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培養(yǎng)一個能夠有自制的人 而不是需要他人管制的人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師薩提亞曾說過:“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 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而這種聯(lián)系 很可能影響他的一生”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教育者 父母養(yǎng)育孩子的方式 將直接決定他們?nèi)松母叨?良好的教育方式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讓孩子在成長路上少走彎路 今天給大家分享人民日報推薦的8條黃金教育法則 幫你培養(yǎng)出一個自律 自信 樂觀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魚缸法則</p><p class="ql-block">小魚放進魚缸里 幾年以后依然還是小魚</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把小魚放進池塘 沒想到小魚竟然瘋了似的長得很大 教育也是一樣 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的空間 冰心曾說過:“讓孩子像野草一樣自由自在地生長”請多給孩子足夠自由的空間 讓孩子去探索 發(fā)揮和犯錯 溫室里的花朵 最容易受到暴風雨的摧殘 時刻受父母保護的孩子 最容易被困難擊倒 學會放手 孩子才能飛得更高 走得更遠??</p> <p class="ql-block">02</p><p class="ql-block">羅森塔爾效應</p><p class="ql-block">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對一至六年級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fā)展趨勢測驗” 然后將一份“最有發(fā)展前途者”名單交給了校長和老師 八個月后 奇跡出現(xiàn)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成績都有了明顯的提升 而且性格活潑開朗 更善于與人打交道 有人可能會質疑 這些學生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 事實的真相卻是 名單上的學生都是隨機挑選出來的 “羅森塔爾效應”給家長最大的啟示是 大人的期望和鼓勵 會改變孩子的命運“數(shù)子十過 不如獎子一功”多給孩子鼓勵 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慢慢變得優(yōu)秀?</p> <p class="ql-block">03</p><p class="ql-block">強化定律</p><p class="ql-block">有人曾說過 培養(yǎng)孩子一個好習慣 勝過給孩子一套房 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 就是一筆財富 孩子會受益終生 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家長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去引導孩子 和孩子一起努力 堅持 看過一個鯨魚實驗 科學家在水里放一堵玻璃墻 鯨魚和食物各放在一邊 一開始 鯨魚猛烈地撞擊著玻璃 發(fā)現(xiàn)無濟于事 于是便放棄了撞擊 后來科學家拆掉了玻璃墻 鯨魚仍然以為玻璃墻存在 只在自己那邊活動 好習慣在于不斷強化 想要孩子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就每天定時和孩子一起讀書 想要孩子養(yǎng)成早起的習慣 就每天和孩子一起按時早起……父母不僅要規(guī)范孩子的行為 也要贊賞孩子的每一個進步 讓孩子更有動力堅持??</p> <p class="ql-block">04</p><p class="ql-block">狼性法則</p><p class="ql-block">狼 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強的動物 他們不會將任何事物當成理所當然 而是傾向于親身體驗 無論環(huán)境再怎么變幻莫測 它們照樣可以找到食物 了解危險 堅強地生存下來 盧梭曾說過:“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導 就能成為孩子尋求知識的動力”很多時候 孩子會提出一些天馬行空的問題 父母會漸漸失去耐心 最智慧的教育方式是 鼓勵孩子思考 讓興趣成為他最好的老師 總有一天 好奇心的種子會生根發(fā)芽 結出令人驚喜的果實??</p> <p class="ql-block">05</p><p class="ql-block">夢想法則</p><p class="ql-block">谷愛凌在接受采訪時說 上小學的時候 她就明確了高中要去哪所學校 然后她高中就果真上了這所學校 六歲的時候 她就明確了上斯坦福的目標 如今她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這個目標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給你一座高山 自己去攀登 而你要做的就是堅持下去”父母要做的 就是幫助孩子找到屬于自己的那座山 然后鼓勵他向上攀爬 當孩子有了明確的人生理想 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會更踏實 更有目標 給孩子多看看名人自傳 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價值觀 幫助孩子尋找自己的人生目標 這是幫助孩子樹立人生理想很不錯的一個方法 除此以外 父母也要了解孩子的夢想 不要給孩子潑冷水??</p> <p class="ql-block">06</p><p class="ql-block">南風法則</p><p class="ql-block">北風和南風比威力 看誰能讓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脫掉 北風寒風刺骨 結果行人把大衣裹得越來越緊 南風徐徐吹動 溫暖宜人 行人紛紛解開紐扣 脫掉了大衣 這就是著名的“南風法則” 也叫“溫暖法則”南風效應告訴人們 寬容是一種強于懲戒的力量 教育孩子亦是如此 一味批評 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 不聽話 孩子犯錯在所難免 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教導孩子 孩子不小心打翻了水杯 用安慰代替責罵 “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下次注意就好啦”孩子考試成績不好 用鼓勵代替苛責:“一次沒考好不代表什么 考試的目的就是查漏補缺 只要掌握了沒有學扎實的知識點 下次一定會有進步”給孩子足夠的關愛與溫暖 用和風細雨的教育方法 遠比獨斷 粗暴的懲罰 更能起到效果??</p> <p class="ql-block">07</p><p class="ql-block">自然懲罰法則</p><p class="ql-block">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11歲的小男孩踢球不小心打碎了鄰居家的玻璃 賠償需要15.5美元 父親要男孩自己承擔責任 借給了男孩這筆錢 但要男孩一年后還給他 學習之余 男孩送過報紙 擦過皮鞋 經(jīng)過半年的努力 終于攢夠錢還給了父親 這個男孩就是美國第40任總統(tǒng)羅納德·威爾遜·里根 后來他在文章里寫道:“正是通過這樣一件事讓我懂得了什么是責任 那就是為自己的過失負責”從小就要告訴孩子 必須為自己做的每一個決定 每一件事負責 讓孩子體會到做錯事的代價 那些踩過的坑 才會變成未來腳下的路?</p> <p class="ql-block">08</p><p class="ql-block">延遲滿足法則</p><p class="ql-block">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種情況 孩子想要得到某樣東西 必須第一時間滿足 否則就會撒潑打滾 又哭又鬧 讓父母束手無策 歸根結底 就是父母缺乏對孩子延遲滿足的培養(yǎng) 讓孩子喪失了耐心 有研究表明 如果孩子從小就有一定的延遲滿足能力 他在長大以后取得成就的可能性更大 從小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 讓孩子學會等待和忍耐 家長可以嘗試“三分鐘游戲” 孩子想要某樣東西 就讓他忍耐三分鐘 三分鐘以后再滿足 適應三分鐘以后 再一點點延長時間 經(jīng)過長期訓練 孩子的忍耐性就會得到極大提高 教育家斯賓塞《教育學》中說:“記住你管教的目的應該是:培養(yǎng)一個能夠有自制的人 而不是需要一個別人來管制的人”俞敏洪也說過 沒有自我管理 人生難以變得更好 做事主動自覺 自律性強的孩子 人生一定差不到哪里去 從今天起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愿我們的孩子都能向陽而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