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千頌伊<div>出鏡:晨陽</div><div>朗誦:晨陽<br><div>時間:2024.10.29</div><div>地點:遼陽太子島</div><div><br></div><div><br></div></div> <h5>蘆葦是一種水生植物,常與江河湖畔為伴,春夏時葳蕤,煥發(fā)著勃勃生機。到了秋天,蘆葦雖不復(fù)從前的生意盎然,卻依然是飄逸靈動,在碧水長天里,更覺唯美動人。冬天到了,蘆葦桿子、葉子,還有像狗尾巴一樣的蘆葦頭,都變黃了。蘆葦頭上還開出了像棉絮一樣的蘆葦花,遠遠望去,白茫茫一片,好像云朵散落人間。唐代白居易詩曰:“風(fēng)飄細(xì)雪落如米,索索蕭蕭蘆葦間?!憋L(fēng)吹著雪花飄落就像一粒粒的米一樣,風(fēng)吹著這冬日的蘆葦飄飄蕩蕩。</h5> 冬天的蘆葦,它的美不只是在于外表。雖然它們已經(jīng)失去了往日的生機,但依然堅韌挺拔,不屈不撓。在白雪的映襯下,這些蘆葦更是顯得優(yōu)雅而靜謐,讓人感受到一種獨特的韻味。寒冬時節(jié),蘆葦卻熱情如火,它們翩翩起舞,將土地裝點得如詩如夢。白茫茫的蘆葦蕩與藍天相映成趣,給人一種寧靜致遠的感覺。寒冬的蘆葦,猶如一位低調(diào)的畫家,用樸素的色彩勾勒出大自然的韻味。它們堅強地立于風(fēng)中,宛如一支支矗立在雪地上的精靈,守護著這片銀裝素裹的世界。<br> <br> 宋代蘇軾詞曰:“露寒煙冷蒹葭老,天外征鴻寥唳。”寒冷的露水空氣都要結(jié)冰,蘆葦也不開花了。天邊長途飛行的雁,聲音凄清高遠。<br> 冬天,蘆葦褪去了繁華,卻以另一種方式呈現(xiàn)生命的美好。它們齊刷刷地挺立在冰凍的土地上,好像一排排勇敢的士兵,保護著這片寒冷又美麗的土地。蘆葦,雖然凋零,但依舊堅韌挺立,白雪覆蓋下更顯清麗脫俗,美不勝收。在陽光下,蘆葦叢猶如一幅水墨畫。它們挺拔的身姿,如同畫中的線條,簡單而流暢。在蒼茫的雪地上,這些蘆葦更是顯得無比堅韌,仿佛在向世人展示著生命的力量。 元代王冕詩曰:“徘徊望盡東南地,蘆葦蕭蕭野水黃。”作者猶豫徘徊,心潮起伏,不禁升起了對遠在東南故鄉(xiāng)的思念,卻只看到了蕭蕭的蘆葦和黃濁的河水。 <br> 那些曾經(jīng)翠綠的蘆葦,在冬日里化為了一片潔白。它們交織成一片迷霧,隨風(fēng)飄蕩,遮住了遠方的天際。每一根蘆葦都像一根孤獨的琴弦,彈奏著冬日的寂寥之聲。蘆葦在冬天的高原上,如同一群矗立在風(fēng)雪中的精靈。它們沒有向嚴(yán)寒低頭,而是頑強地抵抗著冷風(fēng),成為了冬日里的一道靚麗風(fēng)景線。走近它們,仿佛可以感受到那種不屈的精神力量,讓人為之動容。冬天的蘆葦,如詩如畫,它們在寒風(fēng)中搖曳,好似一群披著雪白婚紗的少女,婀娜多姿,給寂靜的冬天帶來了生動的色彩。 明代智舷詩曰:“蘆花裝被暖,楓葉受霜干?!庇脤⑻J花絮在被窩里,將楓葉墊在夾衣里。<br> 冬天,大雪過后,蘆葦蕩就像鋪上了一層厚厚的地毯,踩在上去軟綿綿的,舒服極了。大雁到處飛,蘆葦蕩里的小魚也不閑著,一會兒游來游去,一會兒鉆出水面,一會兒又潛入深海。冬日的蘆葦蕩,是那樣地寧靜,一陣風(fēng)吹過,蘆花隨風(fēng)飄落,像一只只飛舞的蝴蝶,在微風(fēng)中翩翩然起舞。一切都顯得光禿禿的,只有蘆葦依然迷人。一簇簇蘆葦花在微風(fēng)輕拂下,像少女的長發(fā)輕飄,給人夢幻之感。蘆葦頂部毛茸茸的,隨風(fēng)飄動,讓人忍不住觸摸,感受它的纖柔。蘆葦花遠遠看去,更有鄉(xiāng)村情調(diào),也是鏡頭里最具魅力的美景。<br> 清代徐庭翼詩曰:“蘆花冉冉弄斜暉,十月江天似雪飛?!痹谛标柪?,那蘆花的絮在風(fēng)中飄蕩,此時的蘆花不是白的,而是半透明的枯黃色。 穿梭在蘆葦蕩深處,伊水秀麗,風(fēng)光旖旎,美得讓人沉醉。潔白的蘆花傲立于天宇之間,與藍天互相映襯,遠遠近近,層層疊疊,蘆浪翻滾,蘆花飛雪。這里,可以近距離感受大自然的饋贈,兩岸蘆葦叢生,繁多的鳥兒來此棲息。岸邊的蘆葦在風(fēng)中搖曳,蘆葦叢中鳥聲啾鳴,鳥兒不時地在天空盤旋,上演著一場場視覺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