅·玄曄,順治第三子,佟妃(謚孝康章皇后)生。幼患天花,獲免疫,八歲登基,祖母孝莊太后攝政,科隆多輔政。十六歲親政,年少氣盛,一舉治服權臣鰲拜。1673年,南方三藩叛亂(尚可喜于廣東、耿繼茂于福建、吳三桂于云南)??滴醯鄄捎妹髦橹\,平定三藩。1683年,清軍入臺灣,鄭氏政權亡,清統(tǒng)一臺灣??滴踔蝺任髡髂保屩鹕扯?,奠定清朝興盛根基,開康熙盛世??滴醵嘧樱抛訆Z嫡令史說紛紜。在位六十一年,是清朝在位最長的皇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世宗 雍正 胤禛】</p><p class="ql-block">胤禛,康熙四子。1722年繼位。治內平青海,鎮(zhèn)苗地,除功臣,留罵名。雖名譽不佳,但"康乾盛世"之成功過渡,雍正也算是功不可沒。</p><p class="ql-block">有人說,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細想想,清朝十二個皇帝,除了末代皇帝溥儀,其他確實都不昏庸。雍正也是如此。當然,慈禧太后另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高宗 乾隆 弘歷】</p><p class="ql-block">弘歷,雍正四子。乾隆任內朝政寬平,偃武修文,四夷入貢,八荒稱臣,六下江南,修四庫全書,開乾隆盛世。1759年,平定南疆回教大、小和卓叛亂,清朝的武功達到極盛。</p><p class="ql-block">乾隆后期,英國開始尋求對華貿易,乾隆不願開國門與英通商。這是歷史上中西首次的貿易戰(zhàn)。</p><p class="ql-block">乾隆二十五歲登基,在位六十年時禪位于嘉慶,適時而退,享年九十歲。</p><p class="ql-block">乾隆中期重用貪官和坤,吏制腐敗,壓制言論,大興文字獄,焚燒毀滅漢文典藉,社會矛盾激化,為嘉慶朝的頹衰埋下禍根。</p><p class="ql-block">乾隆是中國最后一個可稱優(yōu)秀的皇帝。在乾隆去世后的幾十年,中國就開始了百年屈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仁宗 嘉慶 颙琰】</p><p class="ql-block">颙琰,乾隆十五子,禪位而即。即位后清肅吏制,懲殺和坤,清廷稍作起色,但矛盾依然。白蓮教興起,湘、鄂、川農民揭桿而起,南方半壁危如累卵,國庫耗盡,清廷由盛轉衰。嘉慶時期,英國開始向華輸入鴉片,進行鴉片貿易。1820年,嘉慶于狩獵中崩于避暑山莊,在位二十五年,壽三十八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宣宗 道光 晏寧】</p><p class="ql-block">晏寧,嘉慶次子。道光朝代,國難深重,國庫空虛。道光倡節(jié)儉,絕奢靡。英國強迫與中國通商,自印度輸鴉片入中國,道光頒佈禁煙令,派湖廣總督林則徐到虎門禁煙。</p><p class="ql-block">道光二十(1840)年,爆發(fā)中英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派軍艦40多艘和4千名水兵,封鎖廣州珠江口岸,逼迫中國簽訂了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賠款2100萬兩,開廣州、福州、寧波、廈門、上海為通商囗岸。</p><p class="ql-block">五口通商之后,美國、法國趁火打劫,緊跟英國逼道光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自此,中國的領土完整和自然經濟遭到破壞,中國社會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p><p class="ql-block">乾隆年間的四大徽班進京,在道光年間誕生了中國國粹京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文宗 咸豐 奕詝]</p><p class="ql-block">奕詝,道光四子。咸豐乃清朝最有“名氣”之皇帝,人稱“苦命皇帝”,因他攤上的大事特別多。(1)咸豐元年,兩廣歲饑,官逼民反,兩廣發(fā)生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起義。洪秀全以基督教為旨意,號召民眾,自稱天王。咸豐在位十一年,太平天國與其分庭抗禮十一年。(2)太平天國未滅,同時又遭遇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英法聯(lián)軍攻入北京,咸豐棄城而逃。在熱河,病體沉重的咸豐聽到圓明園被焚的消息,當即吐血不止。(3)他娶了一個大名鼎鼎的老婆葉赫那拉氏。咸豐皇帝逃難熱河一年多,未能回京,最后病死在避暑山莊。臨死前,把兒子載淳托付給肅順等“八大臣”,但慈禧卻在恭親王奕?配合下,發(fā)動“辛酉政變”,將肅順處死,載垣、端華自盡,其他八大臣革職,實行“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政體,攝取了清王朝的實際權力。清王朝自此被慈禧統(tǒng)治了四十八年。(4)他是簽訂賣國條約最多的皇帝,與英、法、俄、美簽定《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國門洞開,喪失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國土。(5)重用漢臣曾國藩、左宗棠。曾國藩在咸豐之后,繼續(xù)受慈禧重用,以其組建訓練的湘軍,鎮(zhèn)壓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并對攻陷的南京實行屠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穆宗 同治 載淳】</p><p class="ql-block">【慈禧 同治生母 同治和光緒兩朝實際掌權人】</p><p class="ql-block">載淳,咸豐長子,慈禧生,六歲登基,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十年以后,咸豐大婚,慈禧方歸政于同治,但這只是名義上的,國家大權仍掌握在慈禧手中。</p><p class="ql-block">同治親政初期,慈禧曾重用曾國藩、李鴻章等漢臣,實行洋務運動,中國近代工商業(yè)和新式教育獲得發(fā)展,清王朝出現(xiàn)過短暫的興盛,史稱“同治中興”。</p><p class="ql-block">同治名為皇帝,實為傀儡,終日怏怏不快,進而微服出入青樓楚館,終染梅毒而崩。</p><p class="ql-block">同治駕崩時,皇后阿魯特氏已懷身孕,慈禧卻不等皇后分娩,著立醇親王奕譞子載湉入嗣繼大統(tǒng),皇后阿魯特氏心中凄憤,自盡于宮中。時1875年,同治19歲,慈禧40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德宗 光緒 載湉】</p><p class="ql-block">光緒帝載湉,醇親王奕譞子,其父為道光七子,其母為慈禧胞妹。同治死后,入嗣給咸豐。</p><p class="ql-block">十八歲時,由慈禧作主,娶慈禧弟弟之女,此便是隆?;屎?。</p><p class="ql-block">光緒因中法戰(zhàn)爭(188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1894年)、戊戌變法(1898年)以及擁有現(xiàn)代派珍妃而名聞清史。</p><p class="ql-block">中法戰(zhàn)爭中,馬江海戰(zhàn)福建水師全軍覆沒,而鎮(zhèn)南關大捷,是晚清唯一的對外勝利。</p><p class="ql-block">甲午戰(zhàn)爭時,光緒力主對日宣戰(zhàn),然而北洋水師在戰(zhàn)爭中全軍覆沒,清廷被迫簽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遼東半島、臺灣及所屬島嶼(含釣魚島)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并"賠償”日本白銀二億兩。</p><p class="ql-block">為了支付賠款,清政府以關稅和鹽稅為擔保向英法借款,使中國的經濟命脈掌握在了列強手里。</p><p class="ql-block">甲午戰(zhàn)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p><p class="ql-block">甲午戰(zhàn)爭后,德國、俄國、意大利等國均以武力相威脅,要求租借膠州、旅順、大連、威海、廣州、三門等港口,慈禧命李鴻章與列強和議,國門開放,任由各國通商。自此中華民族危機日益加重。</p><p class="ql-block">甲午戰(zhàn)爭前,光緒力主對日宣戰(zhàn)。戰(zhàn)敗后,聞知簽訂馬關條約后,嚎啕大哭,<span style="font-size:18px;">說:“吾欲救中國耳,若能救國,則朕雖無權何礙”。遂</span>立志變法圖強。</p><p class="ql-block">光緒二十四年(戊戌年,公元1898年),光緒依靠康有為、梁啟超實行變法,欲行憲政。但變法遭到慈禧等保守派反對,光緒密令袁世凱借天津閱兵之機,先殺榮祿,后劫太后,推行新政。袁世凱允諾,出門即向榮祿告密,慈禧遂發(fā)動戊戌政變,殺譚嗣同等六君子于菜市囗,囚光緒于瀛臺,康有為梁啟超逃亡海外,戊戌變法失敗。</p><p class="ql-block">時列強瓜分中國愈盛,引義和團興起于山東、直隸,延至天津、北京,初得慈禧縱容,攻打使舘,圍攻教堂。借此,八國聯(lián)軍出兵攻占天津北京,慈禧脅光緒逃往西安。</p><p class="ql-block">出逃之前,慈禧將光緒非常鐘愛的珍妃沉井。</p><p class="ql-block">公元1901年,李鴻章與八國經過一年談判,簽訂《辛丑條約》,賠款四億五千萬兩。</p><p class="ql-block">條約簽訂以后,李鴻章便死于北京?!肚迨犯?李鴻章傳》給他的結論是"中興名臣,以天下為己任,忍辱負重,庶不愧社稷之臣……"。</p><p class="ql-block">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晚清明志帝光緒皇帝被慈禧以砒霜毒殺(光緒死因一直成謎。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利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對光緒的頭發(fā)進行了測驗,得此結論)。</p><p class="ql-block">次日,1908年11月15日,慈禧病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末代皇帝 宣統(tǒng) 溥儀】</p><p class="ql-block">溥儀,醇親王載灃子,入嗣給同治,兼祧光緒。是慈禧臨死前指定的皇位繼承人。</p><p class="ql-block">1908年2月2日溥儀繼位,時年三歲,由其父載灃作攝政王,成為末代王朝的掌權人。</p><p class="ql-block">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發(fā)動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宣佈宣統(tǒng)退位,清祚告終。</p><p class="ql-block">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二千一百三十二年的封建帝制,至此結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參考資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中國歷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11月第1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呂思勉《中國通史》人民日報出版社2023年8月第1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1922年,退位十年后的溥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