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來得晚,霜降已過,還不見冷, 整個春城杏葉流金,紅楓似火,橡樹黃綠斑駁……大街小巷、公園綠地,如同潑墨五彩畫卷,馳魂奪魄,氣勢恢宏,美的令人窒息。<br> 早在半個月前,秋蟲們以為冬天就要來了,就開始惶惶不可終日:花大姐糊滿窗欞,尋找著窗縫兒越冬;無數(shù)的蠓蟲,卷集成團團黑云,迷了人的眼,撞了人的車,據(jù)專家們說,蠓蟲大多是蚜蟲的羽化,它們在抓緊時間尋覓伴侶,完成生命最后一刻狂歡,溫存過后,便灰飛魄散,短視頻里說,黑龍江齊齊哈爾馬路上,死去的蠓蟲鋪了一層……哪知飛雪并沒有如期而至,這些天,在融融秋風(fēng)里,偶爾也會看到幾只反應(yīng)遲鈍的花大姐在枯葉上流連,慢慢悠悠尋找棲身之所;些許晚熟的小蠓蟲飛來飛去,它們沒有趕上“情人節(jié)”盛會,只能帶著遺憾,孤獨告別秋天。 人也是節(jié)氣動物,東北人尤為突出,晚秋時節(jié)也開始忙著儲存秋菜越冬。<div> 從前,生活困難時期,這個季節(jié)家家要腌酸菜、腌咸菜、曬干菜,新鮮的蔬菜會儲存在地窖里,家鄉(xiāng)小鎮(zhèn)坐落在長白山谷的平坦的大草甸子上,地上挖不了多深就會積水,靠菜窖儲冬菜不可行, 我爹有辦法,他會計算著食量,在平地挖出一方方半米深的池子,把白菜挨緊立在里面,上面蓋上厚厚的玉米秸,玉米秸上再蓋上厚厚的黑土,吃的時候就扒開一方,每到過年前就會都扒出些,賣給鎮(zhèn)里的吃公家飯的人家,這時的白菜和蘿卜的價格也由原來二三分錢,賣到一角了,但這對孩子們來說很殘忍,因為這預(yù)示著今后不會再有新鮮白菜,只能吃大缸里的酸菜。那年月只能在過年時才能見到白肉酸菜血腸,平日沒有一點葷腥兒,幾乎就是清水燉酸菜,實在難以下咽,媽媽就嘗試新的做法——大蒜拌酸菜,那次我吃了很多,可一夜上吐下瀉,此后對酸菜膩煩,到今天無論怎么做都不喜歡吃。</div> 如今,日子好了,隆冬時節(jié),超市里新鮮蔬菜應(yīng)有盡有,況且樓房里并不適宜儲存冬菜,但刻在基因里的傳統(tǒng),還是催動著東北人的神經(jīng),老年人更是難改儲冬菜的習(xí)慣,他們儲備的種類很多,大蔥、土豆、地瓜、雪里蕻、蘿卜是必須的,還要曬蘿卜干、豆角干、黃瓜干……老舊小區(qū)走廊里的公共區(qū)域,會被擺上酸菜缸、咸菜壇子。<br> 如今的年輕人大多是傳統(tǒng)思想和習(xí)俗的顛覆者,但也有年輕人覺得儲冬菜也是生活儀式感的一部分,會象征性拎回一捆大蔥、抱回兩棵白菜,大蔥吃不完可以放在室外的菜筐里凍著,用做炒菜的蔥花兒,至于大白菜,吃不完也只能一層一層爛掉,不過,我妻子絕不會浪費,會將白菜丟到窗外凍著,她喜歡吃焯水后凍白菜蘸醬,這是早年吃冬菜因襲下來的習(xí)慣。 每當(dāng)秋菜上市,城管也會放寬政策,從10月1日至25日,專門辟定固定區(qū)域作為臨時冬儲菜市場,火車站旁邊的南廣場就是長春市傳統(tǒng)賣冬儲菜的市場。<br> 本來和妻子要去公園拍秋景照片,可是歪打正著拐進了冬儲菜市場,面對著琳瑯滿目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愛購物的妻子將拍照拋到腦后,加入了購物大軍。<br> 說到南廣場,雖然小的就像普通路口的匝道,但在長春市歷史上卻赫赫有名,它是長春唯一擁有八個路口的中心廣場?,1907年始建,是歷史文化街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可以追溯到1908年,當(dāng)時日本為擴大“滿鐵附屬地”,開始建設(shè)規(guī)劃以火車站為基點,向南延伸三條街道,形成了南廣場的雛形。建成后,南廣場成為長春市的金融中心,周邊聚集了大量銀行、錢莊、典當(dāng)行等金融機構(gòu)?,如今周邊仍保存著大量的歷史建筑,如日本橫濱正金銀行長春支行舊址、滿鐵長春電話局舊址、朝鮮銀行長春支店舊址等。此外,南廣場的街路格局也獨具特色,呈“放射狀道路+方格路網(wǎng)+圓廣場”的格局,構(gòu)成了長春市城市空間框架的基礎(chǔ)要素?。<br> 如今南廣場周邊是最具煙火氣的老舊城區(qū),圍繞著老牌的批發(fā)市場——光復(fù)路、黑水路,平民消費引來八方來客,平日里比肩接踵,人頭攢動,冬儲菜市場開放,更增添了這里濃濃的煙火氣。<br> “自家園子里種的大白菜,沒打藥沒上化肥了,自己都沒舍得吃呢!” <br> “正宗瓦房店地瓜,騙人是小狗啦!”<br> “油黃蘑了,一樓燉二樓香啦!”<br> ……<br> 一進市場,東北人自帶喜氣的吆喝不絕于耳,顧客絡(luò)繹不絕,其中老人居多,也不乏三三兩兩的年輕人;冬菜已經(jīng)不僅限于本地秋菜,南方的蔬菜、外地的水果、農(nóng)副產(chǎn)品,應(yīng)有盡有,妻子如償所愿,買到了紅尖椒和小根蒜,她要做辣椒醬、腌小根蒜醬菜。<br> “看,那人買了那么一大捆土豆粉條兒!”我指著一位抱著粉條的老人說。<br> “粉條好儲存,就多買些唄?!逼拮诱f。<br> “那什么時候市場都有,為什么要儲存到家里呢?”<br> “嗯……也許儲冬菜的季節(jié),能便宜一些吧!”妻子猜測道,她也沒有更好的解釋。<br> “我覺得還是老輩兒的傳統(tǒng)吧,到了這時候心里就癢癢,不管缺不缺,買點心里就踏實?!蔽疫@樣認(rèn)為,妻子覺得有道理。 大包小裹買了一堆菜回家,路過小區(qū)公園水池邊,見到對門鄰居大嫂正在撿拾被秋風(fēng)掀翻落地的蘿卜片兒。<br> “這前兩天晾在這里的,干了,被昨晚的大風(fēng)吹掉地上了,好在水池里沒有水?!贝笊┱f,她告訴我們,前些天買了些青蘿卜,儲在陽臺上,沒想到今年冷得晚,蘿卜都放“糠”了,無奈就曬干兒,等冬天用醬油泡咸菜吃。<br> “姑娘和女婿都說我,年年都準(zhǔn)備那么多菜,吃不了都壞了,還占地方……可是一到季節(jié)就控制不住想買!”大嫂笑道。<br> “嘟嚕蒜掛的,你倆買了些什么呀?”大嫂問。<br> “買些紅尖椒和小根蒜,做辣椒醬、腌咸菜?!逼拮诱f。<br> 大嫂說她不會做辣椒醬,對野生的小根蒜怎么吃更是沒有概念,妻子教了她做辣椒醬的步驟:將紅尖椒、配上西紅柿、蘋果,切成塊兒,放到攪餡兒機里打成糊狀,然后放鹽、白糖、蒜末、少些蠔油熬制到開鍋即可;至于小根蒜就更簡單了,洗凈后,可以炒雞蛋,也可以拌咸菜。拌咸菜的主料是朝鮮族拌菜醬,輔以適量鹽、味精、白糖,拌好放進瓶子,儲存冰箱里,隨吃隨取。<br> “小時候,我家有兄弟姊妹九個,我媽要做一大缸辣椒醬,那時候得用菜刀剁,大鍋煮,一大天都忙不完,哪像現(xiàn)在,攪餡兒機三兩下就完活了!”妻子感嘆道。<br> “等做好了,我給您和中大嫂送過去些嘗嘗?!逼拮诱f。<br> 我們樓層三家相處的特別融洽,平時有好吃的,也都互相分享,前些日子我家裝修,中門和對門大哥大嫂從頭到尾都來幫忙,上班似的,按時到場……東北人骨子里就是熱情! <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儲冬菜是東北文化的特色,隨著時代發(fā)展,生活水平提高,地域界限模糊,后輩們一定不會像老一輩對冬儲菜如此鐘情了,隨同這個習(xí)俗一起被淡漠的還有對故土的依戀、親情的眷念、人與人之間的真誠……</p>