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52年,一支被譽為"蓋世英雄"的部隊,卻突然蒙上了"叛國"的陰影。在西藏北部的茫茫雪原上,他們被指控向境外勢力發(fā)出了奇怪的信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中央軍委震驚,下令將這支先遣連押送至新疆接受審查。當他們飽受屈辱地抵達葉城時,一位老將軍淚眼迎接,親自為戰(zhàn)士們解綁,并怒斥押送士兵。這支曾經(jīng)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英雄連,究竟經(jīng)歷了怎樣的磨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生的共和國百廢待興。在西南一隅的西藏,局勢卻并不平靜。國民黨殘余勢力向西藏遷移,境外勢力虎視眈眈,達賴集團更是負隅頑抗,拒不接受和平解放。涉藏問題成為新中國穩(wěn)定邊疆的頭等大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中央領導密切關注西藏局勢。毛主席指出,西藏問題刻不容緩,必須盡快解決。劉、鄧等領導人先后表態(tài),主張以和為主,兵為輔,爭取西藏和平解放。但蔣介石的介入,迫使中央提前進藏的時間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50年5月,為完成解放西藏阿里地區(qū)的任務,駐守新疆的王震將軍向彭德懷請纓,要求率部先行探明進藏路線。新疆軍區(qū)抽調(diào)獨立騎兵師組建先遣部隊,以一團一連為基礎,組成由漢、蒙古、回、藏、維吾爾、哈薩克、錫伯等7個民族、共139人的進藏先遣連。為了保障先遣連的給養(yǎng),新疆軍區(qū)傾囊相助。雖然補給有限,但這已是掏空家底的支持。戰(zhàn)士們領到了毛毯、皮衣等御寒裝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8月1日,這支精銳之師在該團保衛(wèi)股長李狄三率領下,從新疆于田的普魯村出發(fā),以驚人的革命毅力徒步跋涉千里,克服了高原缺氧、風雪嚴寒等困難,艱苦跋涉數(shù)百公里,翻越終年積雪海拔6420米的昆侖山,到達藏北高原。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喀喇昆侖山脈,位于我國西部邊陲,這里長年被厚厚的冰雪所覆蓋,刺骨的寒風自帕米爾高原一路吹過800公里,來到遼闊壯美的西藏高原??錾矫}還是我國與阿富汗、印度等多個國家的邊界,自1950年起,偉大的人民解放軍戍邊戰(zhàn)士就已經(jīng)屹立在雪山之上,夜以繼日地守護著祖國領土的完整,一直堅持到今天。</b></p> <p class="ql-block">李狄三烈士</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昆侖山脈,也是橫亙在先遣連面前的第一道屏障。戰(zhàn)士們必須翻越這片冰封雪域,才能抵達西藏。山間的牧民小道已被凍結,駱駝和羚羊踩出的腳印也漸漸消失。連最強壯的戰(zhàn)馬,也因山路濕滑而無法前行。海拔3000多米處,戰(zhàn)士們開始出現(xiàn)高原反應,頭疼欲裂,嘔吐不止。一開始,大家咬著牙堅持,但隨著攀爬的高度增加,反應也越來越嚴重。當他們行進至昆侖山的第一道險關賽虎拉姆大石峽時,才真正意識到考驗的嚴峻。石峽內(nèi),巨石不時從頭頂呼嘯而過,突如其來的山洪更是讓人防不勝防,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湍急的洪流卷走。而在石峽最狹窄的地方,僅容一人一馬勉強通過。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戰(zhàn)士們屏息凝神,謹慎前行。經(jīng)過三天驚心動魄的跋涉,他們終于突破了如鬼門關般的石峽,進入了昆侖山的腹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腹地仿佛與世隔絕,地上不見人影,天空中連一只鳥兒也未曾飛過。隨著海拔的不斷升高,空氣愈發(fā)稀薄,戰(zhàn)士們和馬匹都氣喘吁吁,呼吸困難,行軍變得異常艱辛。然而,他們以非凡的意志力克服了大自然的惡劣環(huán)境。當他們來到海拔5500米的庫克阿達坂腳下時,才發(fā)現(xiàn)真正的挑戰(zhàn)還在后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庫克阿達坂不僅氣溫低至零下40度,更可怕的是極度缺氧。剛進入這片區(qū)域,許多戰(zhàn)士就出現(xiàn)了強烈的高原反應??吹讲筷犚驗閲I吐不止而幾乎停滯不前,連長李狄三果斷決定就地宿營,養(yǎng)精蓄銳,為第二天的全力沖刺做好準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攀登過程中,稀薄的空氣讓戰(zhàn)士們胸口仿佛壓著千斤巨石,頭痛欲裂。很快,他們的皮膚由紅轉(zhuǎn)紫,青筋暴起,面部開始腫脹。為了減輕頭痛的折磨,大家用背包帶和毛巾將頭緊緊纏住。茫茫雪原上,許多人患上了雪盲癥,雙眼難以睜開,只能拉著馬尾巴前進。高原反應嚴重的戰(zhàn)士,有的甚至失去了意識,只能由體力較好的同志攙扶前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馬匹和駱駝也相繼倒下,原本由它們馱運的物資只得由戰(zhàn)士們自己背負。單是行軍已是九死一生,負重前行更是難上加難。那些體力不支的戰(zhàn)士,倚靠著戰(zhàn)友的肩膀,咬緊牙關,一步步挪向前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路上,先遣連嚴格遵守群眾紀律,尊重藏族人民風俗習慣,宣傳并嚴格執(zhí)行民族政策,受到藏族人民的歡迎。這支部隊為保衛(wèi)祖國神圣領土、和解放西藏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挺進和駐守藏北的短短一年間,這支連隊孤軍進藏,在茫茫雪原中徹底失去了后勤補給,戰(zhàn)士們克服艱難險阻,在荒野中求生孤軍駐守中全連先后共有63名官兵,包括擎旗人李狄三光榮犧牲。情況最嚴峻的時候,連隊一天召開了11次追悼會。1951年5月,先遣連終于等到了主力部隊的到來??粗煜さ能娖欤畹胰冻隽诵牢康男θ?。他將整理好的工作筆記交給了后續(xù)部隊的領導,完成了最后的使命,隨后安詳?shù)亻]上了眼睛。他的英勇事跡被上級追授為“人民功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51年 5月28日和后續(xù)部隊在扎麻芒保會師后,又繼續(xù)前進,跨越了海拔7615米的岡底斯山的東君拉達坂,8月3日抵達阿里首府噶大克,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進軍藏北作出了貢獻。得知他們的英勇事跡,新疆軍區(qū)王震將軍親自授予他們“進藏英雄先遣連”的光榮稱號,每位戰(zhàn)士都被記一等功。后來,英雄們的故事傳到了北京,毛主席知道后幾度痛哭落淚,西藏軍區(qū)政委譚冠三作報告時,毛主席流著眼淚連聲稱贊:“蓋世英雄!蓋世英雄?。?lt;/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可短短一年間,這支英雄的連隊慘遭蒙難,英雄們流血又流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52年,英法媒體突然爆出一則消息,聲稱一支駐扎在藏北高原的解放軍部隊向他們發(fā)出了歸順的信號。這一報道迅速引起了黨中央的高度關注。經(jīng)西藏軍區(qū)查證,這支部隊正是那支曾在艱苦環(huán)境中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先遣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先遣連的成員大多是原國民黨起義部隊的官兵,這一特殊背景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容易引發(fā)懷疑。一些人開始對他們的忠誠度產(chǎn)生質(zhì)疑,社會上也出現(xiàn)了相信英法媒體報道的聲音。這一事件在國內(nèi)外引起了巨大震動,黨中央立即派出調(diào)查組,對先遣連展開深入調(diào)查,并下令將他們押解至新疆,進行異地審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當先遣連的戰(zhàn)士被押送到葉城時,新疆軍區(qū)副司令郭鵬早已在城門口等候。當他看到那些曾經(jīng)的英雄被綁在馬背上拖拽進城,心中既憤怒又悲痛。他親手為戰(zhàn)士們解開了繩索,面對試圖阻攔的押送人員,郭鵬怒不可遏,厲聲喝道:“放開他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郭鵬深知先遣連的光輝事跡,這支隊伍曾經(jīng)在入藏途中克服了高原反應、雪盲癥和極端寒冷的重重考驗。他堅信,如果他們有反叛之心,早在進藏之初就已經(jīng)行動了,何必等到現(xiàn)在?他和王震將軍一樣,不愿看到英雄們蒙受不白之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經(jīng)過新疆軍區(qū)多日的嚴謹審查,最終確認先遣連并無任何叛國行為。所謂的“歸順信號”,實際上是境外勢力利用藏北地區(qū)通訊信號薄弱,趁先遣連電臺失聯(lián)之際捏造的謊言。這個陰謀很快被揭穿,先遣連的清白得以昭雪。,由于當時的特殊環(huán)境,這支英雄部隊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才徹底恢復了名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地下有知,這個傷疤,讓早已永垂不朽的老英雄們死不瞑目啊......。</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