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南通栟茶古鎮(zhèn)行(2024.11.2)

阮海麟

<p class="ql-block">  這是栟茶古鎮(zhèn)的東南入口,有巨石鐫刻著“栟茶古鎮(zhèn)”四個金色的大字,從此處向西有高大的飛檐翹角彩繪八柱三廊牌樓,中懸“栟茶”的匾額,四只石獅緊挨著朱紅的柱子,其中兩邊的是下山獅。牌樓正面的楹聯(lián)為“從來高古,憑煙瓦青磚,說列朝風物;最見本真,看茶江白浪,追一柱元神”,此聯(lián)暗含栟茶著名的歷史事件“一柱樓詩案”,對仗工整,用辭貼切。牌樓后面的楹聯(lián)為“鳳翥栟櫚,沐千載滄桑,立心天地照青史;潮興茗海,偕九州兒女,放眼古今唱大風”。</p> <p class="ql-block">為狀元坊留下愛意連連!</p> <p class="ql-block">為狀元坊點個贊!</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比起烏鎮(zhèn),這個不用數(shù)人頭的千年古鎮(zhèn)-栟茶更有趣。 </p><p class="ql-block"> 栟茶鎮(zhèn)位于南通市如東縣西北部,北瀕黃海,乃千年歷史名鎮(zhèn),總?cè)丝诩s6萬、總面積95.7平方公里,鎮(zhèn)區(qū)規(guī)劃建成面積6.5平方公里。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的“栟茶”是如何得名的呢?</p><p class="ql-block"> 栟茶,又名南沙,由于古代海水沖擊,兩晉至南北朝時期逐漸聚沙成陸,唐初為煎鹽場亭,始有移民居住。相傳唐時,南沙生有棕櫚(古稱栟)、茶樹各一株,干高逾丈,冠大如蓋。漁人下海捕撈,海天一色,時常迷路,故皆以栟茶二樹為標,過往來去,繼而設攤易貨,搭棚為居,鑿井成市,名為栟茶。唐宋以來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中市街是栟茶古鎮(zhèn)的核心地區(qū),兩邊的古建是明清時期的,至今仍有居民居住,里面的民</p><p class="ql-block">居依然如故。</p> <p class="ql-block">為古鎮(zhèn)留下愛意連連!</p> <p class="ql-block">  栟茶燒餅3元一個,特色:蝦籽燒餅。</p> <p class="ql-block">  就在身邊還想你?</p> <p class="ql-block">"栟"字千萬不要寫成"拼",讀音是:ben!</p> <p class="ql-block">古鎮(zhèn)雖古,但也時尚???!墻上的畫,禁不住要撫摩一下。</p> <p class="ql-block">  浸潤于墻頭的千年古鎮(zhèn)文化,沉淀深厚、播種著當今的時尚的種子,回眸一笑已花艷滿墻、燦爛難忘!</p> <p class="ql-block">開門吧:我想探究古鎮(zhèn)文化之淵!</p> <p class="ql-block">神往之吻</p> <p class="ql-block">與你同飲、品味古今!</p> <p class="ql-block">畫巷深深令人心往!</p> <p class="ql-block">中市街是栟茶古鎮(zhèn)的核心地區(qū),有眾多民居,街道門面房進行了重建,但里面的民居依然如故。兩旁有很多的小巷通往居民的住宅,其中有書巷、茶巷和酒巷。尤為酒巷醒目,巷口砌成酒壇形狀,墻上掛陶瓷的小酒壇,巷內(nèi)上空懸掛著眾多紅燈籠,向遠望去,滿眼的紅色。</p> <p class="ql-block">汪刃鋒版畫藝術(shù)館</p> <p class="ql-block">我有個疑問,汪刃鋒與栟茶古鎮(zhèn)的關(guān)聯(lián)到底在哪兒?為什么汪刃鋒版畫藝術(shù)館建在這兒?在百度查了一下,沒有找到答案。</p> <p class="ql-block">志遠美術(shù)館</p> <p class="ql-block">  古鎮(zhèn)夜色美</p> <p class="ql-block">五彩斑爛、流光溢彩、晃入仙景!</p> <p class="ql-block">關(guān)帝廟</p> <p class="ql-block">栟茶古鎮(zhèn)用七座不同朝代的牌坊展現(xiàn)栟茶漫長的歷史文化。依次是唐代的南沙坊、宋代的范公坊、元朝的尚書坊、明朝的二賢坊、清朝的孝女坊、民國的寂然坊以及現(xiàn)代的狀元坊。</p> <p class="ql-block">  狀元坊 </p><p class="ql-block"> 栟茶自古人杰地靈賢達輩出,為遠近聞名之文脈圣地??滴趿隊钤娡醋婕畺薏瑁迥┟癯醪躺賺沟热伺d資辦學。</p><p class="ql-block"> 栟茶自古人杰地靈,賢達輩出,曾出過一個狀元,一個榜眼,十九個進士,二十三個舉人。值得一提的是,狀元是繆彤,榜眼繆曰藻,他們是父子關(guān)系,清朝康熙年間他們雙雙高中,一時間傳為佳話。 </p><p class="ql-block"> 狀元坊正面對聯(lián)“三更燈火映奎光,魂塑栟茶,三元及第,一夢魚龍騰學海,勢爭鰲桂,一鶴沖天″,背面對聯(lián)“看此地蘭芳桂馥,催人奮志兮,五更燈火;慨他年鳳起龍翔,助我題名也,四壁書香”由楊曉雁所撰,這兩幅對聯(lián)表達對江蘇學子、栟茶學子堅韌不拔、勵志求學的對聯(lián)。</p> <p class="ql-block">  寂然坊 </p><p class="ql-block"> 寂然坊是為了紀念愛國僧人寂然法師所立的牌坊,他是宗教文化的代表人物。與普通宗教文化不一樣的是,他也被尊稱為“中國的辛德勒”,也是紅色文化的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 寂然法師1893年出生在江蘇省如東縣栟茶鎮(zhèn)一貧苦家庭,俗姓嚴,弱冠之年聘妻未娶,在壽圣寺出家。1921年進入棲霞寺任知客,后接替明常和尚,出任棲霞寺監(jiān)院,主持寺內(nèi)外一應事物。1937年12月份,日本侵略南京。在南京舉行大屠殺時,日軍慘無人道,不管老弱婦孺見人就殺,很多難民無家可歸、無處藏身,他們在這個時候,把生命唯一的希望放到了大慈大悲的菩薩身上,想到了千年古剎棲霞寺。棲霞寺監(jiān)院寂然和尚在國難當頭的時候,作為一名手無寸鐵的出家人,大義凜然地在棲霞寺建立難民收容所,憑借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來對付慘無人道的日軍。寂然法師舍命發(fā)動全寺上下一起救助難民和抗日英雄,堅持了4個月,總共營救了2.4萬名南京大屠殺幸存難民。寺僧每日只食兩餐,與日寇斡旋,并掩護抗日將領(lǐng)廖耀湘,送往江北,后于公元1939年10月12日寂然積勞成疾圓寂,造成了深遠的國際影響。</p><p class="ql-block"> 寂然法師他的一生可謂是愛國護教、濟世救民,于苦極艱深之際毫無退縮,既是佛門的楷模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他的事跡也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大佛德、大智慧、大勇氣以及大擔當。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展示廳里也有寂然的照片,并以他為原型拍攝了電影《棲霞1937》。</p><p class="ql-block"> 我們也是將新舊壽圣寺作為宗教文化的代表場所,現(xiàn)于栟茶古鎮(zhèn)有如東縣文物保護單位宗教場所關(guān)帝廟(老壽圣寺),位于栟茶鎮(zhèn)東大街27號。據(jù)史料記載壽圣寺始建于清代乾隆三年(1739)。1995年8月被如東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寺院建制齊備,道風謹嚴,香火鼎盛,是聞名遐邇的蘇北古剎。近千年間,壽圣寺佇立栟茶古鎮(zhèn),凝視著歷史風云變幻,承載了拼茶古鎮(zhèn)歷史與文化的諸多信息,既是栟茶古鎮(zhèn)歷史的見證,也是栟茶古鎮(zhèn)的象征與標志。</p><p class="ql-block"> 正面對聯(lián)“弘濟棲霞,浮屠勝造幾千座;奉斟茗海,和尚堪稱第一尊”,背面對聯(lián)“一片佛心,昭六朝日月;千秋德號,棲萬古煙霞”。</p> <p class="ql-block">  孝女坊 </p><p class="ql-block"> 蔡蕙父親被誣告入獄,蔡蕙一路追蹤南巡的康熙皇帝,呈上狀紙闡述冤情,最終救父出獄。蔡蕙去世后,官府在原來的泰州府和原范公堤邊上分別建造“孝女坊”祭祀她。蔡蕙被康熙皇帝稱為“緹縈復生”。</p><p class="ql-block"> 孝女坊中的孝女,名叫蔡蕙,蔡蕙是個氣質(zhì)清雅、秀外慧中的女子,她是清朝順治年間貢生蔡孕琦的女兒,蔡孕琦生性耿直,遇有看不慣的事就愛直言,因此也容易得罪人。鎮(zhèn)上有個土豪無賴,名叫繆器,他與蔡孕琦有矛盾,捏造蔡孕琦19條虛假供狀(正好與蔡孕琦貢生第19名數(shù)字巧合,充分體現(xiàn)繆器小農(nóng)經(jīng)濟思想),將其誣告入獄,他們又賄賂官府將他判為死刑。蔡蕙不甘心父親遭受不白之冤,日夜思念父親,誠懇地為父親祈禱,希望父親能夠平安出獄。栟茶大姓繆氏家族的公子繆滸和蔡惠有婚約,我們之前說過栟茶的“一繆、二徐、三蔡、四于”,繆滸的家族在這里是名門望族。他請媒人上門談婚事,蔡惠幾次推辭過去。</p><p class="ql-block"> 康熙二十八年,蔡蕙聽聞南巡的康熙皇帝要經(jīng)過揚州,她自己就買了只小船,西行四百里趕赴揚州,又從揚州渡江趕無錫,一路追著南巡的康熙皇帝,后來終于攔住御船,勇敢地呈上狀紙,哭訴父親的冤情。康熙皇帝聽說后因其感動,下令徹查這起案件,最終還了蔡孕琦的清白?;丶液蟮牟剔ゼ藿o博學多才的繆滸,本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可是因為積勞成疾,嫁給繆滸才1年就離世了,當?shù)毓俑虺⑸蠒碚盟氖论E,百姓也專門為她建造祠堂祭祀她,繆、蔡兩大家族均將蔡蕙納入家族譜,而作為一個女子能有名有姓進入家族的族譜,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也少之又少。十年后,康熙皇帝頒旨為孝女蔡蕙在泰州給銀建坊,當時栟茶在清朝時期隸屬泰州府管轄內(nèi)。蔡蕙與漢代救父告御狀的緹縈齊名,便有了“后有蔡惠前緹縈,兩千年來只兩人?!钡募言挘彩枪沛?zhèn)栟茶唯一一位進入《清史稿》“烈女篇”人,是所有栟茶人的驕傲。現(xiàn)在我們在中市街立了這個牌坊也是為了紀念這位孝女。</p><p class="ql-block"> 孝女坊正聯(lián)“ 賜一帆風,孝心感天地;懸千載月,浩氣動古今”。孝女坊背書“緹縈復生”,背面楹聯(lián)“穿萬千疊煙波,大孝感天動地;借廿八方山石,芳名一死九生”。</p> <p class="ql-block">  二賢坊 </p><p class="ql-block"> “二賢”即繆思恭、繆思敬兩兄弟,二人參加的淮南重鎮(zhèn)高郵的戰(zhàn)役,為朱元璋統(tǒng)一天下奠定了基礎。距離繆氏二賢墓不遠處的鎮(zhèn)中心還建有“二賢祠”,是明嘉靖年間由御史大臣雷應龍奉旨所建。</p><p class="ql-block"> 繆氏二賢最后都死在了軍中,歸葬于栟茶。曾經(jīng)距離繆氏二賢墓不遠處的鎮(zhèn)中心還建有“二賢祠”,朝廷每年春秋時節(jié)都要派大員前來栟茶祭祀。因為年代久遠,二賢祠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了,特此樹立二賢坊來紀念兩位先烈。</p><p class="ql-block"> 二賢坊背書“忠節(jié)流芳”。是當時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御賜(朱由校,歷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p> <p class="ql-block">  尚書坊 </p><p class="ql-block"> 徐邦大因避金兵之亂而遷居栟茶,徐氏為栟茶最早居民之一,千百年來,已成蔚然巨族。徐氏素有“南州崇高士,東海第一家”之稱,左宗棠來栟茶勘查海堤時為徐氏宗祠題下匾額“望重南洲”。</p><p class="ql-block"> 尚書坊是為了紀念栟茶徐氏始遷祖徐邦大所立的牌坊。</p><p class="ql-block"> 徐邦大,刑部尚書徐處中之長子。南宋紹興辛亥元年進士,累官至刑、兵二部尚書。因避金兵之亂而遷居栟茶,為栟茶徐氏始遷祖,他德才兼?zhèn)?,時人稱令德之通天。淳熙元年,徐邦大卒于臨安,歸葬栟茶,謚號文肅。徐氏為栟茶最早居民之一,千百年來,其子孫繁衍,代有賢達,已成蔚然巨族,清四大文字獄案之一的“一柱樓詩案”案主徐述夔即徐氏后人。徐氏素有“南州崇高士,東海第一家”之稱。1882年,兩江總督左宗棠來栟茶勘查海堤,為徐氏宗祠題下“望重南州”的匾額。</p><p class="ql-block"> “尚書坊”三字出自丁杰之手,正面楹聯(lián)“為臣子標以行,為鄉(xiāng)民標以德;處廟堂振其國,處江海振其家?!?lt;/p><p class="ql-block"> 背書“望重南州”是清末兩江巡撫左宗棠視察栟茶時候,為栟茶徐家題的字。這四個字是南通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如東縣文聯(lián)主席謝駿題寫。此外左宗棠在栟茶的時候也為栟茶的幾個大家族題了字。贈給繆家字是“敦睦傳家”,贈給蔡家的字是“理學名家”。</p><p class="ql-block"> 背面對聯(lián)“望重南州,德才渾似千層浪;名聞東海,文字難傳一柱樓”作者是江蘇海門人徐俊杰。</p> <p class="ql-block">范公坊 </p><p class="ql-block">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其提議修筑的捍海大堤被當?shù)匕傩辗Q為“范公堤”,范公堤筑成后,栟茶的農(nóng)事和鹽課越發(fā)興旺,栟茶的百姓從此有了安寧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范公坊是為了紀念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他首次提出要修筑捍海大堤,用來隔絕外潮侵襲。范公堤從楚州鹽城經(jīng)泰州海陵,如皋至通州海門,其總長五百八十二里。栟茶一段的范公堤,位于栟茶鎮(zhèn)北十余里處。</p><p class="ql-block"> 宋仁宗天圣中,范仲淹在東臺西溪鹽倉做監(jiān)官時,看到多次海潮侵襲,百姓苦不堪言,就向江淮制置發(fā)運副使張綸提議修筑江淮地段的捍海大堤。天圣三年,范仲淹調(diào)任興化縣令,和滕宗諒(字子京)一起修筑南黃海岸邊捍海大堤。時值冬季,海邊風潮頻仍,天寒地凍,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面對同僚的悖論,范仲淹沒有猶豫,毅然與上司胡令儀一道主張恢復海堰工程,即使在第二年因為母親去世回應天府盡孝,他的心里依然放不下海堰工程,仍然寫信給張綸力陳恢復捍海堤之利。后來,朝廷任命張綸兼任泰州知府,負責完成海堰的修筑,由于范仲淹的“首倡之功甚偉”,當?shù)氐募澝穹Q這條新修筑的大堤為“范公堤”。由于范公堤“束內(nèi)水不致傷鹽,隔外潮不致傷稼”,范公堤筑成后,原先逃荒出去的百姓重新回來了,栟茶的農(nóng)事和鹽課越發(fā)興旺,栟茶的百姓從此有了安寧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進退俱憂民,宋史悠悠,銘其偉業(yè);栟茶幸有跡,范堤莽莽,臥也豐碑?!狈豆槐硶皯n樂天下”源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p><p class="ql-block"> 背面對聯(lián)“一展千秋圖,磅礴隔開黃海嘯;九彎六百里,綿延接續(xù)岳陽吟。”是如東縣楹聯(lián)協(xié)會會員汪然清撰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沙坊 </p><p class="ql-block"> 距今六千年左右,因海中有北沙,栟茶位于北沙之南,故名南沙。古人留有絕對“南沙西北東岳廟”,清代建有“南沙書院”,繆氏宗祠有對聯(lián)“脈傳東魯,支甲南沙”。</p><p class="ql-block"> 南沙是栟茶的古稱,上溯到三千年前的西周時期,長江入海口處陸續(xù)漲出大大小小的沙洲 ,是為古扶海洲。至東晉太元七年(公元382年)前后,古扶海州歷經(jīng)千年不斷淤積終與大陸相連,就是現(xiàn)在栟茶地區(qū)的雛形,因當時的海中有北沙,而栟茶位于北沙之南,故名南沙。建造這座石牌坊既是古鎮(zhèn)東街的開端,也追憶了栟茶的形成歷史,還是用了心思的。</p> <p class="ql-block">東石橋</p> <p class="ql-block">寫生一幅留作紀念</p> <p class="ql-block">  收到前幾天在南通栟茶古鎮(zhèn)郵局所寄的四枚封(當時曾蓋風景打卡紀念戳)補畫增樂;其中兩封分別題書狀元坊正反兩面對聯(lián)。正面對聯(lián)為:三更燈火映奎光,魂塑栟茶,三元及第,一夢魚龍騰學海,勢爭鰲桂,一鶴沖天。背面對聯(lián)為:看此地蘭芳桂馥,催人奮志兮,五更燈火;慨他年鳳起龍翔,助我題名也,四壁書香。</p><p class="ql-block">? 旅游、旅郵其樂無窮,與你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