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開啟問道之旅</p><p class="ql-block">巴渝大地,開啟智慧求索之旅,追尋教育真諦,砥礪前行。為推動云南省中學高質量發(fā)展,提升中學校長管理與領導力,完善學??茖W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建設,提高區(qū)域辦學質量水平,云南省教育廳組織部分高中學校校長在重慶市第十八中學開展為期五天的跟崗學習,時間為10月28日至11月2日。</p> <p class="ql-block">為提升培訓質量,主辦方精心制定詳細的跟崗培訓會務手冊,重慶十八中也制定了考察交流指南。學習內(nèi)容豐富多樣,涵蓋學校制度建設、校園文化、德育、課程與教學、教師隊伍建設、學生發(fā)展、高中考改革及高中特色化發(fā)展等方面;學習形式多元,包括隨班聽評課、校本教研交流、德育活動與交流、學校管理層座談、觀摩社團活動及課后服務活動等。</p> <p class="ql-block">二、歷史沉淀,智慧基石</p><p class="ql-block">雨果曾言:“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lt;/p><p class="ql-block">10月28日清晨,一行13人抵達重慶十八中學,受到學校領導的熱情接待,并參觀校園。校園內(nèi)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承載著學校文化傳承與歷史記憶,營造出濃厚文化氛圍。鐵山坪校區(qū)的建筑風格尤為獨特,校園建筑群體與山體相融,青磚灰瓦,兼具濃郁地域特色與書院氛圍??罩羞B廊將建筑串聯(lián),既有古典庭院風格,又具徽派建筑風貌與巴渝特色。學校黨委書記羅丞介紹校史文化與辦學特色。</p> <p class="ql-block">重慶十八中學創(chuàng)辦于1949年,為原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學校以“樹本礪新”為核心理念,踐行“為成就每一位學生的未來服務”的教育宗旨,積極構建初高中整體培養(yǎng)體系和五育并舉全面培養(yǎng)體系,謀求高位特色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三、教學相長,攜手共進</p><p class="ql-block">《學記》有云:“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lt;/p><p class="ql-block">走進課堂,觀摩教學。我們先后觀摩了英語、化學、數(shù)學、物理、地理課、政治課以及生涯規(guī)劃課等。英語閱讀課目標明確,以有效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文本解讀,提升閱讀技巧與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瘜W拓展課圍繞氧化反應展開,通過知識拓展,激發(fā)學生科學興趣與創(chuàng)新思維。數(shù)學課邏輯嚴密,教師精準講解與恰當引導,助力學生掌握數(shù)學知識,提高邏輯推理能力。政治課緊密結合時事,以案例分析培養(yǎng)學生政治素養(yǎng)與社會責任感。其中,心理老師主講的生涯規(guī)劃課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體驗。這堂課聚焦于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職業(yè)興趣,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老師們的課堂充分展現(xiàn)深厚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卓越的教學能力,為學生帶來豐富的學習體驗</p> <p class="ql-block">四、思想碰撞,開拓視野</p><p class="ql-block">蕭伯納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我們?nèi)匀桓饔幸粋€蘋果;但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都有了兩種思想,甚至更多?!?lt;/p><p class="ql-block">參加江北區(qū)語文大教研活動,此次活動圍繞中考語文復習策略深入研討?;顒又?,來自不同學校的三位老師精彩交流經(jīng)驗。最后,江北區(qū)兼職語文教研員張艾琳老師作出全面深刻總結。她強調(diào)要密切關注近年全國中考作文命題特點,明確中考寫作考察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以立德樹人為導向,引領學生精神成長;緊密融通教材內(nèi)容,體現(xiàn)學考一致;設置情境任務,指向實踐應用;體現(xiàn)多元開放,考察思維能力。此外,張艾琳老師再次強調(diào)在人工智能時代,教師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表達能力的重要性。還參加了地理教研組“抽象與還原”公開展示課的大組教研活動。教師代表們從課堂設計、導入、教學過程和學生活動等方面認真評課,以專業(yè)視角、深刻見解為這堂課賦予新價值。</p> <p class="ql-block">參與了教務處組織的教學與課程研討活動,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的工作經(jīng)驗分享極具價值。他們以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展示了在教學組織、課程設計、團隊協(xié)作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從他們的分享中,我們汲取到切實可行的方法和策略,為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課程實施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p> <p class="ql-block">五、專家引領,啟迪智慧</p><p class="ql-block">“人的智慧掌握著三把鑰匙,一把開啟數(shù)字,一把開啟字母,一把開啟音符。知識、思想、幻想就在其中。”---雨果</p><p class="ql-block">我們聆聽了四場講座,分別涉及新高考改革下的學校發(fā)展、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德育工作、團委視角談新高考綜合改革以及夯實學校體藝工作促進學生全面成長。重慶十八中黨委書記羅丞關于新高考改革與學校發(fā)展的專題講座,令人深受啟發(fā)。講座緊扣時代脈搏,對新高考改革的趨勢和要求進行了深入剖析,羅書記以豐富的經(jīng)驗和深刻的見解,闡述了學校在新高考背景下應如何進行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以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變革,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p><p class="ql-block">?他強調(diào):舍棄了對生命理念的關注,教育只是一個空泛的概念?!耙匀藶楸尽比诵曰芾?,提升師生的生命質量已成為學校管理的價值取向,我們努力為師生營造“三寬”環(huán)境,提升“三個指數(shù)”。“三寬”環(huán)境:寬松、寬容、寬厚。“三個指數(shù)”:健康指數(shù)、自由指數(shù)、幸福指數(shù)。我們應該用幸福指數(shù)為學校管理把脈,作為校長應該經(jīng)常問自己:我們的師生是不是因校長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快樂。</p> <p class="ql-block">第二場講座明確新高考改革大背景下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分析新高考給德育帶來的挑戰(zhàn),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為學校開展德育工作指明方向,讓我們認識到德育不應在改革中被邊緣化,而應與時俱進,融入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品德修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第三場講座展示團委在新高考綜合改革中的獨特作用,通過分享具體做法和經(jīng)驗,展現(xiàn)團委在組織學生活動、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等方面的積極貢獻,內(nèi)容豐富、案例生動,為學校團委服務新高考、助力學生成長提供寶貴參考。第四場講座聚焦學校藝體生工作,強調(diào)藝體教育在學生全面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詳細闡述夯實藝體生工作的方法,包括課程設置、師資培養(yǎng)、活動組織等方面,為學校提升藝體教育質量提供具體指導,讓我們明白藝體教育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藝術素養(yǎng)和體育技能,還能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和活力,促進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六、多元活動,全面提升</p><p class="ql-block">“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葉芝</p><p class="ql-block">?旁聽學校的管理工作例會,會議展現(xiàn)出學校管理的高效與有序,各部門之間溝通順暢,協(xié)作緊密。從他們的發(fā)言中感受到他們對學校發(fā)展的高瞻遠矚和堅定決心。</p> <p class="ql-block">沉浸于“強國‘智’造 青春有為”江北區(qū)青少年大思政課宣講活動。有幸聆聽全國勞模、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張杰同志結合自身工作經(jīng)歷,從重慶軌道、技術積累、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履職見聞和筑夢青春五個方面,詮釋真正的“工匠精神”。這激勵著學生在青春歲月拼搏奮進,自信自強,秉持工匠精神,在未來人生舞臺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每一次聚首,都是教育智慧的交鋒,每一輪研討交流,都是知識共享的良機。教育工作者秉承虔誠之心,滿懷熾熱之情,在豐收的時節(jié)相聚,懷揣新的憧憬前行,共同繪就絢爛的云南教育新畫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