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張如幟 善眼看天下</p><p class="ql-block">當(dāng)早晨的第一縷陽光輕輕拂過沉睡的鳳凰古城,寧靜的沱江醒了,翠綠的群山醒了,美麗的鳳凰古城即將開啟又一個春華秋實的一天。</p><p class="ql-block">這時的鳳凰古城素雅安祥,與晚上的絢麗多彩簡直是兩個世界。我們揮手告別仙境般的古城,迎著初升的朝陽坐動車去往岳陽。</p><p class="ql-block">為了實現(xiàn)我去岳陽樓的愿望,兒子絞盡腦汁規(guī)劃最佳線路,千方百計搶車票,直到前一天晚上,終于搶到了去岳陽的動車票,這樣就擠出半天的時間,坐動車到岳陽,然后晚上再坐動車回到長沙,幾天里兒子雖然吐槽說岳陽樓到底有誰在,但他還是非常理解我,為我放棄了他心心念念的博物館,他說我們以后還有機會再來,而你卻不可能再來了。</p><p class="ql-block">岳陽市位于湖南東北部,緊鄰長沙。從鳳凰古城坐動車近三小時,臨近中午時我們順利到達了岳陽市。</p> <p class="ql-block">從相對涼爽的湘西山區(qū)進入平坦開闊的洞庭湖平原,一下子進入了火爐模式,陽光灼熱的中午,景區(qū)旁邊的街道和巴陵廣場上游人很少,與其它地方每天排長隊進景區(qū)相比,這里的安靜祥和讓人非常舒服。</p><p class="ql-block">繼去年春夏打卡江西滕王閣,武漢黃鶴樓之后,今天來到名揚天下的岳陽樓,加之早年去過的我們山西的鸛雀樓,中國四大名樓終于集齊,心情非常激動。</p> <p class="ql-block">不過說實話,要說氣派,最數(shù)鸛雀樓和滕王閣,而岳陽樓比黃鶴樓還要小,只有三層樓。</p><p class="ql-block">然而使它們聞名于世的從來都不是樓有多高,而是因為那四篇上了語文課本的氣貫山河的上古佳作。</p> <p class="ql-block">和滕王閣景區(qū)背誦《滕王閣序》一樣,岳陽樓景區(qū)也是全文背誦《岳陽樓記》的游客可以免費參觀,景區(qū)入口旁邊的小屋里已經(jīng)有一位年輕人端坐背誦,而外面烈日下還排著等待背誦的長隊,當(dāng)然多是大學(xué)生模樣的年輕人。</p> <p class="ql-block">年輕就是好?。】粗孕艥M滿的他們,想起了50年前的自己,高中語文課上,也曾大段大段地背誦《岳陽樓記》,到現(xiàn)在還能斷斷續(xù)續(xù)地背下來,只不過我們那時老師和學(xué)生的拼音都不過關(guān),不但把“浩浩湯湯”讀成了“浩浩蕩蕩”,而且方言很濃,前后鼻音不分,想來也是丟人現(xiàn)眼。</p><p class="ql-block">岳陽樓興于唐,盛于宋,傳承至今歷經(jīng)了由軍事樓—城門樓—觀賞樓的演變。唐朝以前,其功能主要作用于軍事,自唐始,便逐步成為歷代游客和風(fēng)流雅士游覽觀光、吟詩作賦的勝地。</p> <p class="ql-block">但岳陽樓真正名聞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范仲淹作《岳陽樓記》之后。</p><p class="ql-block">滕子京于慶歷四年(1044年)被貶為岳州知州,第二年開始重建岳陽樓,一年后落成。他寫下《與范經(jīng)略求記書》連同一幅《洞庭秋晚圖》一同送往在河南鄧州戍邊的范仲淹,請他為樓作記,范仲淹由此寫下名傳千古的《岳陽樓記》。它全文360余字,文情并茂,語氣鏗鏘,內(nèi)容博大,哲理精深,氣勢磅礴,文中先憂后樂的核心思想流傳至今。從此樓以文名、文以樓傳,文樓并重于天下。</p><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綠蔭修竹,環(huán)境幽雅,文化氣氛濃郁,歷屆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均曾登臨岳陽樓。</p> <p class="ql-block">立于三樓扶欄遠眺,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渺,“銜遠山,吞長江,橫無際涯”,湖中一座綠色的小島便是傳說中娥皇女英為思念舜帝而淚灑斑竹的地方,島上有二妃墓以及眾多的人文景點,只是因為時間關(guān)系我們只能遠遠一瞥,與它們匆匆告別。</p> <p class="ql-block">友情轉(zhuǎn)載,版權(quán)屬于原作者。原文發(fā)表于微信公眾號善眼看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